前言
大家好,我是林三心,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讲最难的知识点是我的座右铭,基础是进阶的前提是我的初心
一周一个大厂 是我新出的一个系列文章,大概的流程是这样的:
- 我会收集一些大厂的面经,并试着去回答
- 如果全都会则等待下一周重新一轮
- 如果有不会的,则记录下来,并去克服它们,写成文章,然后下一轮
这个系列的目的就是:逼自己学习,写文章巩固新知识,且复习旧知识
Taptap
今天是 一周一个大厂 的第一期,今天咱们来复盘一下Taptap的面经,发现不足,并逐一击破他们吧!
一面
1、换肤都做过什么处理,有没有处理过可能改变尺寸的换肤
我分别在在 微信小程序
和 PC管理系统
中做过换肤
- 小程序:我们公司做的是一款游戏类的小程序,这款小程序中涉及到换肤的地方是阅读故事情节的弹出抽屉,需求是通过用户点击按钮,改变三种皮肤,并且同时改变阅读文本的颜色。我的解决方案是,利用Map存储三种皮肤信息,点击按钮后会匹配Map中对应的皮肤,进行抽屉背景图片的替换,并通过正则的方式,修改阅读文本HTML代码,替换style里的color属性,达到换肤效果
- PC管理系统:我们公司的一款后台管理系统,做了
黑夜模式
和白天模式
的切换功能,跟产品确定主题色之后,开始编程工作。由于我们的系统是使用antd
组件库进行编写的,所以需要引入antd
相应的主题文件,并封装相应的切换主题hook
,同时也要储存主题标识到localStorage
中,确保刷新后主题复原。接着就是封装一个AppDarkModeToggle
的一个切换组件,切换后触发事件,改变html
的data-dark
属性,通过属性选择器,触发底下标签的样式切换,同时改变Header,Sider,Footer
等布局组件的背景颜色、字体颜色
等的切换
2、i18n在团队内部都做了哪些实践?
项目实施
i18n
的意思是 让产品无需做大的改变就能够适应不同语言和地区的需要
。在我的项目中也做过 i18n
,我们做的是 官网
和 管理系统
的 国际化语言切换
,切换的是 中文
和 英文
两种语言,我当时的步骤是
- 1、根据设计稿确定
中文
和英文
的文本情况 - 2、整理成两个文件夹
en
和zh
,分别存放对应语言的资料 - 3、确定一下资料的形式是对象的键值对形式
- 4、通过
vite
的import.meta.globEager
方法,将两种资料整理成i18n插件
所需的格式(不同插件所需格式不同) - 5、在项目初始化时,初始化
i18n插件
- 6、封装对应的切换语言组件——
AppLocalePicker
,用来切换主题,同时改变html
标签的lang
属性 - 7、同时做好
语言标识
的初始化,避免刷新后状态丢失
插件选择
我会选择一些使用起来比较方便的插件,来实现 i18n
- Vue:Vue我选择的插件是
vue-i18n
- React:Reacr我选择的插件是
i18next
3、Webpack 迁移 Vite 遇到了哪些问题
- 1、环境变量需要
Vite_
前缀 - 2、获取环境变量方式为
import.meta
3、Vue中使用tsx时报错:
React is not defined
// vite.config.ts esbuild: { jsxFactory: 'h', jsxFragment: 'Fragment', jsxInject: 'import { h } from "vue";', },
- 4、主题插件
vite-plugin-theme
- 5、windicss的插件
vite-plugin-windicss
- 6、尽量不用
commonjs
,使用es module
4、CI/CD做过哪些实践?
- CI代表了
持续集成
,我理解的意思就是,咱们每天都会编写代码,并且提交到主干分支上,天天如此,是一个重复性很高的操作,持续集成
我理解就是会以最快的速度帮你把代码提交到主分支上,这样的好处就是,当开发人员数量多的时候,这样快速的集成,有利于减少开发人员代码之间的冲突 - CD代表了
持续部署
,我理解就是既然有持续集成
代码的话,而代码的集成肯定是为了最后的发布部署,所以持续部署
就是在自动集成代码后,自动部署到环境上,节约了很多人力
曾经在之前的公司里参与过CI/CD的工作流程,并使用过,但是没有去深入地实现过,当时公司是使用 Jenkins
5、鉴权有了解过吗?jwt如何实现踢人,session 和 jwt 鉴权的区别?
