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JavaScript的异步编步机制

在了解JavaScript的异步机制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JavaScript是一种单线程语言。单线程就意味着所有的任务需要按照顺序一次执行,如果前一个任务没有完成,后一个任务就无法开始。这个特性在执行大量或耗时任务时可能会导致阻塞或者界面卡死,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avaScript引入了异步编程的机制。简单地说,异步就是你现在发出了一个“命令”,但是并不等待这个“命令”完成,而是继续执行下一个“命令”。只有在“听到”之前的那个“命令”完成了的消息时,才会回过头来处理这个“命令”的结果。这就是所谓的异步编程。

二、事件循环(Event Loop)和任务队列(Task Queue)

这种异步的机制是如何实现的呢?关键在于事件循环(Event Loop)和任务队列(Task Queue)。

事件循环是 JavaScript 内部的一个处理过程,系统会在此处不断地循环等待,检查任务队列中是否有任务,如果有,就处理它。

而任务队列,就是一个存储待处理任务的队列,当我们使用 setTimeout、setInterval、ajax等API时,实际上是向任务队列中添加了一个任务。

当主线程空闲时(也就是同步任务都执行完毕),便会去看任务队列里有没有任务,如果有,便将其取出执行;没有的话,则继续等待。

这个模型可以简单地用下面的代码表示:

while (true) {
  let task = taskQueue.pop();
  execute(task);
}

三、宏任务和微任务

在任务队列中,任务被分为两类:宏任务(MacroTask)和微任务(MicroTask)。两者的区别在于,宏任务在下一轮事件循环开始时执行,微任务在本轮事件循环结束时执行。这意味着微任务的优先级高于宏任务。

常见的宏任务有:script全文(可以看作一种宏任务)、setTimeout、setInterval、setImmediate(Node.js 环境)、I/O、UI渲染。

常见的微任务有:Promise、process.nextTick(Node.js环境)、MutationObserver(html5新特性)。

事件循环的顺序,决定了 JavaScript 代码的执行顺序。过程如下:

  • 执行同步代码,这属于宏任务
  • 执行栈为空,查询是否有微任务需要执行
  • 执行所有微任务
  • 必要的话渲染UI
  • 然后开始下一轮 Event loop,执行宏任务中的异步代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示例如下:

console.log('script start');  // 宏任务

setTimeout(function() {
  console.log('setTimeout');  // 宏任务
}, 0);

Promise.resolve().then(function() {
  console.log('promise1');    // 微任务
}).then(function() {
  console.log('promise2');    // 微任务
});

console.log('script end');    // 宏任务

输出顺序为:script start -> script end -> promise1 -> promise2 -> setTimeout。这是因为JavaScript执行机制决定了微任务比宏任务优先执行。

四、requestAnimationFrame

requestAnimationFrame是一个优化动画效果的函数,也有它在事件循环中的位置。

requestAnimationFrame 的调用是有频率限制的,在大多数浏览器里,这个频率是60Hz,也就是说,每一次刷新间隔为1000/60≈16.7ms。requestAnimationFrame 的执行时机是在下一次重绘之前,而不是立即执行。

requestAnimationFrame 的优点是由系统来决定回调函数的执行时机。如果系统忙到一定程度,可能会两次“刷新”之间多次执行回调函数,这时就可以省略掉一些回调函数的执行。这种机制可以有效节省 CPU 开销,提高系统的性能。

requestAnimationFrame 的位置在事件循环中的具体位置是视浏览器的实现而定,但一般来说,它在宏任务执行完,渲染之前,这使得其可以获取到最新的布局和样式信息。

五、Promise的发展

Promise 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的最终完成(或失败)及其结果值。一个 Promise 处于以下状态之一:

  • pending: 初始状态,既不是成功,也不是失败状态。
  • fulfilled: 意味着操作成功完成。
  • rejected: 意味着操作失败。

一个 promise 必须处于一种状态:fulfilled、rejected 或 pending。一个 promise 的状态在 settle 之后就不能再改变。

Promise起初是由社区提出并实现的,最早的版本是由 Kris Kowal 提出的 Q 库,后来被 ES6 正式接受,并成为了浏览器的原生对象。

Promise 主要解决了两类问题:

  • 异步操作的一致性问题:无论异步操作是同步完成还是异步完成,使用 Promise 对象的 then 方法都可以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处理。
  • 回调地狱问题:回调地狱指的是多层嵌套的回调函数,导致代码难以维护和理解。Promise 可以通过链式调用的方式,解决回调地狱问题。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代码示例来看一下 Promise 是如何工作的:

le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异步处理
  // 处理结束后、调用resolve 或 reject
});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
  // success
}, function(error) {
  // failure
});

Promise 的状态一旦改变,就会一直保持那个状态,不会再次改变。这个特性可以让我们有序地处理异步操作的结果,避免出现复杂的状态判断。

参考资料

  1. MDN文档 - 使用 Promises
  2. MDN文档 - Window.requestAnimationFrame()

linwu
41 声望11 粉丝

☀高级前端开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