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介绍:
为了帮助开发者更好的理解音视频概念,进行音视频应用开发,ZEGO 即构科技联合内部音视频开发专家打磨了本套《音视频开发进阶》课程,帮助大家轻松入门并可以自己动手开发音视频 App!
本次课程为系列内容,课程将从音视频基础概念讲解展开,进行学习内容的难度进阶,后期将带领大家学习有关音视频开发的各种疑难问题,以及如何利用 SDK 开发音视频应用!
内容定期更新推送,请持续关注!
前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关于声音,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作为最基础的信息载体之一,声音被用于社交沟通、唱歌娱乐,被用于人机语音交互、智能控制,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在被感知和使用。纵观各大应用商店,以纯音频为主要玩法搭建的应用也数不胜数,场景诸如语音交友、语音开黑、语音阅读、狼人杀、实时KTV等等,可谓琳琅满目。
2022年初,以语聊为核心场景的ClubHouse火遍全球,估值一度超过10亿美金,与其相关的“声音概念股”大涨。虽然现在看Clubhouse似乎是昙花一现,但这受运营策略、内容生态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抛开这些因素,我们仍能从中窥探到“声音”的魅力,对于“声音”的探索,必定还有更广阔的空间。
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无论玩法如何变化、创新,要打造一个成功的音频产品,始终离不开对音频技术的娴熟应用。而对任何一门技术,其基础知识都是重中之重的,这篇文章,希望和大家一起以初学者的角度,聊聊音频技术的一些基础概念
我们会从声音的三要素出发,了解声音最基本的特征,再通过学习声音的采集和量化,了解自然声音、模拟音频、数字音频之间的转换过程,最后,我们再重点了解数字音频的关键质量指标,理解影响音频质量的诸多要素。
一、声音三要素 - 音调、响度、音色
正如一开始说的,对于声音,我们似乎已再熟悉不过。但如果要你具体描述某一种声音,你会从哪方面入手呢?我们描述一个人的时候,可以使用性别、外貌、身高、体重等特征,而描述声音时往往会使用一些形容词,比如刺耳、低沉、响亮、微弱;或者说明具体的声音种类,比如风声、雨声、人声等。但这些描述似乎都只能“耳听”不能“言传”,更无法进行量化。我们需要更明确的属性,对这些形容词、名词做进一步定义。这就涉及到声音的三个基础且重要的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也称为声音的三要素。
1、音调
“刺耳、低沉”,这其实是我们对声音高低的感觉描述,这一特征我们称之为音调。在物理定义上,声音是物体振动(比如我们的声带)产生的波,而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振动越快)则音调越高,听起来就越“刺耳”,反之音调越低、听起来就越低沉。我们声带的振动频率,约在100Hz~10KHz之间,基本对应于常说的男低音至女高音的频率。而我们耳朵的听力范围仅限于频率20Hz ~ 20KHz,低于或者高于这个频率范围的声音,分别被称为次声波(<20Hz)和超声波(>20KHz),无法被人耳感知。不难发现,虽然人耳的感知范围有限,但人类的发声频率完全包含于人耳的感知范围之内,这意味着任何人说的话,总能被耳朵捕捉到,每个人都有发声的权力,也总有一双耳朵能倾听到你的声音。
图1
2、响度
“响亮、微弱”,是我们对声音强弱的感觉描述,这种特征我们称之为响度。响度由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决定,当传播的距离相同时,振动幅度越大、则响度越大;相反,当振幅一定时,传播距离越远,响度越小,就是我们常说的“距离太远了,听不见”的原因。
3、音色
