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头图

作者 | 小y

导读

广告检索系统的性能长尾影响KPI,间接影响收入,极致优化成本和性能一直是检索端工程团队的重要工作。随着基于SSD分级存储在商业场景规模应用,在部分访盘量高的场景,为控制性能长尾退化,我们尝试引入缓存对标系统PageCache来解决。在引入过程,我们对业界经典的缓存算法,进行了针对性测评,将测评效果与大家分享,诚邀对存储和缓存技术有兴趣的伙伴们一起探讨。

全文12113字,预计阅读时间13分钟。

01 缓存的业务必要性

缓存是一种系统优化的“万金油”,多被应用在数据密集场景中。当目标服务的访问性能远远差于缓存服务,且访问模式具有显著局部性时[1,2],缓存则作为一种临时存储数据的手段,通过减轻访问目标服务的频率,显著提高了数据检索速度,从而加速了业务处理过程。

图片

△Berkery Interactive Version of Jeff Dean Latency Number

在前一篇《极致优化 SSD 并行读调度》[3],我们提到,广告检索服务因为严苛的KPI,长期以来采用内存检索,业务发展需要更大存储空间,需求量远超过内存可承受。广告检索KPI直接关系收入,检索过程引入基于NVMe SSD的分级存储,长尾控制尤其关键。然而,业界常见访盘优化手段,都以优化吞吐为目标,未能控制读长尾。过去几年持续涌现面向长尾控制的新硬件,但新硬件的引入、适配、推广周期较长。业务需求无法等待,需要先把检索池的存量NVMe用起来。广告检索业务有如下特点:读多写少,读SLA十分敏感。结合广告检索业务随机读顺序写的访盘特点,我们系统性评测了检索池占比90+%的NVMe盘,得到每种盘的最佳读写负载理论配比。并以此为理论基础构建SsdEngine。

为了规避系统缓存的干扰,我们采用DIO访盘,直接控制硬件访问,实现了长尾控制。叠加极致优化读调度,对于单PV访盘有限的场景,SsdEngine基本打平了带系统缓存性能。但访盘较多的场景,单次长尾影响较大,SsdEngine性能退化较可观,这时候就需要缓存技术,大幅降低访盘频率。

02 缓存算法的本质是淘汰顺序

缓存大小通常是有限的,为此,缓存应尽力保留未来访问概率最高的键,也就是淘汰未来不会访问或访问概率最低的键。可惜缓存无法预测未来,缓存通过定义淘汰顺序(或驱逐策略)来模拟/推理未来。比如假设通常访问模式不会突然发生很大变化,可能再次请求的键是最近经常请求的键,LRU甚至把它简化为最近请求的键。

2.1 LRU - “最近最少使用”

图片

△LRU Cache示意图

LRU通过维护访问历史记录,淘汰最近最少使用的数据。LRU的不足之处在于它无法很好地适应访问分布不均匀的情况。可能因为业务上突发的稀疏访问,导致频繁使用的数据误被提前淘汰。一般情况下,会通过增加LRU的容量,足以容忍一定程度的突发情况,来规避这类问题。

从淘汰顺序视角,LRU的典型实现方式是采用std::list来维护数据的访问时间序。当调用get(key)方法时,如果该数据存在于缓存中,就将该数据移至最近使用的位置(move\_to\_head)。当调用put(key, value)方法时,如果该数据已存在于缓存中,就更新其值,并将数据移至最近使用的位置。如果数据不存在,就检查缓存是否已满。若缓存已满,则淘汰最近未使用的数据(最后一个元素),然后添加新数据,并将其置于最近使用的位置。

get(int key) {
    // 找到list中的位置,如果不存在则返回
    auto list_it = ...cache_it->second;
    // 数据存在,将其移到最前,并返回值
    list.splice(list.begin(), list, list_it); 
}

put(int key, int value) {
    // 找到cache中的位置
    if (cache_it != cache_map.end()) { // 数据已存在,更新值,并移到最前(同上)
        ... 
    } else {// 数据不存在,检查缓存是否已满
        if (_size >= _capacity) {
            // 缓存已满,淘汰最久未使用的数据
            list.pop_back();
        }

