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国两会的报道中,央视财经新媒体迎来了两位特殊的新成员——AI主播小天和小东。这两位以央视主持人郭若天和孟湛东为原型的虚拟主播,不仅在形象上与真人无异,还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为用户提供经济、产业、旅游等领域的专业解答。这一创新举措不仅展示了央视在新闻传播技术上的突破,也标志着人工智能在新闻领域的应用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AI主播的推出,是央视财经新媒体在内容呈现和互动形式上的一次大胆尝试。这种新型的新闻报道模式,不仅极大地提高了新闻报道的效率,还使得新闻从业人员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内容的深度挖掘和创新性工作中。AI主播的出现,不仅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信息服务,也为新闻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技术层面,青否数字人交互系统的核心技术有哪些?(源码:zhibo175)
1.数字人克隆
拍摄真人出镜,正视镜头说话的5-8分钟绿幕视频,即可复刻出口型、动作、神态等1:1的数字人形象,行业高精度中文唇形驱动技术,性能优势与性价比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2.声音克隆:支持中文和多种外语声音克隆,系统可以输出最多140种语言,服务全球用户,可选择301种音色,还可以克隆出来你的专属音色,满足不同类型的定制需求,您还可以上传录音进行输出。
3.“Al大脑”模型
接入“讯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拥有跨领域的知识和语言理解能力,还可以上传企业专属的知识库,持续从海量文本数据和大规模语法知识中学习进化,实现基于知识库问答、多轮对话能力。
“数字人”和“AI大脑”构建好后,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让数字人理解用户说的话,并把大脑内容传输出去。
4.音频采集
自研回声消除、声源定位,波束成形、去混响噪声抑制等核心算法用于远场语音交互场景。
5.显示终端
集合知识、看、听、说等多模态人机交互数字人,展现在大屏、移动设备、台式机或平板电脑等多个终端上,实现不同场景的真人模拟对话。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AI主播在建模精度、动态细节表现以及发音自然度上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这些技术,仅需5分钟的视频数据就能完成AI主播的“复刻”,这在以往的技术条件下是难以想象的。
AI主播的推出,不仅提升了新闻报道的科技含量,更重要的是,它为观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方式。用户可以通过央视财经APP随时向AI主播提问,无论是关于投资方向的咨询,还是对风口行业的探讨,亦或是对科技创新政策的解读,AI主播都能提供即时、准确的回答。这种全天候、实时互动的服务模式,极大地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同时也提升了用户体验。(源码:zhibo175)
央视财经的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展示了AI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前景,也为新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新闻报道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能够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然而,这也给新闻机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如何在保证新闻质量的同时,充分利用AI技术的优势,将是新闻行业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AI技术的帮助下,新闻行业有望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