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KCC@上海 开源社KAIYUANSHE
2023年7月15日,我们举办了KCC@上海的第二次活动,当天的室外气温达到了39度之高,但是这并没有阻挡大家对于开源城市聚会的渴望,如约而至微软Reactor:
@陈玄 :
本次读书会我们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开源,我们会发现,开源不止软件。
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开源与商业并不是两个冲突的概念。开源应该如何商业化?很多人默认开源就是免费,但是这件事是不对的,世界上第一个卖出钱的开源软件是 Emacs,那会将软件装在磁带中,并出售了50美元。但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开源与商业冲突呢?因为软件的生产很难,但是复制很容易,尤其是开源软件,大家很容易拿到源代码并运行起来,但究其原因,还是所有权的不明确。假设我们想买一本书,这个行为有很明确的所有权转移。我们拥有书的所有权之后,书的作者没有权力再对这本书进行修改。但是,我们在音乐软件中买一首歌,软件方随时有权力收回我们购买的这首歌,这就是数字化带来的所有权的变化。
所以,在数字时代,需要有软件许可证来保证数字资产的所有权。在最初的时候,软件是跟随硬件一起出售的,但随着软件生态的发展,人们对单独出售软件的需求越来越强,但是那会没有法律保证软件的所有权,甚至 software 这个单词还没出现。所以,IBM 首次推出了开源软件的许可证,IBM 想使用许可证的方式,将硬件的所有权延伸至软件,从而达到软件和硬件的分离的目的,公司在开源许可证中定义了所有权,以及各种对软件传播的限制。而我们开源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所有权回归开源的使用者。
开源这种从一开始就将代码拱手相让的模式,是非常考验人性的。非常多的案例已经告诉我们,在没有监督,没有成本的情况下,一定会有人不守规矩。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开源软件了,比如手机和电脑的操作系统,各种网络传输设备的控制系统,都是使用开源的协作方式产生的,开源软件就像空气一样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角角落落。然而,开源软件的维护也是需要成本的,比如代码的存储和传输成本。开源许可证在保护了软件使用者的所有权的同时,也使得开源软件的维护者无法获得足够的成本,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接受开源。
作为一名人类学的外行,无法给出其独有的思考路径和探究方法,但是作为人类学的受益者,人类学著作给了我一个他者的视角去了解自己以外的人、事和社会,不止于开源世界,就宗教、工作、货币、保险等的切入点也是非常之精彩纷呈!
———— 「开源之道」·适兕
本次活动的分享嘉宾适兕,在神采飞扬的分享人类学视角下的开源文化
第一次参加开源社KCC线下活动,感到参与者的多元和包容的氛围。作为一个人类学学习者和研究者,我很高兴能参与到这样一个真实的开源社区田野,作为其中的一员来交流和观察,也期待未来能将开源社区田野研究的发现与社区伙伴分享。相信人类学在开源世界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 「源造书院」·张立秋
张立秋老师在介绍他的计划:以进入开源的田野调查来完成自己博士学业
每一次参加KCC的活动,对我而言都是一次再思考的机会:“KCC是什么?KCC想要做些什么?以及KCC应该变成什么样?”在这次的线下活动中,正好又有朋友问到了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开源社是开源人的家,开源社专注于建立开源人之间的连接。在每一次活动,每一次交流,每一个协作任务中,人与人之间能够加深了解,能够互相欣赏,愿意下一次再来参与开源社的其他活动,变身为开源社的志愿者,正式成员。而KCC,就是开源社在一个一个城市,扎下的根,播下的种子。这一次的活动主题是:“人类学”与“读书”,下一次也可以是其他不同的主题,围绕开源,我们会有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活动,不断的吸引和凝聚各种各样对于开源感兴趣的朋友。这就是KCC的使命。
———— 「开源社理事」·庄表伟
KCC 上海负责人陈玄,也是今天活动的策划者和主持人,致欢迎词和介绍
开源社执行长庄表伟,为大家介绍开源社、KCC,以及对人类学理解开源的重要性
认真倾听的与会者
本次的活跃提问者,获得了《成为人类学家》图书一本,以鼓励
本次的第二位活跃提问者(也是非常棒的合影指挥),获得了《开放式协作》图书一本,以鼓励其充满上下文的好问题
来自SCA 厂商安势信息的粒粒不失时机的对开源合规和安全进行了科普
开源社理事,著名开源活动合作活跃小伙李小明发表对开源、KCC的看法和观点
获得图书《开放式协作》的另外一位朋友,庄表伟老师亲手送出
云原生开发者、CNCF 大使、LFAPAC 开源布道者郭旭东在和大家讲解开源本身的全球化特性
全体参与人员合影~ 以作纪念!期待下一次相见!
作者丨KCC@上海
编辑丨肖钰雯
相关阅读 | Related Reading
开源社简介
开源社成立于 2014 年,是由志愿贡献于开源事业的个人成员,依 “贡献、共识、共治” 原则所组成,始终维持厂商中立、公益、非营利的特点,是最早以 “开源治理、国际接轨、社区发展、项目孵化” 为使命的开源社区联合体。开源社积极与支持开源的社区、企业以及政府相关单位紧密合作,以 “立足中国、贡献全球” 为愿景,旨在共创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开源生态,推动中国开源社区成为全球开源体系的积极参与及贡献者。
2017 年,开源社转型为完全由个人成员组成,参照 ASF 等国际顶级开源基金会的治理模式运作。近九年来,链接了数万名开源人,集聚了上千名社区成员及志愿者、海内外数百位讲师,合作了数百家赞助、媒体、社区伙伴。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