        // 添加新数据,并移到最前
        list.emplace_front(...);
        cache_map.put(key, list.begin());
    }
}

为了LRU能够工作,一般还会配备std::unordered\_map来实现O(1)查找。在list中,每个元素是value。unordered\_map用于存储每个key对应在list中的迭代器,从而实现在O(1)时间内查找和移动元素。

LRU为了记录“最近”访问的淘汰顺序,需要不断的“move\_to\_head”。这给高性能实现带来挑战,操作链表中间元素,会显著提升无锁链表的实现复杂度。为此一般的LRU都是通过锁保护。

2.2 LFU - “最不经常使用”

图片

△LFU Cache示意图

LFU则根据数据被访问的频率,淘汰使用频率最低的数据,当记录全量数据时,相当于获得了“数据分布”。LFU的不足之处,一方面是保存全量数据频率的高昂存储成本,另一方面是无法适应突发的数据访问模式变化,表现为:一个元素过去被频繁访问,但从某个时刻起已经不再被访问,却持续保留在缓存中,新晋热点无法胜出。一般情况下,会采用定期衰减的方法规避这个问题。

从淘汰顺序视角,LFU需要维护的数据结构更复杂,兼顾了频率和时间序。数据结构包括数据频率和频率桶,频率桶代表一组相同访问频率的数据。当有新数据插入时,LFU算法将新数据插入到频率为1的桶中。当缓存已满时,LFU算法会淘汰访问频率最低的数据。每次数据被访问,就会更新其访问频率,并转到对应的频率桶。由于每次访问会换桶,换桶时候插头,淘汰时候除尾,所以整体是既考虑了频率顺序,也考虑了时间顺序。

典型的LFU实现,采用std::map 组织频率桶,或者采用std::priority_heap 组织数据。下面列的实现参考了2010年发表的LFU实现 [14]。

get(int key) {
    // 找到cache中的位置,如果不存在则返回
    auto list_it = ...cache_it->second;
    frenquency = list_it->second;    
    frenquency_bucket = list_it->parent;

    if (frenquency_bucket->next->freq == frenquency + 1) {// 下一个频率桶存在,则移动过去
       ...
    } else {// 否则构建下一个频率桶,再移动进去
       ...
    }
}

put(int key, int value) {
    // 找到cache中的位置
    if (cache_it != cache_map.end()) { // 数据已存在,更新值,并移到最前(同上)
        ...
    } else {
        // 数据不存在,检查缓存是否已满
        if (_size >= _capacity) {
            // 缓存已满,淘汰最久未使用的数据
            pop_back(head->next);
        }
        // 如果没有频率为1的桶,则增加
        if (head->next->freq != 1) {
            ...
        }
        // 添加新数据,并将其置于频率为1的桶中
        push_front(head->next, {value, 1});
        cache_map.put(key, head->next->begin());
    }
}

为了LFU能够工作,也会配备std::unordered\_map来实现O(1)查找。在频率桶list中,每个元素是一个std::pair,其中first存储value,second存储frequency。unordered\_map用于存储每个key对应在list中的迭代器,从而实现在O(1)时间内查找和移动元素。

LFU较LRU显然更复杂,对每个频率都独立维护了List,List还会操作中间节点,这对高性能实现带来更多挑战。它的理论优势是,在较大的、没有显著局部性的动态负载下,LRU需要更多的空间来保持和LFU一样的缓存命中率。