“风声、雨声、人声”,是我们对各种音调、各种响度声音的综合感受,这种特征我们称之为“音色”。音色是一种“感官属性”,我们利用这种“感官属性”,能区分发声的物体,发声的状态,还能评价听感上的优劣,比如“钢琴声、二胡声”,比如“只闻其声,如见其人”,比如“悦耳、动听”等等。那么音色是怎么“产生”的,又由什么“决定”呢?前面我们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波,而物体整体振动发出的只是基音,其各部分还有复合的振动,这些复合的振动也会发出声音并形成泛音,基音+泛音的不同组合就产生了多样化的音色,声音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们一般认为音色由发声体的材质决定。
我们再通过表格对比一下这三种特征:
图2
带着上述的了解,我们看看下面的波形图,是一个声音振源在一段时间内的振动情况。
波形图的水平方向为时间轴,我们把相邻两个波峰、或相邻两个波谷在时间轴上的水平间隔称为波振动的周期(周期的倒数即为振动的频率)。波形图平面的竖直方向为幅度轴,波峰、波谷在竖直方向上距离的一半,被称为波形振动的振幅。有了上述基础设定后,我们可以将波形图从左到右,分为三个不同的阶段,分别使用蓝、红、黑三种颜色来区分。
图3
从左往右来看:蓝色波形和红色波形,在竖直方向上波峰、波谷的距离相同,但是红色波形在水平时间轴上更密集。此时,我们称蓝色波和红色波的振幅相同,但是红色波的频率更高(周期更短);
再继续往右看,红色波形和黑色波形,在水平方向上的密集程度相同,但是黑色波形在竖直方向上距离更长。此时,我们称红色波和黑色波的频率相同(周期相同),但是黑色波的振幅更大。
结合之前对声音三要素的认识,我们可以认为:蓝色波和红色波的响度相同,但是红色波的音调更高;红色波和黑色波的音调相同,但是黑色波的响度更大。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没有引入泛音的影响,故不对音色进行区分描述。
二、声音的采集与量化
我们现在知道,声音可以从三要素的维度来进行描述、区分,但仅仅是描述还远远不够,我们需往实际应用层面继续前进,要对声音进行应用开发,而应用开发的前提是要将其进行采集和存储。在空气或固液体等介质中以波形式传播的声音,如何才能被捕获,并转换为可在电子设备、网络链路中传输的数据呢?
1、声音的采集
最常见的音频采集方式是使用麦克风、话筒等拾音设备进行录制。我们每天使用的手机上就有多个麦克风设备,比如用于日常电话语音的底部麦克风、视频通话的顶部麦克风、便捷录音的背部麦克风等等。这些拾音设备里有一层薄且敏感的振动膜(类似于人耳内的鼓膜),在不同振幅、频率声波的影响下,振动膜会同步振动,并配合其他关联模块将振动转换为变化的电流。如此,便把将声波的振动模式记录为了连续的电学模拟信号,也即记录声音的关键要素特征,“捕获”了声音。
ZEGO-SDK 使用什么音频采集方式呢?
ZEGO-SDK 在不同的平台系统上,会使用对应的系统 API(比如 Windows 上的 CoreAudio、Android上的AudioRecord/OpenSLES、iOS 上的 AudioUnit 等)和其默认的音频采集设备。
对于存在多个采集设备的场景,SDK 提供了枚举、设置设备的 API 接口,方便开发者按需选择。至于如何调用系统 API 与设备通信、如何获取数据并处理,均由 SDK 完成,开发者无需关注底层细节,可以专注于业务需求的实现。当然,ZEGO-SDK 也支持开发者自定义实现音频采集模块,具体的音频采集源、采集参数、预处理可由开发者自行灵活实现,SDK 仅提供作为音频数据入口的 API,开发者调用 API 传入音频数据即可。
2、音频信号的数字化
前面我们了解到,声音可以被麦克风等设备采集、转换为电学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意味着它在时间维度和幅度维度上,都是连续的,可以被无限分割为任意小的点,无法穷举。听起来似乎比较复杂且难以处理?是的,其实不仅我们觉得如此,计算机也有“同感”。虽然计算机常常和“智能”挂钩,但它其实非常“单纯”,只能识别处理“0”、“1”形式的数字信号(区别于模拟信号,数字信号是离散的、有限个、可穷举的)。
所以,为了“照顾”单纯的计算机,我们还需要将设备采集到的模拟信号“翻译”为数字离散态。也即,将音频模拟信号转换为音频数字信号,这个过程称为音频模拟信号的数字化(也叫模数转化,A/D转换),整个过程主要包括采样、量化、编码等步骤。下面,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如下图4,红色波形是一段时间上(假设为1s)的模拟信号波。我们仍取水平横轴为时间维度、纵轴为幅度维度,一步步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图4
