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COSCon'22组委会 开源社KAIYUANSHE

COSCon'22

开源社/KAIYUANSHE

业界最具影响力的开源年度盛会 2022 第七届中国开源年会 (COSCon'22) 来啦!!!

本次年会将于 10月29日-30日由开源社举办。线上共设有1个主论坛和16个分论坛,线下分会场遍布成都、深圳、上海、北京等11个城市。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快来参与吧~

01

论坛介绍

云计算与开源建立不同层面的基础设施,开源技术是代码层面的基础设施,云计算是资源层面的基础设施。一方云计算领域开源技术发展迅猛,有效推动技术创新,引领新技术路径;另一方面云计算模式有效推动开源参与企业建立商业模式,丰富开源技术的使用模式。本次COSCon'22云计算论坛邀请多个云计算领域开源项目深度参与者分享。

02

论坛出品人及出品人标准

1.论坛出品人

郭雪

中国信通院云大所开源和软件安全部副主任。主要从事开源、安全相关工作,目前担任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TC608开源治理、保险云、云安全、风险管理等工作组组长。牵头编写ITU标准《云计算风险管理框架》,建立可信开源标准体系,牵头编写《开源生态白皮书》等十余本开源及安全领域白皮书。

2.论坛出品标准

1.云计算领域开源技术分享,重点介绍技术优势及创新点;

2.云计算领域开源技术应用实践分享,重点介绍企业内部云计算领域开源技术的应用问题和解决思路;

3.云计算领域开源产业分享,梳理云计算领域的开源技术发展趋势。

03

论坛讲师阵容

演讲者简介

王盼,网易杭州研究院云存储团队负责人,Curve开源社区PMC,致力于为网易集团和Curve开源社区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易用的云原生分布式存储服务。在此之前曾在华为、网易从事过10年云计算相关研发工作,从0到1构建了网易第一代云计算平台。后续将重点投入Curve开源社区为其发展完善而努力。

演讲题目

《云原生开源分布式存储系统 - Curve》

演讲简介

云原生促进存算分离加速演进,存储需要具备全场景、高性能、易运维等特征。云原生数据库、中间件、AI/大数据训练等IO重型负载业务对存储的要求是之前的开源分布式存储无法满足的,还有一些业务对弹性的需求、数据冷热分层存储的需求比较强烈。本次分享主要介绍Curve的架构设计,以及在云原生存储方面的思考、规划和相关实践。

目标听众群

对开源云原生分布式存储系统感兴趣的听众,以及高性能云原生数据库架构、存储中间件、混合云存储、分层存储、AI训练加速等存储应用领域感兴趣的听众。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完善国内开源基础设施领域分布式存储版块的蓝图

演讲者简介

金融通,Apache RocketMQ PMC Member/ Commiter,对分布式系统尤其是消息系统有深刻理解,当前聚焦于Apache RocketMQ 5.0高可用架构的演进。此外,作为讲师曾在Apache RocketMQ社区和其他开源活动中进行过多次分享。

演讲题目

《RocketMQ 5.0:面向消息与流的高可用架构》

演讲简介

RocketMQ 从2017成为Apache TLP,以高性能、低延迟和高可靠的消息发布与订阅服务成为各厂商业务消息的首选。2021年,Apache RocketMQ全新升级成为云原生的"消息、事件、流" 融合处理平台,与此同时,RoccketMQ的高可用架构也在同期演进,成为能同时处理好“消息”、和“流”等多个场景的新一代融合架构。本次演讲将会介绍Apache RocketMQ 高可用架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新一代RocketMQ 5.0 融合高可用架构的解密,主要包括支持消息场景的Master-Slave架构再升级以及支持实时计算、顺序消息等场景的可插拔自动主从切换架构。

目标听众群

能让听众更好的了解Apache RocketMQ以及其最新的高可用架构发展情况。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能让听众更好的了解Apache RocketMQ以及其最新的高可用架构发展情况。

演讲者简介

何涛,阿里巴巴技术专家,何涛是开源项目 GraphScope 以及 Vineyard(CNCF sandbox) co-founder 及主要的社区maintainer。何涛致力于云原生大数据相关基础设施软件的研发,在机器学习引擎 mxnet, pytorch,大数据计算引擎 ray, dask, mars 等社区中都有积极参与和贡献。此外,何涛还是 etcd-cpp-apiv3 等一系列开源项目的maintainer。

何涛曾在 COSCon'2021 和 GOTC'2021 中分享Vineyard项目。

演讲题目

《Vineyard: 开源分布式内存数据管理引擎》

演讲简介

Vineyard 是一个专为大数据场景下端到端计算任务设计的分布式数据共享引擎。Vineyard 通过共享内存让中间数据在流水线上各个计算引擎间流动,同时,Vineyard 提供开箱即用的高级数据结构(例如,张量,图)抽象,来方便各个专业系统在数据接口上的开发工作,提升用户研发大数据流水线的效率。此外,Vineyard 提供了 data-aware 的 Kubernetes 调度器插件以及与 Airflow 等工作流引擎的集成,使现有大数据工作流在 Kubernetes 集群中能够更高效地运行。