2.3 Redis LRU - “近似”

图片

△Redis Approx LRU近似效果评测

Redis起初并没有引入缓存,当业务需要引入缓存时候,Redis慎重考量了两点:(1)缓存数据结构,带来内存容量;(2)move\_to\_head操作的复杂度,增加性能损耗。为此Redis采用了近似的算法[3],具体来说,Redis采用bit field的方式,从已有的对象robj腾挪出24bit空间,用于记录访问时间。当对象被访问时候,更新被访问对象的访问时间(robj.lru)。在需要淘汰对象的时候,采样若干个对象,淘汰其中空闲时间最久的

typedef struct redisObject {
    unsigned type:4;
    unsigned encoding:4;
    unsigned lru:LRU_BITS; /* LRU time (relative to global lru_clock) or
                            * LFU data (least significant 8 bits frequency
                            * and most significant 16 bits access time). */
    int refcount;
    void *ptr;
} robj;

当系统需要淘汰一个键时:准备一个容量为M的“死亡候选池”,候选池按空闲时间升序排列,也就是最右侧是需要被淘汰的。遍历每个DB,对每个DB随机选择N个键,尝试按序加入“候选池”。当池子有空间时候,候选键直接加入,或者候选键大于池中键的空闲时间,才能被加入,并淘汰空闲时间最小的键。如果候选键不能被加入候选池,则说明这个候选键不被淘汰。

freeMemoryIfNeeded:
    // 以下是淘汰一个key的算法
    // 候选池,池子按照空闲时间升序排列
    struct evictionPoolEntry *pool = ...
    // 遍历所有db,构成全局的候选池
    for (i = 0; i < server.dbnum; i++) {
        // 加入pool:1)池子有空间,2)空闲时间更久
        evictionPoolPopulate(i, ..., pool);
    }
    // 从后往前遍历,淘汰一个key
    for (k = EVPOOL_SIZE-1; k >= 0; k--) {
    ...

Redis LRU算法,没有引入额外的链表,也不需要在访问过程加锁操作。通过随机选择N和候选池M,兼顾全局视角和操作复杂度。实际上,Redis不仅实现了近似的LRU算法,还用类似的方法实现了LFU:(1)8位记录频次 counter,16位记录时间 timer,其中,timer是为了周期性地衰减,感知业务访问模式变化;(2)淘汰时候,按频率的补,作为空闲时间排序。

void updateLFU(robj *val) {
    // 周期性地衰减
    unsigned long counter = LFUDecrAndReturn(val);
    counter = LFULogIncr(counter);
    // 更新timer 和counter
    val->lru = (LFUGetTimeInMinutes()<<8) | counter;
}

2.4 操作系统PageCache

操作系统缓存的页面淘汰策略核心是Double Clock算法[5]。数据结构由两个列表构成,分别代表活跃列表和非活跃列表,活跃列表包含了最近经常使用的页面,非活跃列表包含了最近不使用页面。它们都采用FIFO(先进先出)的形式。新页面(Freshly Faulted)添加到非活跃链表的头部,随着页面被回收,非活跃链表中间的元素逐渐向链表的尾部移动。如果页面在非活跃列表,又被访问过一次,该页面会被升级到活跃列表,并清空页面的访问标记。当活跃列表满了,需要从尾部淘汰到非活跃列表。也就是说,DoubleClock并不是严格按照时间顺序来淘汰数据,而选择了是否访问过,从而降低了操作复杂度。具体来说是一组标记<is\_active, is\_referenced>。

图片

△Linux DoubleClock PageCache

显而易见,非活跃列表配额设置足够长,则给于充分时间积累访问。一个页面被首次访问时(Fresh Fault),加入到非活跃列表的尾部,如果非活跃列表的额度不足,在等到再次访问前,该页面会因为没有访问被回收掉(ReFault)。这种情况叫作抖动(thrashing)。

Linux3时加入Refault Distance算法[11],解决抖动问题。假设非活跃链表足够长,一个页面第二次访问(Refault)和首次访问(Fault)之间的页面数,叫作Refault Distance。Refault Distance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衡量标准,把非活跃链表延长多少就可以避免抖动。如果它比总大小还长,那说明这个Refault是不可避免的,否则可以做策略。操作系统采用的策略是,把这个页面加入到活跃链表,避免后面持续Fault。

