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一位小伙伴看了下简历,突然发现,原来我已经很久都没有评阅过简历了,最近一次接触简历还是编写自己跳槽的简历,生疏了呀。
看着这份简历,还是让我回想起了非常多有意思的事情,我简单分了下类。今天先跟大家分享一些,在过去,我看到过的几百份简历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 篇幅过长
曾经看到过 5 页纸的简历,看着冗长地项目描述,我的内心只有 2 个想法:直接拒绝面试吧;要不立刻开始面试直接问吧,我真得不想看下去了。
2. 出现错别字
我曾经听到过看个人简历识人的言论,觉得是有一定道理的。从个人简历中,除了基础信息之外,最核心能看出来这个候选人的职业发展路线和细节。错别字是非常重要的细节,如果出现了错别字,那么可以看出来候选人有以下两个细节问题:
- 没有 review 习惯。事后 review 是解决粗心的一项非常有效的技巧,很明显,这个候选人没有这个习惯。
- 对自己的个人简历不够尊重。找工作是人生大事,个人简历是其中很关键的一个环节,难道不应该予以重视吗?难道不值得自己反复推敲吗?连个人简历都不尊重,很难让别人相信候选人会对所有事情都很尊重。
3. 越掩饰越显刻意
很多人会刻意掩饰自己不太好的教育经历,比如大专毕业只写个学校名称,非科班专业不写出来等等,却不知道越掩饰就越显得刻意。对于自己的过去真得没必要刻意掩饰,教育经历是简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招聘方有硬性要求,也逃不过他们的眼睛,完完整整写清楚,会更显诚意。
4. 堆砌技术栈
看到过半页纸的“擅长 xxxx”,一般这种适合毕业生的简历,因为没什么项目经验可写,只能这么撑门面了,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社招同学的简历也这么搞是怎么回事?更惨的是,面试官在面试的时候问到相关技术,还答不出来,这不是给自己挖坑吗?
5. 希望全都是亮点,结果就是毫无亮点
有很多简历看起来非常平淡,不是因为做的项目很少,相反,很多简历的项目经历非常多,内容也很充实,但整体看下来就是觉得很平淡。不会包装固然是其中的问题,但更为严重的是,候选人没有突出重点的意识才是致命伤。
6. 项目经历顺序问题
大多数情况来说,按照时间倒序来组织项目经历是比较合理的,因为最近做的项目记忆犹新,内容肯定会更加详细,一般随着自身成长,项目也会越大越复杂。但也有很多不是这样的,有些简历的第 2 个项目却是最详实的,既然把它作为重点,为什么不放在最前面呢?稍微调整一下简历的结构,不要用时间维度来做排序规则就好了。
7. 缺少客观数据
对于工作 2 年以内的小伙伴的简历,缺少客观数据描述还算说得过去,但是工作 2 年以上的小伙伴就应该需要有一些客观数据的成果描述了,这表明自身是有关注成果的品质的。
暂时就只整理这么多吧,其他的一些细小问题也不算太大,就不多说了。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欢迎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加我 V 互相探讨个人简历的编写技巧哈。
欢迎关注我并私聊,进行无负担沟通,我会
- 长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
- 近期工作重点交流
- 职场解惑
- 面试辅导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