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前言 - 为何需要稳定性

哈啰作为一家以出行起家的公司,尤其是两轮业务已经逐渐成为影响民生的基础设施,在如此大体量业务的今天,任何一个小故障都可能影响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有必要对稳定性做重点保障。

有幸参与过哈啰整个技术体系稳定性建设的历程(踩过不少坑),尤其是从去年底开始主导做两轮技术风险之后,对稳定性建设与之前相比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想把其中的一些心得和经验用文字记录下来,一方面对我们以往的稳定性工作做一个回顾总结,通过思考沉淀出新的东西;另一方面是通过分享这种形式,与大家进行一些讨论反馈,得到一些新的思路。

我们计划就以往的工作内容和经验心得来写一个系列文章,会涵盖稳定性建设的方方面面,由我们技术风险团队相关同学和NOC同学一起共创完成,本文作为系列文章的开篇,主要从稳定性的概念和含义、稳定性保障常用手段、常见方法论等角度来回顾我们对稳定性工作的认识。

在开始之前,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1、当我们在讨论稳定性的时候,我们在讲什么?
2、稳定性保障有哪些手段?
3、在哈啰稳定性中经常提到的5-5-10到底是什么意思?

稳定性的定义

稳定性(也称高可用 High availability)是可靠性工程中的一个概念,主要是指系统能长时间的运行在一个确定的状态:能正常处理用户请求。所以,核心概念是:让系统长时间的运行在预期状态。

关于稳定性做的好坏的评价,目前主要有三类指标,分别从 “可正常对外服务时间、数据完整性、应急处理效率” 三个维度进行评判。

SLA(Service-level agreement) 服务等级协议

首先我们看第一个指标,即系统可用(可以正常对外提供服务)时间,与之相对的是系统不可用(无法正常对外提供服务)时间,SLA主要用来衡量 可用时间 与 全部时间的占比,那么不可用时间要控制在多少才算做系统是高可用的,即大家日常所说的 “3个9、4个9”到底意味着什么,请看下图:

image.png

可以看到,SLA = uptime / uptime + downtime 即系统不可用时间占比全年时间,数值越高,意味着系统稳定运行时间越长。

所谓的4个9,意味着全年最多有52.56分钟的故障时间。
5个9,意味着全年最多有5.26分钟的故障时间,等等,以此类推。

举例,阿里云ECS(多地域)承诺的SLA为99.995。

RPO与RTO 数据完整性

RPO与RTO是 业务连续性(Business Continuity) 和 灾难恢复(Disaster Recovery) 领域内的两个重要概念,主要用来说明系统数据的完整性和抗灾难性,详细解释如下:
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 可以恢复到多久之前的数据,这个指标决定了数据会不会丢失,以及能丢多少。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 需要多长时间来恢复,这个指标体现了出现灾难之后,数据的恢复时长。

按照SHARE-78国际标准来看,把RTO分为7个层次,从图中可以看到,层次越高容灾级别越高,数据丢失的可能性越小。

image.png

我们做的各种故障隔离的手段,从多实例部署、到阿里云多可用区、再多目前在做的异地双活、以及未来要做异地多活。本质上都是为了解决“服务连续性和灾难恢复性”的问题。终极手段是把应用部署在不同的地区,防止电力、网络、自然灾难等各种外接因素导致服务中断。

MTTR与MTBF 应急处理效率

很多时候,我们做了各种技术保障手段来避免发生故障,但是故障仍然无法避免,黑天鹅总是存在的,因此,在故障发生之后,如何快速的让系统恢复到可用状态,监控告警是否及时、应急手段是否完善,就需要另外两个关键的指标来衡量。

MTTR = Mean Time To Repair 平均故障恢复时间。
MTBF =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image.png

从上图可以看到,MTTR即意味着每次出现故障之后,我们需要多少时间来让系统恢复到可用状态,这个时间越小越好

小Tip: 5-5-10 就是我们的MTTR时间的进一步拆解:故障发生之后,5分钟之内告警信息要触达到对应人员,接下来5分钟之内要定位故障原因(注:这里不是指故障根本原因,能把故障范围定位到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可以执行应急手段即算定位成功),接下来10分钟之内要恢复核心业务的可用性(可能是通过应急预案、降级限流等)。

