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成功
- 手机购物的基础设施
13-15年国内手机市场普及,拼多多出货量也大大增加 - 微信和微信支付
- 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和长尾匹配
旧体验
:小摊小贩,赶市集
消费升级
:有评价体系、筛选可能性、包括维权售后的购物体系
前提是货品以及价格没变化
长尾匹配
:大部分人其实在找很便宜的商品,大部分人也其实在生产很便宜的商品 - 社交裂变的可能性
下沉市场的用户都安装了微信,在朋友圈/群大量转发购物内容
下沉市场的用户不会在意社交礼仪
,在意社交礼仪的人本来就不是拼多多的目标用户
拼多多未来如何
- 微信的稳固底盘
最稳固的产品是具备网络效应
的产品,其用户规模
和产品价值
成指数关系
设想要做一个新的社交产品替代微信,即使吸引来了1,2个用户,这个产品也是不可用的,因为接下来需要把每个用户平均100/200个好友转移到新的产品上来,然后这每个好友又有100/200个好友继续转移,短时间要把微信所有用户迁移过来,迁移成本
大
然而微信也不是不可以替代,需要等到下一个计算平台
出现,也就是某个替代智能手机
的东西
腾讯
旗下的拼多多有微信这个稳固地盘,阿里旗下的产品很难介入
eg:淘宝的分享需要:复制淘口令,发消息,粘贴淘口令,打开淘宝。这套步骤对下沉市场的用户(使用微信的人有20%没有支付宝/淘宝,这些就是拼多多独占的目标用户)来说太困难了;而拼多多可以直接小程序分享。 - 拼多多体验问题的可解决性——ToC
拼多多体验问题有优化空间,但并不是不能解决的
社交裂变使得砍价/分享影响社交礼仪,对下沉市场的用户来说不存在体验问题
而拼多多近期推出的内购小程序/百亿补贴
,体验良好界面清新,是在面向我们这些人群的,足以证明在不同的场景下拼多多是能够
做好体验的 - 拼多多体验问题的可解决性——ToB
拼多多面向的长尾市场
,上游的供应链层面有很大的改造空间。
一方面是常见的扫除尾货
,比如有的地方农产品滞销,拼多多可以低价帮助出售
一方面是原本低价的产品,也能帮助出售 - 迭代和组织能力
互联网产品能够受欢迎的原因之一:迭代足够快、迭代成本足够低,能够反复在市场中做实验
迭代思维
的4个步骤循环往复:新体验的最小成本尝试——>观察结果、识别正误——>坚持对的、放弃错的——>判断最重要的体验差——>新体验的最小成本尝试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