第一步,采样:以一定采样率,在时间轴上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
首先,我们沿着时间轴,按照固定的时间间隔 T(假设 T=0.1s),依次取多个点(如图中 1~10 所对应波上的点)。此时 T 称为取样周期,T 的倒数为本次取样的采样率(f=1/T=10Hz),f 即表示每秒钟进行采样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显然,采样率越高、单位时间的采样点越多,就能越好的表示原波形(如果高频率、密集地采集无数个点,就相当于完整地记录了原波形)。
第二步,量化:以一定精度,在幅度轴上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
完成采样后,我们接下来进行音频数字化的第二步,量化。采样是在时间轴上对音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得到多个采样点;而量化,则是在幅度方向上进行数字化,得到每个采样点的幅度值。
如图 5,我们设定纵轴的坐标取值范围为 0 ~8,得到每个采样点的纵坐标(向上取整),这里的坐标值即为量化后的幅度值。 因为我们将幅度轴分为了 8 段,有 8 个值用于量化取整,即本次量化的精度为 8。显然,如果分段越多,则幅度的量化取值将越准确(取整带来的误差就越小),也能越好的表示原波形。对于幅度的量化精度,有一个专有术语描述 -- 位深,我们后面会详细说明。
图5
第三步,编码:按特定格式,记录采样/量化后的数据。
经过量化后,我们得到了每个采样点的幅度值。接下来,就是音频信号数字化的最后一步,编码。编码是将每个采样点的幅度量化值,转化为计算机可理解的二进制字节序列。
如图 6,参照编码部分的表格,样本序号为样本采样顺序,样本值(十进制)为量化的幅度值。而样本值(二进制)即为幅度值转换后的编码数据。最终,我们就得到了“0”、“1”形式的二进制字节序列,也即离散的数字信号。这里得到的,是未经压缩的音频采样数据裸流,也叫做PCM 音频数据(Pulse Code Modulation,脉冲编码调制)。实际应用中,往往还会使用其他编码算法做进一步压缩,以后的文章我们会再展开讨论。
图6
至此,我们基本走完了音频模拟信号数字化的全流程。它包括了采样、量化、编码三个主要步骤,通过在时间轴和幅度轴上的数字化,最终得到了音频信号的二进制形式编码。终于,单纯的计算机将可以理解、处理音频信号了,这迈出了音频数字化应用的重要一步。
就像声音有三要素一样,音频数字信号也有几个需要我们关注的基础属性,分别是采样率、采样位深和声道数。这些属性是影响音频数字信号质量的关键指标(我们常说的音质),也称为音频数字信号的质量三要素。在讲解数字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对这些属性有所提及,接下来需要再详细学习下。
三、音频数字信号质量三要素
1、采样率
音频采样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1s)对声音信号的采样次数(参考数字化过程-采样)。常说的 44.1KHz 采样率,也即 1 秒采集了 44100 个样本。
我们前面了解到,采样率越高、采样点越多,就可以越好的表示原波形,这就是采样率的影响。而更详细的说明,可以参考奈奎斯特采样定理:采样率 f,必须大于原始音频信号最大振动频率fmax 的 2 倍(也即 f > 2fmax,fmax 被称为奈奎斯特频率),采样结果才能用于完整重建原始音频信号;如果采样率低于 2fmax,那么音频采样就存在失真。比如,要对最高频率fmax=8KHz 的原始音频进行采样,则采样率 f 至少为 16KHz。
对于最大频率为 f 的音频信号,当我们分别采用 f、2f、4f/3 的采样率进行采样时,所得到的采样结果参考下图。显然,只有当采样率为 2f 时,才能有效的保留原信号特征。采样率 f 和3f/4 下得到的结果,都和原波形差别很大。
图7
那么,我们需要多大的采样率?
