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计划
含义
- 为编制、监督和控制项目进度建立准则和明确活动。
- 进度管理计划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非常详细或高度概括的。进度管理计划无进度。
包含的内容:
- 制定项目进度模型的进度规划方法论和工具
- 进度计划的发布和迭代长度:使用适应型生命周期时,应指定固定时间的发布时段、阶段和迭代。固定时间段有助于尽可能减少范围蔓延。
- 准确度:活动持续时间估算的可接受区间及允许的应急储备数量。比如:估算某活动的工期是10+2天。
- 计量单位:每种资源的计量单位。比如:时间计量用“人天”,数量计量用吨、千米等等。
- 控制临界值:项目执行中,采取某种措施前,允许出现的最大进度偏差。通常用偏离基准计划中的参数的某个百分数来表示。
- 绩效测量规则:需要规定用于绩效测量的挣值管理(EVM)规则或其他测量规则。
- 报告格式:进度报告的格式和编制频率。
排列活动顺序—工具与技术
紧前关系绘图法(前导图法、PDM、单代号法、节点法、AON)
- 创建进度模型的一种技术,用节点表 示活动,用一种或多种逻辑关系连接活动,以显示活动的实施顺序。
- 紧前活动----进度计划的逻辑路径中, 排在非开始活动前面的活动
- 紧后活动----进度计划的逻辑路径中, 排在某个活动后面的活动
除了首尾两项,每项活动和 每个里程碑都至少有一项紧 前活动和一项紧后活动
箭线绘图法(ADM、双代号法、AOA)
- 用箭线表示活动,把活动名称及相关信息表示在箭线上,节点 表示连接活动的“事件”。
- 活动和事件代号唯一;
- 任两项活动紧前和紧后事件代号至少有一个不同,节点代号沿箭线方向越来越大;
- 流入/出同一节点的活动,均有共同的紧后/前活动;
- 有虚活动(dummy activity), 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虚拟活动, 用虚线表示,不消耗时间和资源, 只为了表示逻辑关系。
确定和整合依赖关系
强制性依赖关系(硬逻辑、硬依赖)
法律或合同要求的或工作的内在性质决定的依赖关系(项目团队不能违反)
选择性依赖关系(首选逻辑、优先逻辑、软逻辑)
基于最佳实践建立的、或基于项目的某些特殊性质而采用的依赖关系(项目团队可自由选择)
外部依赖关系
项目活动 与非项目活动之间的依赖关 系(项目团队不可控)
内部依赖关系
- 是项目活动之间 的紧前关系(项目团队可控)
估算活动持续时间—工具与技术
类比估算
含义
- 一种使用相似活动或项目的历史数据,来估算当前活动或项目的持续时间或成本的技术。
如果以往活动是本质上而不是表面上类似,并且从事估算的项目团队成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那么类比估算可靠性会比较高。
关键词
- 相似活动、历史数据、成本较低、耗时较少,准确性也较低、项目详细信息不足时、在启动阶段
参数估算
含义
一种基于历史数据和项目参数,利用历史数据之间的统计关系和 其他变量来估算成本或持续时间的技术(准确性取决于参数模型的成熟度和基础数据的可靠性)
关键词
- 历史数据、项目参数、统计关系、参数模型、基础数据、公式
三点估算
含义
历史数据不充分时,考虑估算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高估算准确性。
关键词
最可能时间、最乐观时间、最悲观时间
公式
- 贝塔分布----期望值(平均值) = (最悲观 + 最乐观 + 最可能×4) / 6 (默认使用)
- 标准差(σ) = (最悲观 – 最乐观) / 6
- 方差(V) = σ2
持续时间估算
含义
- 对完成某项活动、阶段或项目所需的工作时段数的定量评估。
包括
- 1、完成本活动所需的时间;2、变动区间;3、概率;
制订进度计划
- 分析活动顺序、持续时间、资源需求和进度制约因素,创建进度模型,从而落实项目执行 和监控的过程。
- 作用:为完成项目活动而制定具有计划日期的进度模型。
制订进度计划—工具与技术
关键路径法CPM
- 关键路径----项目中时间最长的活动顺序,决定着可能的项目最短工期。(可能存在多条关键路径)
