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由5t5发表于TesterHome社区,点击原文链接可与作者直接交流。

本次帖子单刀直入,直接说点。

兼容性存在的意义

很简单,就是为了把覆盖普及大众的机型上项目暴露出来的问题全部扼杀掉,有效的改善/避免用户流失。

兼容性解决哪些问题

解决适配问题

适配产生的问题有很多,如:
1、屏幕适配,迭代过程中的测试机显示正常,过大或过小的屏幕带来UI上可能存在较为明显的噪点/黑线,很影响美观;
2、分辨率适配,诶?这跟屏幕适配不一个意思?肯定不是一个意思了啦,分辨率适配,是覆盖我们常说的(1920x1080)这一类的,主要是暴露我们常说的锚点问题,因为现在的项目都做了UI自适应/等比例适配的功能,查看在各不同的分辨率下显示是否正常,影响美观,改,影响使用,更得改;
3、系统适配,此系统适配主要针对适配的是较新/最新的平台系统(Android/iOS/鸿蒙)等,各大厂商基于android魔改的定制系统有时升级后/原生Android升级之后也会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暴露crash,anr,闪退等问题,发现均列为高优先级进行解决,它代表的是一众此类机型使用均存在问题的;
4、屏显适配,也有其他叫法,主要意思就是现在的屏幕显示规格存在水滴屏,折叠屏,刘海屏等等一系列奇形怪状的屏幕,他们的分辨率可能很正统,没有分辨率问题,但是却因为特殊的屏显方式对应UI本身有遮挡,显示不全对操作/美观影响较大会针对性机型去进行定制处理;
5、品牌适配,这块多少有一些跟系统适配有相耦合的地方,覆盖现在尽可能多的手机品牌,这个不过多解释,根据公司需求还有现在的市场份额酌情去覆盖品牌方,【华为,vivo,oppo,魅族,小米...】;
6、网络适配,联网方式的适配,没听错,联网方式按现在来说有2G/3G/4G/5G/wifi等等,一系列的网络链接方式,而移动平台本身网络器件也存在差异,会碰到一些手机存在同4G/运营商相同但是网络延迟对比之后有较大差异,严重的手机还有断流等问题,也能发现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知道即可,一般不介入,因为迭代过程中,弱网测试还有运营商选择时会消化挺多。

兼容性方案如何选型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如何进兼容性方案的选型,又是测试擅长的兼容性测试场景设计。
针对上面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一一针对性的选择目标机器然后执行即可;
但不同的是我们要考量到企业/部门投入的精力来进行,部门测试机选型不可能把上面的问题全部覆盖掉,那我们就要依照现有的市场份额去把所有的机器摘出来作为测试机来做部门内的兼容性测试机;
可以理解为:

参考的一些市场份额查询链接:百度流量研究院
当然不止这一个,感兴趣的也可以贴一些在评论里,感谢分享了哈;

兼容性方案

传统方案:

测试部门选了一堆测试机 → 拿来跑兼容性(手动跑)→ 挨个儿跑完以后 → 项目都能跑起来并且没有崩或者打不开的情况 → 完成,写报告。
然后报告里面写一下测了哪些机器,表现如何,通过,敷衍,极其的敷衍;

中规中矩:

有理有据的选了测试机 → 手动跑兼容性测试(手动跑)并且专门要了挺长的周期去进行兼容测试 → 周期内仔细跑每个机器 → 有对应的兼容性通过准则(场景设计,跑通自己设计的场景之后才算该机器通过兼容性测试) → 完成,写报告。
这样对比出来以上的优点突出的是:
1、有合理的兼容性测试场景来约束测试机上的表现;
2、有合理的周期去安排兼容性测试,颗粒度能放小,可以理解为每个机器能跑一定长的时间,保证一定的质量;
3、测试机的选型也可以体现报告中,显得更专业;

芜湖起飞:

这个就高级一些了,现在有条件的企业会内部部门通过一轮兼容性测试之后上云,无论是自研云/三方云/公司搭建远程机柜均可,来自动跑兼容性测试,这样会更高效,这个就不多解释了。

延伸

兼容性测试过程中:
1、有新机器上市/新系统大版本更新的机器,能买则买,不要给公司省钱;
2、平时的兼容性测试方案毕竟是通用执行,开始就做好部门自身的兼容性方案执行方式,不要临时抱佛脚,虽说花不了多少时间,但是这种每次跑个兼容慌张的感觉并不好;
3、平时的系统能不升级不要升级,不要root,root之后的权限已与平时用户使用的机器不同,进行兼容测试时后面测试过程权限提示表现会有不同,会失真;
4、公司没有资管组的话,就要做好平时测试机的保护还有进行测试前一天尽可能的保证手机的电量充盈;

想一想大概就这些,还有什么没想到的欢迎大家在TesterHome原贴沟通哈。


TesterHome
35 声望20 粉丝

TesterHome社区,测试之家:是由众多测试工程师组织和维护的技术社区,致力于帮助新人成长,提高测试地位,推进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