session鉴权
session鉴权
是需要服务端存储的
- 1、用户登录
- 2、服务端接收到登录请求,生成相应的用户标识,存在服务端
- 3、服务端将标识传给前端,这个标识存在
Cookie
中,并存在浏览器 - 4、前端接下来每次请求都会带着这个
Cookie
去请求 - 5、服务端接收到标识,拿标识去数据库里匹配,匹配到则接受,匹配不到则不接受
- 6、用户注销时,前后端都会销毁这个标识
jwt鉴权
jwt鉴权
是不需要服务端存储的
- 1、用户登录
- 2、服务端接收到登录请求,根据用户信息,生成一个
token
给前端 - 3、前端接收到
token
,存在了浏览器本地缓存
中(例如LocalStorage
) - 4、接下来每次请求,都需将
token
带在请求头
里 - 5、服务端解析前端传来的
token
,有效则接受,无效则返回401
- 6、用户注销时,只需要前端销毁这个
token
jwt 踢人
我理解的 jwt踢人
,就是后端控制某个人的 token
无效,我能想到四种方法
- 1、服务端生成
token
的同时,生成一段标识1
,把标识1 + token
发给前端,当我想踢掉某个人时,后端就生成一个新的标识2
,并修改此用户对应的token为标识2 + token
,那么下次此用户下次带着标识1 + token
访问时,便会检验不通过。这种方法需要用到服务端存储,违背了jwt鉴权
的初衷 - 2、设置两个token,一个
access_token
一个refresh_token
,前者过期时间较短,为1小时,后者过期时间较长,为一个月。将refresh_token
存在后端数据库(例如redis),access_token
发给前端,前端拿着access_token
请求时,都要判断redis中refresh_token
过期了没,没过期的话就通过,或者access_token
过期了,只要refresh_token
还没过期,就刷新access_token
返回给前端。那么想要踢某人下线,就好办了,直接把refresh_token
从redis中清除就行。缺点跟第1点一样 - 3、黑名单模式。就是把需要踢的用户的
token
放在一个数组里,此用户访问时,遍历数组看有没有这个人,有的话就踢下线 - 4、另外一种踢人模式是,在我们公司的游戏业务中,踢人下线是使用了
Websocket
的技术,实时将人踢出房间,不涉及token
6、TCP 三次握手 http1.0 http1.1 http2都有哪些区别?
HTTP一直是我的不足之处,记录下来,记录下来
7、https,为什么可以防止中间人攻击?
推荐我写的一篇文章我画了13张图,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讲HTTPS,拿下!
8、冒泡排序
平均时间复杂度
O(n^2)
思路
数组中有 n 个数,比较每相邻两个数,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就把两个数交换位置;这样一来,第一轮就可以选出一个最大的数放在最后面;那么经过 n-1(数组的 length - 1) 轮,就完成了所有数的排序。
实现
//从大到小排序
var array=[10,20,9,8,79,65,100];
//比较轮数
for ( var i=0;i<array.length-1;i++){
//每轮比较次数,次数=长度-1-此时的轮数
for (var j=0;j<array.length-1-i;j++) {
if (array[j] > array[j + 1]) {
var temp = array[i];
array[j] = array[j + 1];
array[j + 1] = temp;
} //end if
}//end for 次数
} //end for 轮数
console.log(array);
二面
1、给你一个已经升序排列的数组,给一个数字,找一下这个数字在这个数组里出现了几次
思路
既然是升序排列过了,那说明这个数字如果多次出现。那肯定是紧挨着的,所以不需要遍历完整个数组,只要以遇到这个数字开始,离开这个数字为结束,这段时间统计完就可以跳出遍历了,不需要做后面的无用功(这是我仅能想到的优化点)
实现
const arr = [1, 2, 3, 4, 5, 5, 6, 6, 7]
const computed = (arr: number[], num: number): number => {
let flag = false
let sum = 0
for (let item of arr) {
if (item === num) {
sum++
flag = true
continue
}
if (item !== num && flag) break
}
return sum
}
console.log(computed(arr, 5))
2、洗牌算法,如何验证这个洗牌算法可以把牌洗得足够乱
1、随机索引I
- 1、创建一个空数组
- 2、生成一个
0 —— length - 1
的随机索引,并将此随机索引对应元素放到新数组里 - 3、删除原数组中此索引对应元素,原数组length更新
- 4、重复2、3,直到原数组
length === 0
5、返回新数组
const shuffle = (arr: number[]) => { if (!arr.length) return [] let random: number let res: number[] = [] while (arr.length) { random = Math.floor(Math.random() * arr.length) res.push(arr[random]) arr.splice(random, 1) } return res }
2、随机索引II
- 1、选取数组(长度n)中最后一个元素
(arr[length-1])
,将其与n个元素中的任意一个交换,此时最后一个元素已经确定 - 2、选取倒数第二个元素
(arr[length-2])
,将其与n - 1
个元素中的任意一个交换 - 3、重复第 1 2 步,直到剩下1个元素为止
const shuffle = (arr: number[]) => {
if (!arr.length) return []
let index = arr.length - 1
let random: number
while (index) {
random = Math.floor(Math.random() * index--)
// 或者
// random = (Math.random() * index--) >>> 0
const temp = arr[index]
arr[index] = arr[random]
arr[random] = temp
// 这样也行,但是我的eslint不允许哈哈
// [arr[lastIndex], arr[random]] = [arr[random], arr[lastIndex]]
}
return arr
}
3、sort方法
const shuffle = (arr: number[]) => {
return arr.sort(() => 0.5 - Math.random())
}
3、node stream 去取一个超大数据量的日志,由于内存限制每次只能取一部分,现在希望在全部日志中随机取一万条,如何做?
这一道题不会。。记录下来,记录下来
4、介绍一下项目 有哪些是由你主导提出的方案做的事情
主导过两、三个项目:
- 项目A:小程序
- 项目B:官网
- 项目C:后台管理系统
不足记录
- TCP 三次握手 http1.0 http1.1 http2都有哪些区别?
- CI/CD的实践经验不足
- node stream的使用
结语
我是林三心,一个热心的前端菜鸟程序员。如果你上进,喜欢前端,想学习前端,那咱们可以交朋友,一起摸鱼哈哈,摸鱼群
题目摘取
此次面经题目摘取自时隔一年半,我,一个卑微的前端菜鸡,又来写面经了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