- 次关键路径----时间长度与关键路径最为接近的那条路线。(两者长度越接近,项目风险越大)
- 关键路径法(CPM)----在进度模型中,估算项目最短工期,确定逻辑网络路径的进度灵活性大小的一种 方法(1、寻找关键路径)
7格图
- ES(Early Start)----最早开始时间 EF(Early Finish)----最早结束时间
- DU(Duration)----活动持续时间
- LS(Late Start)----最晚开始时间 LF (Late Finish) ----最晚结束时间
- TF(Total Float)----总浮动时间(总时差、进度灵活性)----不至于延误项目 完工日期。体现进度灵活性。=LF-EF=LS-ES
- FF(Free Float)-----自由浮动时间(自由时差)----不延误任何紧后活动最早 开始日期=(所有紧后后动的ES中最小的值)-EF
资源优化技术
根据资源供需情况,来调整进度模型的技术。包括“资源平衡”和“资源平滑”
资源平衡
- 根据资源制约对开始日期和结束日期进行调整的一种技术。
- 资源平衡往往导致关键路径改变,通常是延长。
理想情况下,资源平衡应作用于非关键路径上的活动。
需要资源平衡的情况
- 1、资源只在特定时间可用;
- 2、资源数量有限;
- 3、资源被过度分配(如一个资源在 同一时间段内被分配至多个活动);
- 4、也可以为保持资源使用量处于均衡水平而进行资源平衡(减少资源 负荷的变化)
资源平滑
- 对活动进行调整,使项目资源需求不超过预定的资源限制的技术,活动只在其自由和总浮动 时间内延迟。所以该技术可能无法实现所有资源的优化。
- 资源平滑不会改变项目关键路径,完工日期也不会延迟。优先做平滑,再做平衡
资源平衡和资源平滑的区别
- 1、资源平衡不管活动是否有浮动时间都可能调整开始结束日期,而资源平滑只调整有浮 动时间的活动的日期;
- 2、资源平衡往往会导致关键路径的改变,而资源平滑不会改变关键路径;
- 3、资源平衡可以实现所有资源的优化,而资源平滑不会实现所有资源的优化;
进度压缩
含义:
不缩减项目范围的前提下,缩短或加快进度工期(进度压缩之后要进行关键路径分析, 防止出现新的关键路径)。
包含
赶工
- 通过増加资源,以最小的成本増加来压缩进度工期。可能导致成本和/或风险的增加。
赶工只适用于那些通过增加资源就能缩短持续时间的,且位于关键路径上的活动。
快速跟进
- 按顺序进行的活动或阶段改为至少是部分并行开展。可能造成返工和风险增加。
- 快速跟进只适用于相互为选择性依赖关系的活动。
纠偏措施(必背)
进度纠偏措施
- (1)赶工,投入更多的资源或增加工作时间,以缩短关键活动的工期;
- (2)快速跟进,并行施工,以缩短关键路径的长度;
- (3)使用高素质的资源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
- (4)改进方法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
- (5)减小活动范围或降低活动要求;
- (6)加强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从而缩短工期。
成本纠偏措施:
- (1)关注成本超支较严重的工作。
- (2)对成本的支出进行细化分析,找出成本超支的原因。
- (3)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措施。例如:减少不必要的工作;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效率; 削减不必要的资源。
- (4)定期对项目的成本绩效进行评估,及时按情况进行调整。
- (5)加强质量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减少返工,从而节约成本。
- (6)必要时,调整成本基准。
推荐阅读:
https://mp.weixin.qq.com/s/dV2JzXfgjDdCmWRmE0glDA
https://mp.weixin.qq.com/s/an83QZOWXHqll3SGPYTL5g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