按前面的讨论,采样率似乎越大越好,是否如此呢?理论上来说,最低采样率需要满足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在该前提下,采样率越高则保留的原始音频信息越多,声音自然就越真实。但需要注意的是,采样率越高则采样得到的数据量越大,对存储和带宽的要求也就越高。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为了平衡带宽和音质,不同场景往往会有不同的选择。常见的选择如下:
图8
不同采样率的音频音质对比
文字上的描述略显苍白,我们可以从实际体验上来感受一下,不同采样率的音质对比。下面有三个音频文件,它们的区别仅在于采样率不同。
8K采样率
16K采样率
44.1K采样率
从上面的示例,我们发现,当采样率从 8KHz 翻倍至 16KHz 时,听感明显变得更清晰、空灵和舒适。此时,采样率的提升带来了明显的音质提升。而采样率从 16KHz 提升至 44.1KHz 时,实际听感却好像没有太大的变化,这是因为采样率到达一定程度后,音频质量已经比较高,再往上提升带来的优化已经很细微。
借助专业的频谱分析软件,或许可以观察到高频谱区域的能量差异,但对于人耳来说,已经很难进行区分。所以实际应用中,我们不需要一味追求高采样率,而是要综合带宽、性能、实际听感,选择合适的配置即可。
ZEGO-SDK 使用什么采样率
在实际应用中,采集 → 前处理 → 编码等过程所使用的采样率并非一成不变的,首先受限于实际物理设备能力,然后需要符合软硬件前处理、编码算法的要求,中间会涉及到采样率的转换,最终以编码采样率为最终的输出。
ZEGO-SDK 为满足各种 RTC 场景需求,支持了 8KHz~48KHz 的全频带音频采样率,并经过实践验证选用了最符合自研算法效率、音质调优的默认配置。处理过程中 SDK 音频引擎会根据需要自行完成采样率转换,开发者无需操心。ZEGO-SDK 默认使用 44.1KHz 的采集采样率,而编码采样率使用 44.1KHz 或 48KHz(依据编码格式不同,一般 OPUS 编码使用 48KHz,AAC 编码使用 44.1KHz);针对某些特殊需求,比如希望兼容定制设备、或者有苛刻的带宽限制,ZEGO-SDK 也提供了进阶接口,允许配置使用低采样率(8KHz 及以上)。
2、采样位深
我们在学习音频数字化过程的“量化”步骤时,就提及了量化精度-位深的概念。采样位深,指的是在音频采集量化过程中,每个采样点幅度值的取值精度,一般使用bit作为单位。比如,当采样位深为 8bit,则每个采样点的幅度值可以用 2^8=256 个量化值表示;采样位深为 16bit 时,则每个采样点的幅度值可以用 2^16=65536 个量化值表示。显然,16bit 比 8bit 可存储、表示的数据更多、更精细,量化时产生的误差损失就越小。位深影响声音的解析精度、细腻程度,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声音信号的“分辨率”,位深越大,音色也越真实、生动。
采样位深选择
和采样率的选择类似,虽然理论上来说位深越大越好,但是综合带宽、存储、实际听感的考虑,我们应该为不同场景选用不同的位深。
图9
ZEGO SDK 在音频采样过程中使用的位深是 16bit(取决于实际的设备能力),这符合 RTC 场景对音质、带宽压力的综合需求。
3、声道数
相对于采样率和位深,接下来要讨论的声道数,大家应该比较熟悉。我们常说的单声道、双声道,其实就是在描述一个音频信号的声道数(分别对应于声道数 1 和 2)。声波是可以叠加的,音频的采集和播放自然也如此,我们可以同时从多个音频源采集声音,也可以分别输出到多个扬声器,声道数一般指声音采集录制时的音源数量或播放时的扬声器数量。除了常见的声道数1、2,PC上还有4,6,8等声道的扩展。一般来说声道数越多,声音的方向感、空间感越丰富,听感也就越好。目前很多手机厂商已经将双声道扬声器作为旗舰标配。在RTC音乐场景,越来越多的应用也开始采用双声道配置,其目的也是进一步提高听感,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声道数的选择
实时音视频场景下,声道的选择受限于编解码器、前处理算法的能力,一般仅支持单、双声道。而双声道配置主要在语音电台、音乐直播、乐器教学、ASMR 直播等场景使用,其它场景单声道即可满足。
当然,最终能否使用哪一种声道配置,还是由实际采集、播放设备的能力决定。解码音频数据时,可以获取数据的声道数,在实际播放时,也要先获取设备属性。如果设备支持双声道,但待播放数据是单声道的,就需要将单声道数据转成双声道数据再播放;同理,如果设备只支持单声道,但数据是双声道的,也需要将双声道数据转换成单声道数据再播放。
