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类型(重点)
● 是指我们存储在内存中的数据的分类,为了方便数据的管理,将数据分成了不同的类型
● 我们通常分为两大类 基本数据类型 和 复杂数据类型(引用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
● 在js中基本数据类型分为以下几种
数值类型(number)
● 包含一切数字和数值相关内容
○ 整数 : 100, -100, 234
○ 浮点数 : 100.234, -0.456
○ 科学记数法 : 10e5
○ 其他进制表示
■ 二进制 : 0b100
■ 八进制 : 0o100
■ 十六进制 : 0x100
○ 无穷 : Infinity
○ 非数字 : NaN
// 整数
var n1 = 100
var n2 = -100
// 浮点数
var n3 = 100.2
var n4 = -100.2
// 科学记数法
// e5 => 指 10 的 5 次方
// 10e5 => 指 10 * 10的5次方
var n5 = 10e5
// 其他进制表示
var n6 = 0b100
var n7 = 0o100
var n8 = 0x100
字符串类型(string)
● 被引号包裹的所有内容
○ 单引号 ( '' )
○ 双引号 ( "" )
○ 反引号 ( `` )
var s1 = 'hello world'
var s2 = "hello world"
var s3 = `hello world`
console.log(s1)
console.log(s2)
console.log(s3)
● 注意
○ 无论哪种引号, 必须成对出现
○ 各种引号之前可以互相嵌套, 但是不能自己嵌套自己
○ 反引号定义的字符串可以换行书写, 并且可以在字符串内直接使用 ${} 的形式解析变量
// 1. 可以换行书写
var str = `
hello
world
你好 世界
`
console.log(str)
// 2. 可以直接在字符串内解析变量
var age = 18
// 单引号 和 双引号 不具备解析变量的能力
var s1 = '我是小千, 我今年 ${ age } 岁了'
console.log(s1)
var s2 = `我是小千, 我今年 ${ age } 岁了`
console.log(s2)
// 2. 可以直接在字符串内解析变量
var age = 18
// 单引号 和 双引号 不具备解析变量的能力
var s1 = '我是小千, 我今年 ${ age } 岁了'
console.log(s1)
var s2 = `我是小千, 我今年 ${ age } 岁了`
console.log(s2)
布尔类型(boolean)
● 表示肯定或否定时在计算机中对应的是布尔类型数据
● 只有两个(true 或者 false)
● 表示肯定的数据用 true,计算机中存储的就是1
● 表示否定的数据用 false,计算机中存储的就是0
/*
布尔 Boolean
+ true 表示真, 在计算机内存储的时候按照 1 存储
+ false 表示假, 在计算机内存储的时候按照 0 存储
*/
var b1 = true
var b2 = false
console.log(b1)
console.log(b2)
null类型(null)
● 只有一个,就是 null,null值表示一个空对象指针
● 有值,但是是一个空值。
● 使用时需要给变量赋值为null,才能得到null
undefined类型(undefined)
● undefined也叫未定义是比较特殊的类型,本该有个值,但是没有 ,就是undefined
● 只声明变量,不赋值的情况下,变量的默认值为 undefined,一般很少【直接】为某个变量赋值为 undefined
● 只有一个,就是 undefined,表示没有值的意思
/*
空
+ Undefined: 只有一个值
=> undefined, 表示 没有
=> 这里本该有一个值, 但是没有的时候, 叫做 undefined
=> 一个变量声明为赋值, 就是 undefined
+ Null: 只有一个值
=> null, 表示 有一个空
=> 这里真的有一个值, 这个值是一个空值
=> 你需要给一个变量赋值为 null 才是 null
*/
var u
// 需要拿到 u 变量的值来使用
// u 本该给我一个值, 让我显示, 但是没有
console.log(u)
var n = null
// n 变量给我的值就是一个 空值
console.log(n)
复杂数据类型
● 对象类型(object)
● 函数类型(function)
检测数据类型
● 既然已经把数据分开了类型
● 我们就要知道我们存储的数据是一个什么类型的数据
● 我们就要知道每个变量的类型是什么
typeof