当Linux引入Refault算法时候,有一句这样的评论:“How well all of this works is not yet clear”。这份工作理论上不错,但实际未经过充分数据论证。我们通过实际benchmark,发现SsdEngine PageCache引入Refault算法并未带来实际提升。我们后续准备探索mysql已应用的LIRS算法。

03 解决方案

如在业务背景中所述,广告检索业务读SLA十分敏感,为此我们不在检索线程中规避竞争区。SsdEngine在整体设计上,结合广告检索业务的特点,通过简化的RCU的方式实现面向读者友好的数据读写安全。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引入缓存,缓存的设计也要以面向读者友好作为第一原则

图片

△SsdEngine整体架构

3.1  分层缓存

从缓存算法章节可见,缓存本质是淘汰顺序,必然涉及到数据结构的调整。然而现代CPU往往是多核的,每个核心都有自己的高速缓存(L1、L2、甚至 L3),线程同步带来损耗,无法发挥硬件优势,为此,我们整体架构上引入分层缓存。大部分情况下,检索线程从TLS缓存中获取页面,极少情况下穿透到中心缓存区。TLS和中心缓存的协作过程,概述是这样的:读盘时,优先读取TLS缓存。如果TLS缓存未命中,再去中心缓存获取,如果获取到页面,则把该页面计入TLS,并返回取得页面。如果以上两级缓存都未命中,则发起读盘,并在TLS中记录本次读盘,我们把这一步叫做Flying。最终,多个线程可能同步获取同一页框对应的页面,这些线程把获取到的页面更新put到中心缓存,并清空Flying。中心缓存对同一页框收到若干页面,只记录CAS成功的一个,其他的页面被释放。随中心缓存淘汰算法运行,页面被清理时,也会对每个TLS缓存发起清空。

图片

△缓存工作流程

TLS缓存按照文件组织,也叫做TLS FilePageTable。由于检索线程数较多,该层采用更加内存友好的数据结构,否则会随检索线程的增加,内存线性地放大。TLS缓存采用了前缀树Radix-Tree,并更进一步地,采用了更内存友好的ART[6,7]。前缀树的路由采用文件中的offset,限定最大3bytes。大家都知道,ART需要通过定期合并compaction,来减少“变形”带来的操作损耗和控制内存,我们定义了一组参数(树大小、树利用率、频次)等控制合并损耗。

中心缓存用于线程在各自的TLS查不到的时候,穿透来访问。它的存储只和文件数相关,内存损耗相对可控,中心缓存的数据组织采用竞争更加打散的Array,通过CAS操作页框实现线程间同步。特别说明:(1)除非在新建/删除文件操作环节有锁,其它put/get页面都是无锁的;(2)上面描述多个线程更新同一页框时,CAS修改页框确保不丢失写,也不丢失冲突记录,否则会发生内存泄漏。

图片

△存存储结构

3.2  Flying

接下来详细介绍Flying,一次pv中,多次访问可能落在同一个页面,Flying PointerSwizzling可减少单个线程对同一页面的重复拉取。具体来说,第一个key访问时,申请页面,并把PointerSwizzling后的页面地址填在SsdTable TLS页表。其它key访问时,看到正在拉取,不会重复拉取。当poll到页面拉取结束后,通过PointerSwizzling,可以识别哪些是拉取到的页面,只把这些页加到中心页表。

