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让你看懂:什么是信息孤岛?信息孤岛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打破信息孤岛?
本文重点结合了企业信息系统的需求,给出了整合企业现有信息系统的方法,能有效解决企业信息孤岛的问题,并帮助企业快速实施应用系统集成、建设信息一体化工程,将各种系统和应用高效集成起来,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一、什么是信息孤岛?
概念:
所谓“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信息系统。
类型:
信息孤岛的类型有很多,分别为数据孤岛、系统孤岛、业务孤岛、管控孤岛。其中,数据孤岛是最普遍的形式。主要存在于所有需要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的系统之间。不仅企业内各环节存在着信息孤岛,企业间也存在信息孤岛。
1、数据孤岛是最普遍的形式,存在于所有需要进行数据共享和交换的系统之间。
2、系统孤岛指在一定范围内,需要集成的系统之间相互孤立的现象。
3、业务孤岛表现为企业业务不能通过网络系统完整、顺利的执行和处理。
4、管控孤岛指智能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之间脱离的现象,影响控制系统作用的发挥。
二、造成信息孤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很多企业内形成信息孤岛的原因:
1、缺乏统一的规划,信息化、BIM等各自为政。
2、企业各层级存在对数据不够重视,数据在不同部门之间无法流通。
3、管理层在短期看不到效果容易形成短视,导致不愿意继续投入资金。
4、采购了多套系统,但不同系统中使用不同的数据格式和标准,无法集成共享。
5、存在比较老旧的系统,旧系统不支持现代集成技术,难以对接上其他系统。
三、如何打破信息孤岛问题?
解决信息孤岛,那必定需要进行信息整合,但很多情况下信息整合并不是各构件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非线性的系统优化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下面我将从应用系统、数据资源以及企业业务等多个方面深入讲解,以期能解决企业信息孤岛的问题。
1、应用系统整合
很多企业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导致现有信息系统“信息孤岛”与重复建设,企业各个部门以及部门内部业务流程上下游之间的数据交换困难,无法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不能及时共享信息,同时大量的冗余和垃圾信息存在,影响服务的速度。
在企业信息整合过程中,彻底否定现有系统中能很好满足业务工作需求的部分,而重新设计一个完整系统,是不科学也不现实的。应该采用信息平台模式充分利用现有应用系统,即以一个系统作为企业信息整合的中心应用系统,现有运行效果好的应用系统作为辅助系统。
(1)中心应用系统
设计中心应用系统时要考虑企业的经营需求以及与辅助系统的整合问题。中心应用系统蕴函企业经营理念,现有可用的系统起辅助作用。技术方面,中心应用系统要满足系统扩展和更改的要求。设计原则是“成本最小化,信息最大化”。
(2)辅助系统
辅助系统为中心应用系统提供数据。信息整合后,很多数据在中心数据库里(中心应用系统所基于的数据库,逻辑上属于同一个系统,在物理结构上可以是分布式)已经较为完善,辅助系统可以直接获取。辅助系统在为中心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同时,还能从中心数据库获取数据。
在企业信息整合过程中,辅助系统保持不变,可以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数据交互,无须工作人员干预,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服务。中心应用系统与辅助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交流。
2、数据资源整合
任何信息系统都离不开数据资源,数据资源的输入、输出、处理是信息系统的根本任务。为了能更有效地对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将数据资源划分为系统基础运行数据和业务数据。
(1)系统基础运行数据
系统基础运行数据主要包括系统的用户信息、用户权限分配信息、概要介绍信息以及业务中用到的信息定义等,是中心应用系统运行时需要的最基础的数据,不受任何业务的影响和限制。系统基础运行数据的特点是独立性强、数据量小、变动性小。该类数据资源整合方法简单,对于数据量极少的情况,可以让部门子公司、合作伙伴上报数据,然后手动添加。对于用手动添加数据有难度,可以通过接口程序从现有数据库中抽取。
(2)业务数据
业务数据整合涉及各个部门对业务处理的衔接工作。业务数据的整合关系到企业组织权限的调整。根据业务流程的灵活度,可以将业务数据分为固定业务数据和非固定业务数据。
