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Con'22
开源社/KAIYUANSHE
本期观点分享来自云启种子轮被投极纳科技(Jina AI)创始人和CEO肖涵,主题为早期商业化开源公司的量化。如何评价早期开发者社区运营水平?哪些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获得运营效果,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数据支撑?简单易懂的四个指标+两种方法,快做好笔记~ Enjoy!
肖涵是 Jina AI 创始人及CEO。肖涵于2014年获得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计算机博士学位,是德中人工智能协会的创办人和主席,也是Mindspore技术委员会成员。
开源商业化公司极纳科技成立于2020年2月,主要专注于神经搜索和多模态跨模态 AI,正在为开发者打造一套端到端的 ML OPS 生态。目前,公司总部位于德国柏林,在硅谷、北京、深圳都有办公室。
云启作为第一个机构投资人独投了其种子轮融资并在之后持续加注支持。
如何量化运营的水平?判断开源软件的成熟有非常多的量化指标,但从公司的运营角度,只需要四个指标和两种量化方法,包括被动采集和主动观测。
01
被动采集:四个指标
■ 第一个指标:GitHub 每个月的加星数
■ 第二个指标:软件每个月的下载数量
■ 第三个指标:文档的月活数量
■ 第四个指标:Slack 的月活数
第一点, GitHub 月加星数。如何评测开源软件是否有一定名气, GitHub 的星星数量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对于投资人还是用户,当他第一次了解到这个软件时,还是会去查看这个软件在 GitHub 上星星的数量,这就是为什么这个指标非常重要。好比点外卖的时候,我们虽然知道评分高不一定代表质量好,但是我们仍然会按排序去看评分最高的外卖究竟是哪些。所以对于帮助外人直观了解软件的质量、名声和用户接纳度而言,GitHub月加星数是一个非常直观的指标。
第二点,月下载量。需要注意的是,下载数的统计往往需要软件仓库的配合,开发者需要找到比较稳定的、获得广泛认可的软件源去监测。另外,其实仓库和仓库之间会有一个镜像,镜像和软件源主仓库之间会存在当日的备份和同步,很多软件源在统计下载量的时候会将这一部分也统计进来,但其实这一部分并不是真正的用户。因此,月下载量方便开发者自己了解对开发者市场的运营,对于市场占有率来说是非常直观的指标,所以这个数据一定要监测好。
第三点, Docs 的月活数量。文档上的月活用户实际上是对软件的深度用户和 Pro User 的非常好的度量。从 GitHub 的星星到 download 下载再到 Docs 月活,实际上构造了一个漏斗。最上面的是来访的人,来访者中有百分之几会变成下载量,下载者中又有百分之几会转化成深度用户留下来。
最后一点, Slack 月活数量。主要指的是运营社区的月活用户数。月活用户的增长代表了社区粘性,代表社区中有多少人成为这个社区的支撑者,帮助这个社区可以可持续发展下去。
这四个指标是早期商业化开源公司在前两年需要关注的。
早期商业化开源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找到这些能够直接测量软件在开源市场中的数据。每个月去分析这四个指标时,不要光看四个数的绝对值。如果没有比较,测量的数据就完全没有意义。所以每个月去观测这四个数字的时候,我对于团队的要求是要报8个数字,包括横向比较、纵向比较,还有横向和纵向比。
横向比较是在同一行业同一领域,竞争对手在当月这四个数字表现如何。我们需要知道差距多少,知己知彼。在没有这套量化指标的时候,团队可能会说圣诞假期期间大家都不用软件了,星星指标、月活数量等数据都会下降,但是通过横向比较发现,竞争对手的数据并没有下降,这就要在自身找原因了。横向比较一眼就可以看出软件在市场中是否持有竞争力。
纵向比较比较简单,就是自己和自己比较。相对于上个月来说自身有没有增长,尤其是 MoM 这个数字,如果一直能够保持为正,说明社区能够形成超线性增长, super linear 以及 exponential 的增长。
02
主动观测:Telemetry
主动观测在英文中叫 Telemetry,比如当软件触发某个事件的时候,要去报告事件或环境。一定要在开源软件的文档中明显的位置去写清楚为什么要做 telemetry ,做 telemetry 是因为开发者希望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比如,要列出软件采集的信息是否包括敏感信息,是否对敏感信息进行脱敏处理等。一个有责任感的开源软件开发团队应该将这些内容在呈现在文档中。
Jina 专门有一个文档页列了采集信息的原因、方式、具体内容等。主动观测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开发者的行为、用户时长和偏好、系统环境等。相对于被动观测来说,主动测量更贴近开发者,所以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
03
给开发者的建议
一是重视隐私,尤其是在做国际化开发软件的时候。
二是尽量早做,不要等软件已经到 1.0 版本,上千个 commit 出去以后再做 telemetry 。Telemetry 是软件 feature 中的一部分,伴随着软件一同成长, telemetry 不是一次性的任务,而是要在进展中不断重构。
希望大家能够在开源的路上都走出自己的精彩!
年度合作伙伴
出品丨开源社
编辑丨姚王薇
设计丨朱亿钦
#
Vol.1
#
Vol.2
KAIYUANSHE/ 开源社
#
开源社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成员,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始终维持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的特点,是最早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开源项目” 为使命的开源社区联合体。开源社积极与支持开源的社区、企业以及政府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以 “立足中国、贡献全球” 为愿景,旨在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推动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体系的积极参与及贡献者。
2017 年,开源社转型为完全由个人成员组成,参照 ASF 等国际顶级开源基金会的治理模式运作。近八年来,链接了数万名开源人,集聚了上千名社区成员及志愿者、海内外数百位讲师,合作了数百家赞助、媒体、社区伙伴。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