高扇出服务必然遇到扇出带来的长尾,SSD也是如此。评测发现,异步IO时随着读页面的增加,wait耗时也会增加。对于小业务对象,Flying可显著降低访盘的页面数,在凤巢物料服务,我们通过Flying减少了60%的访盘QPS。这是个有趣的优化方向,后续可以按缓存反应出的业务热点,按照热点重新组织数据,进一步提升Flying比例和降低访盘量。

fetch_page:
    // 没有查到缓存,分配新内存页面,返回给scheduler拉取
    page = _page_manager->alloc_page();
    // mark the in-flight page for later to add fifo, see fetch_page_done
    local_page_table->insert(
        pageidx_key, reinterpret_cast<const char*>(reinterpret_cast<uintptr_t>(page) | 1));
    return std::make_pair(page, true /* newpage */);

fetch_page_done:
    const char* page = local_page_table->find(pageidx_key);
    if (!(reinterpret_cast<uintptr_t>(page) & 1)) { // in-flight page
        return 0;
    }
    local_page_table->remove(pageidx_key);
    page = reinterpret_cast<const char*>(reinterpret_cast<uintptr_t>(page) & (~1));
    // 加入到中心缓存

3.3 ARC

ARC[15]论文应用量高达1300次。在我们实现好整体框架和适配业务的时候,遇到的实际问题是,业务大部分情况下不知道如何划分初始队列和保护队列的比例。单纯地按照给足够大的非保护队列,积累多次访问概率,会导致保护队列的局部性无法发挥效果。ARC论文虽然定位是解决动态流量下调参难的问题,但也恰好帮我们解惑了业务落地问题。

ARC的核心原理是通过保留一倍数量的影子记录,帮助决策当前如何划分两段队列p。具体来说,假定两段队列分别为T1和T2,他们的影子队列分别为B1和B2,如果查询请求命中了B1,意味着我们应当把这次命中当作命中了T1来看,并且暗示了 |T1| 可能小了,没能将这次命中的数据存起来,此时就要调整p。p的调整是累计(0, 1]浮点数控制波动。原理非常直观。

若完全复现ARC,则要打破缓存整体结构,初始队列和受保护队列直接淘汰到DELETE,且带来影子存储的额外管理开销。为此我们实现的自适应版本是:优先受保护队列,在受保护队列未填满内存时候,允许初始队列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初始队列不能被过分挤压,否则无法累积请求。为此,我们额外设置初始队列的低水位,受保护队列的增长不能超过该水位。

图片

△ARC控制示例

3.4 业务隔离

一个业务进程拥有多个存储对象,页面缓存在存储对象级别独立配置。这里的业务对象,可以是一组表格、或者一组文件,以正排服务为例,正排服务实例中有多组存储对象:(1)广告换血的表格;(2)广告检索的表格组;(3)数据流的文件组等等。由于数据局部性和业务应用场景有别,不同业务存储对象一般采用不同的缓存配置。此时可以把它们拆分独立的TableEnv/FileEnv,针对这些Env对象做独立缓存配置。关于Env的组织,请参见上面SsdEngine整体架构图。

一个存储对象,在启用缓存配置的模式下,也会有避让缓存的场景,以避免污染缓存。因此 Table/File 还提供了read_disk 接口,可直接绕过缓存读盘。这一般用于优先级低的后台线程,比如加载线程、DUMP线程、GC线程等等。

业务切换缓存配置的过程,代码是自适应的。切换缓存配置主要影响的是业务Buffer如何引用内存页面Page。使用Buffer ReadOnly模式,在打开缓存的情况下,引用方式使用页面,较操作系统的内核空间-用户空间的多次拷贝,有显著性能优化。在禁用掉缓存后,自动切换为Buffer Owned模式,拷贝数据到Buffer中。

3.5 逼近最优淘汰顺序

页面淘汰决策发生在中心缓存,下图是中心缓存淘汰算法的整体架构。我们整体上按照两段式的方式,初始链表是高性能的TLS FIFO,受保护链表(protected)按不同算法采用不同数据结构,用于不同业务场景切换缓存算法。访盘得到的页面CAS put到TLS初始链表,页面一旦进入到初始链表,接下来被访问时候,记录该页面被访问过“SALVAGE”。当初始链表按照FIFO顺序准备被淘汰页面时,如果该页面被标记了SALVAGE,则捞回到受保护队列,此处会根据缓存算法进入不同的缓存。受保护链表有不同的实现形式,比如轻量的DoubleClock(=FIFO+FIFO),2Q(=FIFO+LRU),TinyLFU(=FIFO Doorman+TinyLFU)等。