ZEGO-SDK使用什么声道数
ZEGO SDK 的音频采集、编码默认使用单声道,在 Android、iOS、Windows 等平台也实现了双声道配置,开发者可以通过 API 灵活选择。但需要注意的是,和采样率一样,在实际应用中声音道数也是会变化的,仅仅通过 SDK 接口设置双声道采集/编码还不够,我们还需要支持双声道的设备和系统配合,才能实现期望的双声道效果。
我们现在已经了解了采样率、采样位宽、声道数的基本概念和影响,也知道实际应用中这些配置是可变的。那么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使用不匹配的参数对音频进行处理,处理前后没有进行正确的转换,会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直接从实际的案例中观察一下效果。如下,对 32k 双声道的音频原文件,我们分别使用“32k 双声道”、“48k 双声道”、“32k 单声道” 的配置进行解析播放:
正常使用32k双声道播放
错误使用48k双声道播放
错误使用32k单声道播放
从上述案例我们可以发现,相对于正确配置“32k双声道”下解析的效果,“48k 双声道”、“32k单声道” 处理后的音频听起来“变速”了,就像按下快进或慢放键,音调也变得更尖细或者更粗犷,总之是“面目全非”。
四、音频码率
前面我们谈到,数字音频的三要素不仅影响音频质量,也会影响音频存储、传输所需的空间、带宽。而实际应用场景下,音质决定用户体验、带宽决定成本,都是我们必须考虑到。音质可能更多是主观上的感受,但带宽、空间是比较容易量化的,我们需要了解音频码率的概念。
音频码率,又称为比特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一般为1s)所包含的音频数据量,可以通过公式计算。比如采样率 44.1K Hz,位深16bit的双声道音频PCM数据,它的原始码率为:
原始码率 = 采样率/s x 位深/bit x 声道数 x 时长(1s)
44.1 1000 16 2 1 = 1411200 bps = 1411.2 kbps = 1.411 Mbps (需要注意单位之间的差异和转换,b=bit)
如果一个PCM文件时长为1分钟,则传输/存储这个文件需要的数据量为:1.411 Mbps * 60s = 86.46Mb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计算结果是未经压缩的、原始音频PCM数据的码率。RTC场景下,往往还需要再使用 AAC、OPUS 等编码算法做编码压缩,进一步减小带宽、存储的压力。码率的选择也是一个综合质量和成本的博弈,以后我们会详细讲解音频编码的知识,此处大家先了解即可。
至此,我们已经基本了解了声音的基本特征,知道从哪些维度来描述一个声音信号。也学习了声音信号采集、量化的主要过程,知道了自然界的声音是如何被采集并转换为计算机可理解的形式。最后,通过学习音频数字信号的关键质量指标,我们了解了影响音质的一些关键参数。这些知识,会伴随我们音频技术应用中的每个阶段,大家有必要对不理解或感兴趣的知识点做进一步学习。下面,我们再通过一个思维导图,梳理一下整片文章的内容。
思考题
理论上,参考奈奎斯特采样定理,40KHz采样率就能覆盖人耳听力范围的声音,为什么我们还需要44.1KHz呢?
答:人说话声音频率一般在300-700Hz之间,最大区间一般为60Hz-2000Hz,根据奈奎斯特定理,8KHz采样率就足够。而人耳可识别的声音频率范围为 20Hz ~ 20KHz,根据奈奎斯特定理,理论上采样率为40KHz(20KHz*2)便可以保留/还原这些信号。但是40KHz毕竟是理论值,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考虑以下问题:
为避免混叠失真(Anti-Aliasing),实际采样前必须对模拟信号进行低通滤波处理(滤除模拟信号中高于奈奎斯特频率的信号)。而抗混叠所使用的低通滤波器并非理想模型,无法实现理想的衰减特性,会存在一个衰减过渡带(Transition Band)。为了确保低通滤波在奈奎斯特频率处有充分的衰减,必须在奈奎斯特频率前留出一部分频带作为过渡带。
早期的磁带录制为兼容PAL和NTSC两种制式,采样率方面需要同时满足PAL和NTSC的规格,44.1KHz是一个计算得到的可用配置。
综合上面两个考虑,最早的无损采样率标准被定为44.1KHz,并沿用至今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