● 使用 typeof 关键字来进行判断
● 语法:
- typeof 变量
- typeof(变量)
○ 返回值(结果): 以一个字符串的形式告诉你你检测的变量是什么数据类型
// 第一种使用方式
var n1 = 100;
console.log(typeof n1);
// 第二种使用方式
var s1 = 'abcdefg';
console.log(typeof(s1));
● 注意
○ typeof 的结果必然是一个字符串类型
○ 当你需要检测两个内容的运算结果的时候, 必须要使用 () 包裹
var r1 = typeof 100 + 200
var r2 = typeof(100 + 200)
console.log(r1)
console.log(r2)
○ 当你多个typeof连用的时候,返回值必然是一个'string'
console.log(typeof typeof 100); // string
isNaN()
● 可以使用 isNaN 这个方法来判断一个变量是不是一个合法的数字
● isNaN :is not a number
● 语法:
○ isNaN(要检测的数据)
● 返回值:布尔值
// 如果变量是一个数字
var n1 = 100;
console.log(isNaN(n1)); //=> false
// 如果变量不是一个数字
var s1 = 'Jack'
console.log(isNaN(s1)); //=> true
//如果变量是这样的一个数据
var r1 = '123'
console.log(isNaN(r1)); //=>false
Number.isNaN()
● Number.isNaN() 方法用于判断传递的值是否为 NaN
● 并且检查其类型是否为 Number
● 如果值为 NaN 且类型为 Number,则返回 true,否则返回 false
console.log(Number.isNaN(123)); // false
console.log(Number.isNaN(0/0)); // true
数据类型转换
● 数据类型之间的转转换
○ 其他数据类型转换成数值类型
○ 其他数据类型转换成字符串类型
○ 其他数据类型转换成布尔类型
其他数据类型转成数值
Number(变量)
● 语法:
○ Number(你要转换的数据)
● 返回值:
○ 转换好的数值类型数据
● 转换规则:
○ 把你要转换的内容当做一个整体
○ 如果整体可以转换为一个合法数字, 那么就是这个数字
○ 如果整体不可以转换为合法数字, 那么就是 NaN(not a number)
● 注意:
○ true 会转换为 1
○ false 会转换为 0
// 1. Number()
var s1 = '132abc'
console.log(s1)
console.log(typeof s1)
console.log('==========================')
// 开始转换
// 使用 Number 方法转换 s1 变量, 把结果赋值给 res 变量
var res = Number(s1)
console.log(res)
console.log(typeof res)
parseInt(变量)
● 语法:
○ parseInt(你要转换的数据)
● 返回值:
○ 转换好的数值类型数据
● 转换规则:
○ 不管你要转换的是什么数据, 都一位一位的看待
○ 如果第一位就不能转换成合法数字, 那么直接给出 NaN, 停止转换
○ 如果第一位可以, 那么继续转换第二位
○ 以此类推, 直到遇到不能转换的为止
● 注意:
○ 不认识小数点,遇到小数点就认为不是一个数字后面的就不检测了返回的就是点前面的整数部分
○ 所以使用 parseInt() 还有一个取整功能
var s1 = '100.23456'
console.log(s1)
console.log(typeof s1)
console.log('=============================')
var res = parseInt(s1)
console.log(res)
console.log(typeof res)
parseFloat(变量)
● 语法:
○ parseFloat(你要转换的数据)
● 返回值:
○ 转换好的数值类型数据
● 转换规则:
○ 和 parseInt 一模一样
○ 唯一的区别就是认识一位小数点
var s1 = '1.52rem'
console.log(s1)
console.log(typeof s1)
console.log('=============================')
var res = parseFloat(s1)
console.log(res)
console.log(typeof res)
除了加法以外的数学运算
● 只要不是进行加法运算, 都可以进行转换数字
○ num - 0
○ num * 1
○ num / 1
○ ...