Vineyard 是一个云原生金基会 CNCF sandbox 项目。

目标听众群

云原生大数据计算引擎开发者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Vineyard 是一个 vendor neutral 的云原生大数据中间件,Vineyard 希望能够扩展 Kubernetes 的能力,通过提供云原生环境中不同大数据计算引擎之间更高效的数据交换方式,为云原生开源社区和大数据及机器学习开源社区之间架起更加便捷的桥梁。

演讲者简介

向阳,清华大学博士,云杉网络研发 VP,负责 DeepFlow 开源社区,致力于为云原生应用开发者打造一款高度自动化的可观测性产品,让观测更自动,让开发者更自由。

开源项目介绍:

DeepFlow 是云杉网络开源的一款高度自动化的可观测性平台,是为云原生应用开发者建设可观测性能力而量身打造的全栈、全链路、高性能数据引擎。DeepFlow 使用 eBPF、WASM、OpenTelemetry 等新技术,创新的实现了AutoTracing、AutoMetrics、AutoTagging、SmartEncoding 等核心机制,帮助开发者提升埋点插码的自动化水平,降低可观测性平台的运维复杂度。利用 DeepFlow 的可编程能力和开放接口,开发者可以快速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可观测性技术栈中。

演讲经历:

2022 GOPS 大会、2021云栖大会、云计算大会、SDNFVAI 大会、2017QCon 大会。

演讲题目

《自动化和标准化正在为可观测性建设带来变革》

演讲简介

话题简介:

DeepFlow 正在为开源社区的可观测性建设带来一场变革。它基于 eBPF 的自动化采集能力,使得开发人员无需插码即可获取标准化的指标、追踪、日志数据,极大降低可观测性建设的门槛;它基于 AutoTagging 机制的数据标准化能力,使得 Prometheus、OpenTelemetry 等开放的观测数据能够被全面汇集并自动关联,消除数据孤岛,让开发、运维、运营团队能够在一个可观测性平台上无缝协作。

内容提纲:

●自动化:基于 eBPF 的 AutoMetrics、AutoTracing、AutoLogging 能力,前所未有的降低开发团队建设可观测性的负担

●标准化:基于 AutoTagging 和 SmartEncoding 的高性能数据关联能力,驱动各类观测数据汇集于一个平台之上,前所未有的降低运维、开发、运营等团队的协作成本

目标听众群

了解 eBPF 技术在可观测性建设中的创新应用;了解高性能、标准化的数据关联能力为可观测性平台带来的巨大收益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随着微服务、云原生等架构的发展,可观测性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开源社区的可观测性建设方案繁多,但长久以来存在建设成本高、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的问题。DeepFlow 标准化的数据集成能力不仅能解决数据孤岛的问题,也避免了各个系统独立建设的高成本问题,并进而促进了不同使用团队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信 DeepFlow 能为开源社区的可观测性方案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正是由 DeepFlow 秉承的开放、协作理念所驱动。

演讲者简介

吴鹏程,微软数字应用与创新解决方案架构师总监,负责基于微软Azure的云原生应用开发与现代化改造方案架构咨询和设计,同时致力于 Azure 云服务以及Dapr、KEDA等开源项目在国内的应用和推广,在云原生、GitOps、DevOps、数据仓库、大数据、企业应用等方面有着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加入微软之前,曾在国内主要云厂商、AWS、惠普、戴尔等公司担任解决方案架构师和行业主管。 

演讲题目

《Azure+开源——予力企业,成就不凡》

演讲简介

1.综合介绍微软的开源战略和主要开源项目

2.各种开源项目在Azure云上的支持情况和运行模式简介

3.介绍多云支持的Dapr分布式运行时

目标听众群

关注开源项目和云计算结合的企业高管以及开发人员,将在演讲中了解在Azure上如何采用开源项目并与微软一起推进开源项目,实现多云战略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演讲者简介

刘梦馨,云原生网络项目Kube-OVN (CNCF 沙箱项目)创始工程师,灵雀云资深研发工程师;

曾在LF & KubeCon , OpenInfra Days China等多个国内外技术峰会上发表演讲;

演讲题目

《从开源项目看云原生网络发展趋势》

演讲简介

当下网络的瓶颈和机遇在哪里?

是否有可参考的场景来印证这些方向?