综上,可以看到非常重要的一点: 在故障可用性计算中,时间都是以分钟甚至以秒计的,因此,在出现故障之后,所做的每个动作都非常重要,首要目标永远是先恢复系统可用性,即使系统可能有部分业务不正常,但至少保证核心系统是可以对外服务的,然后再慢慢排查根因。

稳定性保障的常用手段

从前面两章可以看到,稳定性建设的首要目标提高系统可用性,因此,得出了我们稳定性建设的两个关键问题:

1、在没有故障的情况下,如何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如何提前验证某些策略是否有效的。
2、在出现故障之后,如何快速恢复系统的可用性。

按照我们对以往故障的定位经验,结合业界常用的手段,我们把核心保障手段按照不同的层次,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image.png

最底层是文化建设,稳定性文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沉淀出各种流程规范、规章制度、稳定性军规等,让它成为我们的理论武器,用以指导研发同学在日常工作中避免犯错,以及在后续的故障追责中做到有据可依。

故障永远是无法避免的,因此,应急体系即有了存在的必要性,是否拥有良好的应急体系,决定了我们能否从容的面对故障,在故障来临的时候是一团乱麻,还是有条不紊。

上面两层的故障隔离和弹性服务是目前技术风险团队工作的重点,好的稳定性架构师,应该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要充分考虑各种异常情况,并且反复的验证(压测、演练),即最终让系统架构做成面向失败的设计。

稳定性建设的方法论

想做好稳定性建设,

全员参与 - 发动群众力量

稳定性建设不止是某几个部门(NOC / SRE / 技术风险等)的事情,是要研发的全部成员一起参与的,包括业务研发、业务测试、中间件、基础运维等,甚至包括产品同学,在设计需求的时候,最好也有意识的考虑一些非功能需求,例如稳定性相关设计等。

良好的稳定性建设,从需求分析阶段就开始考虑稳定性相关设计,例如某个需求是否涉及到核心系统,技术同学在设计技术方案的时候,也应该多思考一些:这个需求是否涉及到核心系统?是否会导致核心系统依赖了一些非核心系统等等。在提测之后,测试同学也可以基于稳定性来做一些非功能测试,例如接口健壮性、依赖合理性等。

流程闭环 - 项目研发全生命周期守护

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是可以在各个环节进行预防的,从研发同学开始分析需求,到代码交付上线,每个环节都可以基于稳定性做一些事情,例如:在技术方案评审环节,从稳定性角度对系统依赖关系、存储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一些评估;在写代码的开发环节,可以提供一些静态代码分析工具,检测潜在风险和异常;在测试环节,做一些非功能测试,例如我们在推进的一个“核心(S1)系统依赖合理性验证”等;在部署环节,发布系统可以基于分批次发布,降低变更风险,以为未来要做的精细化灰度发布等;系统上线之后,必不可少的监控告警等等。

在项目研发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做很多稳定性的事情。

逐步沉淀 - 注重工具和机制的建设

稳定性建设涉及到不同的角色、不同的阶段,不同部门的同学背景不一样、立场(利益)不一样,这里面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稳定性建设要想办法消除人的不确定性,主要通过两个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

①多沉淀工具,优先使用工具代替人,例如巡检平台、压测平台、演练平台等等。
②无法用工具实现的,提炼出规则,由大家共同遵守,例如我们的研发军规等等。

结语

综上,本文作为稳定性建设系列文章的开篇,到这里就结束了,请大家期待我们后续的系列文章,也欢迎大家就稳定性建设相关问题在留言区多交流。

(本文作者:孟闯)

image.png

本文系哈啰技术团队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进行商业性转载或者使用。非商业目的转载或使用本文内容,敬请注明“内容转载自哈啰技术团队”。

哈啰技术
89 声望54 粉丝

哈啰官方技术号,不定期分享哈啰的相关技术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