● 转换规则:
○ 和 Number 方法一模一样
○ 把数据当做一个整体看待
○ 运算符两边都是可运算数字才行
○ 如果运算符任何一遍不是一个可运算数字,那么就会返回 NaN
○ 加法不可以用
var s1 = '100'
console.log(s1)
console.log(typeof s1)
console.log('====================')
var res = s1 - 0
console.log(res)
console.log(typeof res)
其他数据类型转成字符串
● 就是把其它的数据类型转换成字符串数据类型
toString()
● 语法:
○ 你要转换的数据.toString()
● 返回值:
○ 转换好的字符串类型数据
● 注意:
○ 除了 null 和 undefined 以外都行
// 2. toString
var n = null
console.log(n)
console.log(typeof n)
console.log('-------------------------')
var res = n.toString()
console.log(res)
console.log(typeof res)
String()
● 语法:
○ String(你要转换的数据)
● 返回值:
○ 转换好的字符串类型数据
● 能转换:
○ 所有数据都能转换
// 1. String()
var n1 = 100
console.log(n1)
console.log(typeof n1)
console.log('==================')
var res = String(n1)
console.log(res)
console.log(typeof res)
使用加法运算
● 在 JS 里面,+ 由两个含义
● 字符串拼接: 只要 + 任意一边是字符串,就会进行字符串拼接
● 加法运算:只有 + 两边都是数字或者是布尔值的时候,才会进行数学运算
● 如果想把一个数据转换成字符串, 那么只需要 + 字符串
var n1 = '100'
console.log(n1)
console.log(typeof n1)
console.log('===================')
// 在字符串拼接转字符串的时候, 最好拼接一个空字符串
var res = n1 + ''
console.log(res)
console.log(typeof res)
其他数据类型转成布尔
● 语法:Boolean(要转换的数据)
● 返回值:就是你转换好的布尔值
● 在 js 中,只有 ''、0、null、undefined、NaN,这些是 false
● 其余都是 true
console.log(Boolean(''));
console.log(Boolean(NaN));
console.log(Boolean(0));
console.log(Boolean(undefined));
console.log(Boolean(null));
运算符
● 就是在代码里面进行运算的时候使用的符号
● 不光只是数学运算
● 我们在 js 里面还有很多的运算方式
● 我们所熟知的数学运算只是诸多运算符的一种
数学运算符
● +
○ 只有符号两边都是数字或者布尔值的时候才会进行加法运算
○ 只要符号任意一边是字符串类型,就会进行字符串拼接
// 数学运算符
console.log(100 + 100); // 200
console.log(100 + true); // 101
console.log(100 + false); // 100
console.log(100 + '435'); // '100435'
● -
○ 会执行减法运算
○ 会自动把两边都转换成数字进行运算
// 数学运算符(-)
console.log(10 - 5); // 5
console.log(10 - true); // 9
console.log(10 - false); // 10
● *
○ 会执行乘法运算
○ 会自动把两边都转换成数字进行运算
// 数学运算符(*)
console.log(10 * 5); // 50
console.log(10 * true); // 10
console.log(10 * false); // 0
● /
○ 会执行除法运算
○ 会自动把两边都转换成数字进行运算
// 数学运算符(/)
console.log(10 / 5); // 2
console.log(10 / true); // 10
console.log(false / 10); // 0
● %
○ 会执行取余运算
○ 会自动把两边都转换成数字进行运算
// 数学运算符(%)
console.log(10 % 3); // 1
● **
○ 幂(**)运算符返回第一个操作数取第二个操作数的幂的结果
// 数学运算符(**)
console.log(3 ** 4); // 81
赋值运算符
- =
○ 就是把 = 右边的赋值给等号左边的变量名
○ var num = 100
○ 就是把 100 赋值给 num 变量
○ 那么 num 变量的值就是 100
○ 注意:
■ 同一个变量只能赋值一次
■ 也就说给同一个变量第一次赋值以后就不能再次赋值了
■ 如果给同一个变量再次赋值会把前面的值覆盖掉
○ 变量值的交换
■ 借助第三个变量来做交换
// 交换变量
// 声明变量
var x = 5
var y = 6
console.log(x)
console.log(y)
// 声明第三个变量
var tmp
// 把x的值赋值给tmp
tmp = x
// 把y的值赋值给x
x = y
// 把tmp的值赋值给y
y = tmp
console.log(x)
console.log(y)
- +=
○ 就是赋值符号和加号的合作符号
○ 就是在自己的原来的基础上再加上多少
var a = 10;
a += 10;
console.log(a); //=> 20
○ a += 10 等价于 a = a + 10
○ 不能写成 a = 10 + a
- -=
○ 就是赋值符号和减号的合作符号
○ 就是在自己的原来的基础上再减去多少
var a = 10;
a *= 10;
console.log(a); //=> 100
// `a -= 10` 等价于 `a = a - 10`
- *=
○ 就是赋值符号和乘号的合作符号
○ 就是在自己的原来的基础上再乘上多少
var a = 10;
a *= 10;
console.log(a); //=> 100