图片

△中心缓存淘汰算法整体架构

3.6 DoubleClock

图片

△DoubleClock算法整体架构

标准的DoubleClock算法通过活跃链表和非活跃链表,组合考虑了页面的<is\_active, is\_referenced>,近似实现LRU。我们的缓存实现是类似的:当页面按照FIFO顺序从初始链表准备被淘汰的时候,首先,根据内存配额判断必须要淘汰的页面数量,接下来,一直弹出直到淘汰足够多的页面或者链表被清空。在弹出的过程,如果页面被访问过SALVAGE,则加入到受保护区,等待按受保护区FIFO的淘汰算法再处理。

该缓存算法的优势是操作简单,劣势是几乎只通过“访问过”识别顺序。这样的话,无法区分出轮流访问的页面和访问局部性的页面。在局部性很强的场景下,缓存淘汰较LRU差比较多。

3.7 2Q'

图片

△2Q算法整体结构

标准2Q算法有两个缓存队列,一个是FIFO队列,一个是LRU队列。当数据第一次访问时,2Q算法将数据缓存在FIFO队列里面,当数据第二次被访问时,则将数据从FIFO队列移到LRU队列里面,两个队列各自按照自己的方法淘汰数据。我们的实现中,初始链表可以看做2Q算法中的FIFO队列,LRU受保护链表作为2Q算法中的LRU队列。

LRU缓存引入了访问时间序,根据访问时间更加准确淘汰。这个好处带来了额外成本,LRU move\_to\_head操作复杂,一般用锁来保护LRU的操作。为了减少竞争区,我们的LRU实现采用了异步做法,在检索线程仅仅记录TLS getevent,在后台线程扫描所有线程的TLS getevent,批量操作LRU。

3.8 TinyLFU'

图片

△TinyLFU算法整体结构

在仅仅按时间序淘汰的LRU之外,我们还参考了TinyLFU[10],引入了基于频率准入的LRU增强,这样兼顾了时间和频次。我们通过如下两点得以实现对全量数据(而不只是LRU存储数据)的统计。第一点,直觉上好像有了FIFO+SALVAGE的方式,并不需要Doorkeerper,实际不然。这是因为SALVAGE也在不断淘汰,没有足够信息识别全量SALVAGE数据,为此继续保留Doorkeeper,和Count-Min Sketch配合以近似的方式刻画全量数据,并通过重置(reset)方法保持数据新鲜度。第二点,对于突发流量的频次积累,我们通过FIFO来实现get事件的积累,无需引入更复杂的W-TinyLFU,从LRU的视角来看,插入要保护在内存的新页面时候,对于来自SALVAGE的new,与超额要淘汰的victim,根据TinyLFU判定是否保留。

04 效果评估

缓存的核心评价指标是命中率(Hit Ratio)。当一个数据项被访问时,如果它已经出现在缓存中,记为一次缓存命中。缓存命中的次数和数据访问的总次数之间的比率被称为命中率。因此,如果保存在缓存中的项能够“准确”预测未来的访问模式,那么缓存命中率会很高。

4.1 评测环境

评测运行环境机型是CPU Intel(R) Xeon(R) Gold 5118 CPU @ 2.30GHz,L1d cache: 32K,L1i cache32K,L2 cache 1024K,L3 cache 16896K,内核是 64 位 3.10 系。

SsdEngine引擎集成在单机RocksDB中,编译器是GCC12,编译优化选项是 -O2。

4.2 评测内容

为了充分验证缓存效果,先导入一批数据(1000万键空间),每条数据平均占2个页面,再按照分布要求读取这些数据。我们针对这三种缓存算法,评测了局部访问和轮流访问这两种典型的数据访问分布。

场景一:

