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 集群组件

Kubernetes是一个开源的容器编排平台,主要用于自动化部署、扩展和管理容器化应用程序。其架构可以分为控制平面(master)和工作节点(Node)两大部分。下面详细解释每一个组件的功能、技术原理和应用场景。

控制平面(master)

  1. API Server(api)

    • 功能:API Server是Kubernetes的入口点,负责处理RESTful API请求,所有的操作请求都通过它进行。
    • 技术原理:它将用户的命令和集群内部的组件进行通信,确保请求被正确地路由和处理。
    • 应用场景:用户通过kubectl命令行工具、Kubernetes Dashboard等与API Server进行交互来管理集群。
  2. etcd

    • 功能:etcd是一个分布式键值存储,保存了Kubernetes集群的所有状态数据。
    • 技术原理:etcd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持久性,通过Raft共识算法实现分布式一致性。
    • 应用场景:用于存储配置数据、服务发现信息和其他持久化的状态信息。
  3. Controller Manager(c-m)

    • 功能:Controller Manager运行集群中所有控制器的逻辑,这些控制器负责监控集群状态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 技术原理:控制器是一种循环机制,不断监视集群的实际状态和期望状态之间的差异,并通过API Server做出相应调整。
    • 应用场景:确保部署的Pod数量、状态、配置等达到预期,如ReplicaSet控制器保证副本数量,Node控制器监控节点状态等。
  4. Cloud Controller Manager(c-c-m)

    • 功能:用于与云服务提供商集成,管理与云相关的控制器。
    • 技术原理:将Kubernetes控制平面与云提供商的API进行通信,使得Kubernetes可以管理云资源(如负载均衡器、存储卷)。
    • 应用场景:在公有云环境中运行Kubernetes时,自动化管理云资源,如AWS、GCP、Azure等。
  5. Scheduler(sched)

    • 功能:Scheduler负责将新创建的Pod调度到适当的工作节点上。
    • 技术原理:调度器根据资源需求和约束条件选择合适的节点,使用调度算法来优化资源利用率和平衡负载。
    • 应用场景:在部署新的应用程序时,确保Pod能够被调度到适合的节点,以满足资源需求和性能要求。

节点(Node)

  1. Kubelet

    • 功能:Kubelet是运行在每个节点上的代理,负责管理节点上的Pod和容器。
    • 技术原理:Kubelet通过API Server获取分配到本节点的Pod信息,并调用容器运行时(如Docker、containerd)来创建和管理容器。
    • 应用场景:在节点上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确保容器按照预期运行,并报告节点状态。
  2. Kube-proxy

    • 功能:Kube-proxy维护网络规则,确保Pod之间和Pod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网络通信。
    • 技术原理:使用iptables或IPVS进行网络转发和负载均衡,处理网络请求和服务发现。
    • 应用场景:在集群内实现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确保不同节点上的Pod能够相互通信。

本文由mdnice多平台发布


逼格高的汤圆
7 声望2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