// `a *= 10` 等价于 `a = a * 10`
- /+
○ 就是赋值符号和除号的合作符号
○ 就是在自己的原来的基础上再除上多少
var a = 10;
a /= 10;
console.log(a); //=> 1
// `a /= 10` 等价于 `a = a / 10`
- %=
○ 就是赋值符号和取余符号的合作符号
○ 就是把自己和某个数取余后的结果在赋值给自己
var a = 10;
a %= 3;
console.log(a); //=> 1
// `a %= 3` 等价于 `a = a % 3`
比较运算符
● 计算机除了能够处理数据的加减乘除运算外
● 还能对数据进行比较,如大小比较、类型比较等
● 比较运算的结果一定为布尔类型
● 比较运算符也叫关系运算符
- ==
● 比较符号两边的值是否相等,不管数据类型
console.log(1 == 1); // true
console.log(1 == '1'); // true
console.log(1 == 2); // false
console.log(1 == '2'); // false
- ===
● 比较符号两边的值和数据类型是否都相等
console.log(1 === 1); //true
console.log(1 === '1'); // false
- !=
● 比较符号两边的值是否不等,如果是返回true不管数据类型
console.log(1 != 1);// false
console.log(1 != '2'); // true
console.log(1 != '1'); // false
- !==
● 比较符号两边的数据类型和值是否不等,如果都满足返回true
console.log(1 !== 1); // false
console.log(1 !== '1');// true
console.log(1 !== 2); // true
console.log(1 !== '2'); // true
5.>=
● 比较左边的值是否 大于或等于 右边的值
console.log(2 >= 1); // true
console.log(2 >= 2); // true
console.log(2 >= 3); // false
- <=
● 比较左边的值是否 小于或等于 右边的值
console.log(1 <= 1); // true
console.log(1 <= 2); // true
console.log(3 <= 2); // false
● 比较左边的值是否 大于 右边的值
console.log(1 > 2); // false
console.log(3 > 2); // true
console.log(2 > 2); // false
- <
● 比较左边的值是否 小于 右边的值
console.log(1 < 2); // true
console.log(3 < 2); // false
console.log(2 < 2); // false
逻辑运算符
● 逻辑运算符一般是将多个表达式的值组合起来,再次运算产生的新的表达式的值,逻辑运算主要分3种情形:
○ 逻辑与(且) &&
○ 逻辑或 ||
○ 逻辑非(取反) !
- 逻辑与(且)&&
○ 进行 且 的运算
○ 必须符号两边同时为 true,才会返回 true
○ 只要有一边不是 true,那么就会返回 false
○ 同真为真,一假则假
console.log(true && true); // true
console.log(true && false); // false
console.log(false && false); // false
- 逻辑或 ||
○ 进行 或 的运算
○ 符号两边任意一边为 true,都会返回 true
○ 只有两边都是 false 的时候才会返回 false
○ 一真为真,同假则假
console.log(true || true); // true
console.log(true || false); // true
console.log(false || false); // false
- 逻辑非(取反)!
○ 进行 取反 运算
○ 本身是 true 的,会变成 false
○ 本身是 false 的,会变成 true
console.log(true); // true
console.log(!true); // false
console.log(false); // false
console.log(!false); // true
短路运算
- 逻辑且(与)&&
○ 当运算符左边为 false 的时候, 右边的代码不执行
○ 只有左边的代码为 true 的时候, 右边的代码才执行
false && console.log('你好 世界');
true && console.log('你好 世界');
- 逻辑或 ||
○ 当运算符 左边为 true 的时候, 右边的代码不执行
○ 只有左边的代码为 false 的时候, 右边的代码才执行
true || console.log('hello world');
false || console.log('hello world');
自增自减运算符(一元运算符)
● 一个数据带一个运算符就能完成的运算就叫一元运算
- ++
○ 进行自增运算
○ 分成两种,前置++ 和 后置++ 不管是前置还是后置,都是让自身的值+1,只能+1
○ 前置++,会先把值自动 +1,在返回之后参与运算
`var a = 10;
console.log(++a);`
// 会返回 11,并且把 a 的值变成 11
○ 后置++,会先把值拿来参与运算,运算结束以后在自动+1
`var a = 10;
console.log(a++);`
// 会返回 10,然后把 a 的值变成 11
○ 练习 - 求 n 和 res 的值
var n = 10
var res = n++ + ++n + ++n + ++n + n++
console.log(n)
console.log(res)
- --
○ 进行自减运算
○ 分成两种,前置-- 和 后置--
○ 和 ++ 运算符道理一样
○ 求 n 和 res 的值
var n = 10
var res = --n + ++n + n++ + n++ + n-- - --n
console.log(n)
console.log(res)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