局部访问(zipfian):在Zipfian分布中,数据项的选择概率与它们的排名成反比关系。具体来说,第i个数据项的选择概率与i的倒数成正比。这意味着排名靠前的数据项具有更高的选择概率,而排名靠后的数据项具有较低的选择概率。换句话说,Zipfian分布中的数据项呈现出“头重脚轻”的特点,即少数数据项被频繁选择,而大多数数据项被相对较少地选择,数据分布具备很强的“局部性”和“长尾性”。Zipfian幂指数参数s控制分布的陡峭程度。当s增大时,分布的头部会变得更加突出,即少数事件的频率会显著高于其他事件。在这种数据分布下,LRU较DoubleClock有优势,但缓存内存足够大的时候优势减弱。

分布是zipfan s=0.6,缓存大小分别为4G、6G、8G、10G、12G的缓存命中率:

图片

△cache hit: zipfian0.6  LRU vs DoubleClock

分布是zipfan s=0.9,缓存大小分别是4G、6G、8G、10G、12G的缓存命中率:

图片

△cache hit: zipfian0.9  LRU vs DoubleClock

同时我们看到,由于缓存命中率提升,LRU较DoubleClock在长尾访问上优势明显,以下是9999分位性能(单位us):

图片

△9999分位性能  LRU vs DoubleClock

场景二:

轮流访问(uniform):每个数据项都具有相等的概率被选择。在这种数据分布下,LRU较DoubleClock并没有优势,徒有算法的复杂性。

分布是uniform,缓存大小分别是4G、6G、8G、10G、12G的缓存命中率:

图片

△ cache hit: uniform  LRU vs DoubleClock

场景三:

TinyLFU和LRU:TinyLFU以少量的内存增长,在任何分布下,都一定程度上提升了LRU的表现。下图择取的zipfan分布下的表现,可以看到,在缓存量相对Key空间较小的情况下,TinyLFU由于考虑了时间和频次,具有明显优势,但是随着缓存大小的上涨,TinyLFU和LRU缓存效果趋于相近。同时我们还发现TinyLFU要花更久的时间才能积累到缓存效果。

图片

△cache hit: zipfian0.6  LRU vs DoubleClock & TinyLFU

05 业务应用和后续计划

SsdEngine已在商业意图场景上线,通过对读写模式的控制,又引入缓存减少读盘并发,稳定住长尾性能,打破SSD独占成本和检索性能的折衷。当下的设计,已打开了对于不同“数据分布”场景下缓存算法的探索空间(Adaptive Cache Management)。随着应用范围扩大,我们会再深度挖掘更多更合适的缓存算法。

——————END——————

参考资料:

[1]. Software Engineering Advice fromBuilding Large-Scale Distributed Systems,2002

[2]. Berkeley Interactive Version Latency Number

[3]. 极致优化 SSD 并行读调度

[4]. Random notes on improving the Redis LRU algorithm

[5]. A Lockless Pagecache in Linux—Introduction,Progress, Performance,2006

[6]. Page Cache eviction and page reclaim

[7]. The Adaptive Radix Tree: ARTful Indexing for Main-Memory Databases,2013

[8]. 凤巢倒排服务的优化

[9]. 2Q:  A Low Overhead High Performance BufferManagement Replacement Algorithm,1994

[10]. TinyLFU: A Highly Efficient Cache Admission Policy, 2017

[11]. Better active/inactive list balancing, 2012

[12]. Linux Spin Lock Cas Implementation

[13]. LevelDB sharded LRU Implementation

[14]. An O(1) algorithm for implementing the LFU cache eviction scheme, 2010

[15]. ARC: A Self-Tuning, Low Overhead Replacement Cache,2003

推荐阅读:

如何定量分析 Llama 3,大模型系统工程师视角的 Transformer 架构

微服务架构革新:百度Jarvis2.0与云原生技术的力量

技术路线速通!用飞桨让京剧人物照片动起来

无需业务改造,一套数据库满足 OLTP 和 OLAP,GaiaDB 发布并行查询能力

Tensor 索引的使用指南及学习心得


百度Geek说
246 声望5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