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端联调测试
1、软件测试工作的本质
一般的方法和手段
(1)从需求,功能实现,性能等角度发现软件本身的bug
(2)手动或自动化的方式来实现bug的发现
- 优点:只关注软件本身,工作量不大,比较省心
缺点:没有预防手段 发现bug时再修补回溯的流程比较长, 耗时
(3)技术上要以任何方法和手段发现bug
(4)思维上要以多视角的方式观察项目预防bug
2、一个项目各阶段设计人员及工作内容
(1)需求阶段:
产品负责需求调研竞品分析产品原型设计
需求评审:项目所有成员参加,产品经理为大家讲解产品需求的逻辑
(2)设计阶段:
交互设计(ui/ue)架构设计(选择技术栈)
(3)开发阶段:
前端开发:负责实现网页业务逻辑部分的编码
后端开发:负责实现服务端业务逻辑部分的编码(4)测试阶段:
测试人员:负责软件实现后的质量检查
(5)上线部署与维护
运维工程师: 负责线上服务器的服务部署与维护
数据库管理员:负责线上数据库的服务部署与维护3、常见的软件开发模型
(1)原型模型
适用于需求不明确的场景,通过快速构建原型来帮助用户明确需求。
(2)瀑布模型
将软件生存周期中的各个活动规定为依线性顺序连接的若干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运行与维护。适用于需求明确的项目,一般表述为需求明确、或二次开发,或者对于数据处理类型的项目。
(3)增量模型
融合了瀑布模型的基本成分和原型实现的迭代特征,可以有多个可用版本的发布,每个增量都发布一个可操作的产品。
(4)螺旋模型
典型特点是引入了风险分析,结合了瀑布模型和演化模型的优点。
(5)V模型
强调测试贯穿项目始终,而不是集中在测试阶段。
(6)喷泉模型
典型的面向对象的模型,特点是迭代、无间隙。会将软件开发划分为多个阶段,但各个阶段无明显界限,并且可以迭代交叉。
(7)快速应用开发(RAD)模型
是瀑布模型的一个高速变种,强调极短的开发周期,通常适用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获得快速开发。
(8)统一过程(UP)
典型特点是用例驱动、以架构为中心、迭代和增量。统一过程把一个项目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构思阶段、细化阶段、构建阶段和移交阶段。
(9)敏捷开发
是一种以人为核心、迭代、循序渐进的开发方法,适用于小团队和小项目,具有小步快跑的思想。常见的敏捷开发方法有极限编程法、水晶法、并列争球法和自适应软件开发方法。
4、bug的分类
(1)功能型bug
指产品实现过程种具体逻辑的实现错误
(2)需求型bug
指在软件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需求阶段就埋下了隐患,如未按照需求实现,需求理解错误或需求未描述清楚等情况
(3)性能型bug
指软件在很多人同时使用或长时间运行时出现了响应慢甚至崩溃的场景)
(4)常识型 bug
在过去一段时间 用户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已经形成了一种默认的约定,但软件设计或开发人员不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来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