对于固定业务数据而言,其对应的业务流程比较成熟,流程中用到的数据项较为稳定,企业中各个部门对这个流程有共同认可的模式。
固定业务数据的整合方法是:
①、集中各个部门的意见,综合出一个可以被企业各部门所接受的数据集成模式;
②、根据该模式设计数据库表结构;
③、如果现有系统为信息整合后的辅助系统,则要建立对应的数据表关系,编写相应的数据交换接口程序,完成中心应用系统和辅助系统之间数据的交换。如果现有系统在信息整合后将成为中心应用系统的一个模块功能,只要从现有系统中抽取数据导人中心应用系统数据库中即可。
非固定业务数据是指企业中各个部门对该业务所需求的数据较少或企业与外部合作伙伴之间的较少数据交换。其对应的业务比较灵活,无法用统一的数据集成模式去处理数据。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处于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同时,企业的经营易受市场影响,其生产经营变动较大。经营管理的完善以及生产经营的变化,使业务数据随之变化。
非固定业务数据的整合方法是:
①、建立业务流程数据指标体系表。将业务流程拆分为独立的指标体系(为了反应指标之间的包含关系,在指标体系中可以设置上下类关系),这一步与具体业务相分离,只是对业务数据项做描述。
②、根据业务流程,动态组配业务数据项,使得业务数据项能准确反应业务需求。动态组配的业务数据项只是逻辑上的业务表,在数据库中并没有与之对应的表模式,数据库中只保存了该业务各个指标项的数据。
③、在处理整合后中心应用系统的数据整合时,采用的方法与固定业务数据整合的方法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固定业务数据中,表与表之间的交换,而在非固定业务数据的整合中,现有系统和中心应用系统的数据交换是表与字段的数据交换。
3、业务流程整合
在企业业务整合时,根据企业对信息化的投入,避免整合对企业业务流程影响过大,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整合。
核心业务流程是企业经营、存在、发展的基础。在信息整合中,要围绕这样的业务流程整合企业的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企业的信息整合正是为企业的核心业务流程所服务。对现有核心业务的整合方法可以依据流程环节的增值情况来确定,业务中非增值环节最小化,增值环节完善化、便利化。最小化、完善化和便利化的目的是尽可能缩短核心业务的处理时间,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
(1)对现有核心业务的完善
通过分析核心业务,对现有数据库进行补充以及添加与该业务相关的操作功能,对核心业务所需数据信息进行完善,能够很好的满足业务需要。
(2)对核心业务的优化
引用工作流的设计思想,使核心业务的相关数据能够得到企业其他业务的协助,并能够顺利获取其所需的数据支持,达到优化的目的。
(3)操作便利化
针对核心业务特点制定相应的操作和业务数据展现形式,例如对数据量大的业务数据输出,专门制定相应的纵向展现模板代替系统通用的横向数据展现模板。
4、各组成部分的承接关系
企业信息整合的应用系统、数据资源、业务流程紧密联系并相互制约。
在信息系统中,业务流程制约数据资源的展现方式,数据资源要为业务流程的顺利实施提供支持。业务流程详细程度的要求决定数据资源设计的复杂度。业务流程的划分决定应用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应用系统是为业务流程的顺利展开服务。与业务流程制约数据资源的关系类似,业务流程详细程度决定了应用系统功能模块的复杂度及各个模块间的相互关系,应用系统在设计时,除了能完成业务流程所要求的所有功能之外,还要为业务的扩充留有接口。数据资源存放在应用系统中的数据库,数据资源的内容决定数据库设计方案,包括表结构、用户权限、视图、存储过程等数据库对象的具体设计。
5、打破信息孤岛的关键——织信低代码
如何打破信息孤岛?下面以织信成功实践的客户案例来讲:
我们曾经服务过一家20年历史的工业企业,实现整体数字化升级。
“客户需要围绕办公、生产车间制造研发、供应链上下游、采购、仓储、运输和经销商管理,陆续采购了十几款软件系统。但是这些软件系统由于供应商不一,往往并不具备相互贯通的能力。后续需要让各供应商来开发对接的接口,二次开发成本可能都超过了原先的采购成本,甚至有的系统原厂都已经不在了,根本找不到人来维护。”
针对上述问题,织信低代码可以发挥灵活的配置优势,把它当作一个万能接口,在不需要对原系统进行大规模调整的前提下,让织信平台的应用主动适应原系统,将数据都拉取到织信平台上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对这些数据进行二次处理了。
后续,织信协助客户连续又完成了资源管控(ERP)、生产制造(MES)、产品全生命管理(PLM)等大型系统的建设工作。原本计划投入3年数百万成本的数字化战略,通过织信低代码平台不到1年时间便全部完成了,人力和开发成本也大大降低。
企业级低代码开发平台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