本次演讲,将从开源角度,介绍不同的场景下对网络需求和挑战,以及现有的开源和商业化产品的应对措施。

目标听众群

网络工程师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从开源角度发现当下网络的瓶颈和机遇在哪里?帮助网络开发者明确场景,并印证趋势方向。

演讲者简介

武毅,灵雀云资深研发工程师,专注MLops相关技术研究;

百度飞桨、EDL、SQLFlow、Couler 核心开发者贡献者;开源项目Kubeflow-chart创始工程师;

演讲题目

《理解云原生 MLOps 技术》

演讲简介

一、从DevOps 到 MLOps

1. 浅谈 AI 应用现状

2. 什么是MLOPS

3. 为什么需要 MLOps

二、了解 Kubeflow 生态

1. Kubeflow: 从 operator 到 MLOps

2. JupyterLab 和 GPU训练

3. 组织训练任务的 Pipeline

4. 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任务调度器

5. 高可用可灰度的模型发布 KServe

三、 如何应用开源 MLOps

1. kubeflow-chart: 快速部署 kubeflow

2. SQLFlow: 编写 SQL 完成建模

3. ParaFLow: 在工作流中编排分布式训练

目标听众群

MLops爱好者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深入浅出帮助云原生开发者了解MLops

演讲者简介

秦晓辉,常用网名龙渊秦五、UlricQin,山东人,12年毕业自山东大学,10年经验一直是在运维研发相关方向,是Open-Falcon、Nightingale、Categraf 等开源软件的核心研发,快猫星云联合创始人,当前在创业,为客户提供稳定性保障相关的产品。个人主页:https://ulricqin.github.io/

演讲题目

《Kubernetes云原生监控体系建设》

演讲简介

Kubernetes架构复杂但是流行趋势明显,如何在Kubernetes基础架构下构建云原生监控体系,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很多人只是从网上随便找了几个 yaml 配置就算完成了,对原理了解较少,出了问题不知道如何排查,本次演讲,作者基于多年经验总结,把 Kubernetes 监控说透,希望对行业有一点点贡献。具体大纲如下:

- 云原生之后监控需求的变化

- 从Kubernetes架构来看要监控的组件

- Kubernetes所在宿主的监控

- Kubernetes Node组件监控

- Kubernetes控制面组件监控

- Kubernetes资源对象的监控

- Pod内的业务应用的监控

- 业务应用依赖的中间件的监控

目标听众群

运维工程师、研发工程师、架构师,希望听众对Kubernetes云原生监控有个透彻了解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本次演讲对 Kubernetes、Nightingale、Prometheus 社区用户都有益处,让大家可以听到一些相对透彻的观点

演讲者简介

黄涛,Ubuntu是部署最广的开源操作系统,Canonical是Ubuntu的发布者。黄涛在Canonical负责产品的战略和路标,以及与战略合作伙伴的联合创新。黄涛是云架构师,数据分析师,资深产品经理,拥有MIT MBA学位,MIT Data Analytics专业证书和MIT Finance专业证书。

演讲题目

《安全的操作系统》

演讲简介

介绍Ubuntu在安全领域的最新进展。

目标听众群

开发者,数字转型企业的高管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促进安全的开源生态,让开源开发者无后顾之忧。

演讲者简介

泮圣伟,阿里云微服务治理研发工程师、OpenSergo Maintainer,专注于微服务、微服务治理、云原生领域,参与阿里云微服务引擎 MSE、阿里云分布式应用服务 EDAS 等多款微服务相关的云产品研发,曾参与Apache Con、Apache Apisix Con、CSDN Spring Cloud峰会等。

演讲题目

《基于 OpenSergo 微服务治理标准构建企业级服务治理能力》

演讲简介

软件架构的核心挑战是解决业务快速增长带来的系统复杂性问题。系统越复杂,对服务治理诉求越强烈,小的技术问题越可能被放大,从而造成大的线上故障。微服务治理就是通过无损上线下、全链路灰度、流量防护等技术手段来减少、甚至避免发布和管理大规模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稳定性问题。

我们观察到,目前不同框架、不同语言在微服务治理上的概念碎片化、无法互通。所以,OpenSergo 致力于在不同的微服务框架、通信协议之间达成共识,形成服务治理规范。OpenSergo 是一套开放、通用的、面向分布式服务架构、覆盖全链路异构化生态的服务治理标准,基于业界服务治理场景与实践形成服务治理通用标准。

目标听众群

对云原生微服务技术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通过本次演讲了解到OpenSergo社区最新的动态,了解业界微服务治理领域的动态。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演讲者简介

