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日常工作生活琐事,本文以DeepSeek为例讲解如何高效驾驭“AI”,各场景的提效思路。希望大家未来把它当成一个精通各个领域知识、有各个行业经验的朋友,养成借助AI外挂大脑的习惯,往往能事半功倍。

面对一个聪明人,我们很多时候不需要教他去怎么做,给他定义清楚目标就好,这也是OKR发明的逻辑,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过去我们在跟普通的比如说GPT4或者是豆包之类的模型去聊天的时候,传统的指令模型都是张口即来,不习惯思考的,所以我们会给他那种长长的结构化提示词给他发过去,这种提示词,R1的效果就很一般了,比如说R1步骤一步骤二反倒是约束得很死板,因为R1是推理模型,R1很聪明很善于思考,不管说什么之前都会深思熟虑。比如我们随便让R1“生成一个1~10之间的随机数”他都会想半天想了这么多什么叫随机数,可以说是属于多虑了。
image.png
所以我们不需要像原来一样去跟R1指定思维链,让Deepseek先想什么后想什么,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不需要要求他用什么框架来回答,普通人知道的思考方式肯定是没有R1多的,不如让R1自己去想,你只需要定义清楚你的目标是什么就够了。比如“我想了解什么是神经网络,但我只有小学学历”R1这个效果都明显要比解释大师要好。
image.png
如果你没把背景说清楚,他也不会再问你,他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了,所以给他提供必要的任务背景,可以还你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例如:“一个32岁的全职妈妈,孩子两岁上托儿班,英语专八,但是已经荒废了5年,每天有3小时碎片时间,求能带孩子工作的轻创业方案”前面是自己情况的描述,就是基础背景,属于你去咨询任何一个人类也得要说清楚的东西;


程序员老叶
1 声望0 粉丝

十年老程序猿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