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鹏公司供应链反腐讨论火热,互联网出身的何总声称花了9个月才弄懂钢材成本问题,制造业水很深。

假如你是何小鹏,气不过手下腐败,来到微信这个日活堪称国内第一的互联网公司担任ceo,你知道一天成本又有多少吗?

可能很多程序员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互联网产品嘛,就是搭建一个系统,选好技术栈,选好框架,把代码写好,买个服务器放上去一跑就是了,没什么成本。

但是系统不代表产品,产品不代表企业。要想打造一个好的企业,除了技术本身,还需要不少运营、营销、人力之类的投入。

不过我们是聊技术的,今天就来看看微信这个系统本身有哪些技术成本。

想要让用户连上微信,得有个互联网入口吧。怎么暴露呢?得有个域名吧,这个域名得备案吧,得买证书吧,得放dns解析吧。好,这是域名成本。

域名解析完了,通常就会拿到一个ip。这个ip从哪来呢?如果是个小系统,那直接就可以用部署服务的机器ip了。不过像微信这样的大平台,得接个cdn吧,得开个全球加速、缓存、防护啥的吧。好,这是cdn成本。

cdn完了,怎么把流量打到微信服务器呢?得有个专线吧,得有个公网入口吧,得搞个负载均衡吧。姑且叫这些为网络成本。

流量进来了,得跑服务吧,得放数据吧,于是各种cpu内存磁盘啥的咔咔买,也叫机器成本。

大头在哪呢?网络和机器。

机器成本依赖技术架构,一个业务系统可能有数十个中台系统支撑,这中间又有大量的互相访问,产生大量的流量、数据等等,不是cto很难估算出来。

我们来简单看看网络成本。

假如微信有10亿用户,访问场景分为聊天、语音、视频、朋友圈等,朋友圈之类的可能有缓存我们先不看,看看实时的场景需要多少带宽呢?

先说实时聊天,假设每天高峰时刻有10%的用户(1亿人)在同时发消息,每条消息平均100字节,1亿人为100亿字节每秒,即9.31GB/s,换算成带宽大概80Gbps。

假如语音通话码率8kbps,高峰时刻有5%的用户(5000万人)在同时通话,约400Gbps。

假如视频通话码率300kbps,高峰时刻有1%的用户(1000万人)在同时通话,约3000Gbps。

加起来实时场景最大带宽3480Gbps每天。

我们拿阿里云bgp带宽价格1Mbps 20元每月来算,大概7千万每月,每天200多万。

多吗?在微信收入面前,小小意思啦。(手动doge)


sre阿文
1 声望0 粉丝

引用和评论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