闵慜,Koderover团队中的高级开发工程师。现开源项目 Zadig 的 maintainer。

演讲题目

《基于 Zadig 打造云原生 DevOps 平台》

演讲简介

- 云原生时代下,软件交付痛点分析

- 什么是云原生 DevOps 

- 云原生 DevOps 企业收益分析

- Zadig 的设计理念

- Zadig 如何解决这些痛点

- Zadig 核心特性

- Zadig 应用场景及架构介绍

目标听众群

所有基于云上的开发者,以及对使用云计算资源感兴趣的开发者/企业。希望能够一起交流。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现在越来越多的开源软件是以云原生的方式开发和交付的,我相信 Zadig 作为一款云原生的 DevOps 工具,肯定能作为开源生态体系的一环,提高开源软件的开发效率。

演讲者简介

季敏,阿里云中间件分布式事务团队负责人,Seata 开源社区创始人/负责人,开源布道师。长期从事于微服务架构设计和开发工作,推动了TXC在阿里体系内部的大规模实践落地,实现了GTS在阿里云的商业化输出,从0-1构建了Seata社区的开源。长期投身于开源社区的建设和布道中,致力于打造下一代的分布式事务标准。曾在QCon、DIVE、JUG、CSDI、CosCon、GitHub China、分布式数据库开发者大会等多次担任出品人和讲师。

演讲题目

《云原生微服务架构下的技术演进趋势》

演讲简介

随着开源和云计算的推进,云原生微服务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保持着 20%左右的高速增长;随着微服务技术的逐渐成熟,其使用门槛得到了大幅降低,开始渗透到各行各业;一方面人力成本不断上涨,采用微服务提高研发效率势在必行;另一方面 90 后开始成为研发主力,微服务独立、敏捷的优势更受年轻人欢迎。

微服务技术逐渐成熟,微服务核心架构分层愈加清晰,技术标准化和产业化正在形成,火热的服务网格技术逐渐回归理性,分布式事务逐渐成为开发者的必备技能,云原生网关作为下一代网关技术逐步成型,微服务技术整体进入深水区。

本次分享将整体介绍阿里巴巴微服务架构的演进、微服务开源生态的发展和对微服务技术趋势进行解读。

目标听众群

1.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实施微服务架构的架构师和开发者 

2. 微服务领域的开源爱好者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向架构师和开发者更好的普及微服务架构领域的开源生态解决方案。

演讲者简介

陈鹏飞,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6月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博士学位。2012年7月-2012年11月作为“明日之星”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实习,2016年6月-2018年1月在IBM中国研究院云计算部门担任研究员,2017年2月-2017年4月作为访问研究员在IBM T.J. Watson研究中心工作。主要方向为:云计算、智能运维、软件可靠性、微服务、无服务器计算、软件可靠性等。近年来在国际会议如ACM ASE、WWW、IEEE INFOCOM、IEEE DSN、IEEE ISSRE、ICSOC、IEEE ICWS等和期刊如IEEE TNNLS、IEEE TDSC、IEEE TSC等发表60余篇论文,同时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项目团队目前共承担了10余项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大数据中心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面上和青年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此外,还与华为、阿里巴巴、腾讯、微信、深信服等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项目,并且将部分研究成果在企业落地。

演讲题目

《面向云原生系统的可观测性及可靠性保障》

演讲简介

近年来云原生技术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热门话题之一,越来越多的云原生系统开始出现。云原生系统主要的特征是使用微服务、DevOps、容器、不可变的基础设施等现代软件技术,加快了软件开发和交付速度。但是,在云原生系统中,传统的单体软件架构被微服务架构取代,服务之间的关系越来越松散,服务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庞大的微服务规模以及交互复杂性导致发现和诊断微服务系统中的性能问题变得异常困难。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次报告介绍面向云原生系统的客观性,并从日志、指标、调用链等不同的数据源出发介绍可靠性保障方法。

目标听众群

云计算开发和运维人员以及相关研究人员

给开源生态体系带来的利益

该演讲内容会让大家更加了解云原生社区的开源软件、云原生系统的架构以及如何保障由开源软件构建的云原生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问题。

本次大会的线上互动群(COSCon'22 @开源人团聚)也如约而至。加入社群,了解大会一手信息,精彩周边拿不停!

出品丨COSCon'22组委会

编辑丨董静雯

设计丨朱亿钦

相关阅读丨COSCon'22

#

Vol.1

#

Vol.2

KAIYUANSHE/   开源社

#

开源社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成员,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始终维持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的特点,是最早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开源项目” 为使命的开源社区联合体。开源社积极与支持开源的社区、企业以及政府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以 “立足中国、贡献全球” 为愿景,旨在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推动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体系的积极参与及贡献者。

2017 年,开源社转型为完全由个人成员组成,参照 ASF 等国际顶级开源基金会的治理模式运作。近八年来,链接了数万名开源人,集聚了上千名社区成员及志愿者、海内外数百位讲师,合作了近百家赞助、媒体、社区伙伴。


开源社
11 声望2 粉丝

开源社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成员,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始终维持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的特点,是最早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开源项目” 为使命的开源社区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