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平台:腐烂的橘子

两位来自产业互联网的两位技术大咖,一位是瓜子二手车集团 CTO 郭东白,另一位是每日优鲜技术 VP 陈华良,他们对职业规划、职业选择进行了深入交流,其中谈到特别有意思的一个话题,看完后感触很深,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这个话题是:在公司中哪些人一眼看上去就会觉得,这个人将来“必成大器”?他们身上有什么优秀特征?

郭和陈分别总结了三点,陈华良是这样总结的:

一 理解业务

成长快的人对业务的理解力很强,比如当前我们公司所做的业务处在什么产业?处于什么业态?公司做到了什么水平?在这些业务相关问题上都有自己独到且深刻的理解。

二 技术力

技术力是作为技术人从业人员员赖以生存的基本技能。陈谈到我们一定要相信技术,因为技术是“0 成本改变世界的工具”。

为什么这么讲?如果你想改变世界,你可能需要付出金钱成本,或者付出资源成本,但是金钱和资源 99% 的人都没有,相反,如果你拥有了技术,那么你就可以利用技术这门工具,直接去改变世界。

除此之外,GitHub 上有很多明星项目,这些明星项目的代码就体现了行业里的一些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真正可以落地实施的,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三 进化力

这里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的习惯七:“不断更新”类似。技术是不断更新迭代的,尤其在互联网公司更是如此。

如果我们只是守着一门技术,新技术到来时没有去主动学习,也就失去了保持技术的敏感度。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时刻反思自己在工作中有没有成长,通过持续反馈保持自己的进化力。

这里还有一个要强调的点,一般来讲,开发处于需求的最末端,从业务发生、到产品设计、到开发上线,开发工程师与业务的距离最远,导致很多情况下,开发者将忙碌等同于成长。

周一早上去上班,开始忙,一直忙到周五晚上下班,下一周上班时继续开始忙......如果把这种忙碌等同于自身成长,这是是极其糟糕的,对于开发者的成长来讲是毁灭性的。

郭也提出了自己的三点经验:

一是郭在亚马逊时,把组内 20 个多个人写的项目代码全部看了一遍。看得多了,到后面就开始看 API 层的代码,API 层的代码代表了架构上的设计。如果有一天看到 API 层代码时,荷尔蒙上升,有一种很兴奋的感觉,那就说明我们对架构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二是同样在亚马逊时期,亚马逊公司内部有一个全员公开的内部文档,里面记录了公司所有发生的 P0 级事故的复盘文档,这些文档详细记录了事故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后续的改进,郭当时将所有的这些文档都看了一遍。

三是“把运营的招都了解完了,也就做到了解业务了”。本质上还是要对业务有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我们对两个人的结论进行总结,可以看出,互联网公司将来“必成大器”的人往往具有以下三个素质:

  1. 业务理解力
  2. 技术能力
  3. 不断更新的能力

共勉。


腐烂的橘子
1 声望0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