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AI 产品经理、数据工程师必读:从数据荒到高质量训练集的进阶之路。面对冷启动、数据孤岛、隐私合规等挑战,如何快速构建高质量 AI 训练集?基础篇:数据的获取

在 AI 产品的落地过程中,"数据饥渴"是产品经理可能会面临的一大挑战。作为 AI 模型训练的必需品,无论是从0到1开发新产品,还是优化现有产品,数据都是保障 AI 正常运行的关键,数据质量与规模更是直接决定 AI 的智能上限。那么,如果数据不足怎么办?别担心——事实上,有不少方法可以获取所需数据,并且有一些工具可以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收集数据,即使手头数据尚不完整,也能着手构建 AI 产品。

一、数据驱动:AI 模型训练的底层逻辑

为什么说“无数据,不AI”?

AI 的本质是通过数据认知世界。AI 模型通过数据学习,从而进行决策、预测和推荐。训练数据如同 AI 的"教材",验证数据是"模拟考卷",测试数据则是"终极战场"。三者构成完整的机器学习生命周期:

  • 训练集(70%):模型的知识源泉,决定基础认知能力
  • 验证集(15%):超参数调优的试验场,防止过拟合
  • 测试集(15%):真实场景的试金石,验证模型泛化能力

若数据供给不足,如同让新生婴儿直接参加高考——模型将陷入"学不致用"的困境,模型的预测能力会下降,基于模型的 AI 产品表现也会因此不佳。更严峻的是,随着业务场景迭代,持续的数据管道建设才是 AI 保持竞争力的核心基建。简言之,数据获取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要保证模型的长期有效性,需要不断收集高质量数据。接下来,我们介绍三种获取所需数据的方法。

二、解决方案:三大数据供给策略详解

方案一:从零开始收集数据

有些项目在早期面临的情况是:要么根本没数据可用,要么所需数据无法从其他来源获取。这在开发创新型产品或是高度定制化需求的 AI 应用时尤为常见。此时,最佳选择是自行着手收集数据。

例如,可以通过 UV 点击热力图、页面停留时长、功能使用链路等行为数据,构建用户画像收集相关信息。也可以参考参考知乎"盐值体系"、B站"一键三连",设计轻量化反馈机制,通过这些用户反馈来获取数据

然而,数据收集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可能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积累足够的训练数据。但好消息是,实时数据流技术可以帮助加快这一过程。借助合适的工具,可以实现一边收集数据,一边开始训练 AI 模型,缩短冷启动周期,而无需等待完整的数据积累。即初期可采取"小步快跑"策略,优先构建MVP数据集,通过增量训练逐步迭代模型。

方案二:充分挖掘现有数据(从内部或外部来源获取)

有时候,企业内部可能已经存在可用数据,或者可以从外部数据源获取数据。如果公司内部的其他团队或部门已经存储了相关数据,这些数据也可以用于训练 AI 模型。然而,获取这些数据可能会受到隐私法规、数据格式不兼容或安全要求的限制。

此外,还可以从外部来源获取数据,例如:

  • 购买商业数据集
  • 与其他公司合作共享数据
  • 使用公开可用的数据集

但由于数据来源不同,数据格式往往各异,导致整合和利用这些数据变得复杂。关键在于找到一种高效的方式来整合来自不同系统和来源的数据,使其能够被 AI 训练直接使用。

举个例子:假设你的公司正在开发一款 AI 产品,为电商用户提供个性化推荐。可能已经拥有部分历史购买数据,但这可能不足以构建一个高效的推荐系统。如果能整合更多来源的数据,比如用户行为日志、客户评价等,AI 模型将获得更丰富的训练数据,从而提供更精准的推荐。

方案三:生成合成数据(Synthetic Data)

如果无法找到足够的真实数据,或者数据涉及敏感信息(如医疗或金融数据),那么合成数据(Synthetic Data)可能是一个有效的替代方案。合成数据是一种模拟真实数据的人工生成数据,它虽然不来源于实际用户或事件,但其分布特征与真实数据相似。这在涉及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的场景中尤为重要。

合成数据的生成方式多种多样,包括:

  • 基于规则的算法生成
  • 使用生成对抗网络(GANs)创建更复杂的数据
  • 基于仿真模拟环境生成数据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关键是确保合成数据能够真实反映目标业务场景的模式。如果数据生成不准确,AI 模型的表现也会受到影响。

此外,合成数据可以与真实数据结合使用,以增强数据集的完整性,从而提升 AI 模型的训练效果。这种方法在数据稀缺或数据敏感的场景下的价值尤其突出。

三、下一步:将数据集成到集中式系统中

一旦收集到足够的数据,接下来的关键步骤是将所有数据集中、统一管理,以便高效处理和利用。这就是数据集成的作用。数据集成意味着将来自不同系统、外部数据源或合成数据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使其更容易访问和使用。

由于不同数据来源可能使用不同的格式、结构和存储方式,数据整合通常需要一个专门的平台来应对这种复杂性。例如,TapData 可以简化数据整合过程,提供 能力。TapData 能够:

  • 从多个数据源提取数据
  • 将数据转换为统一格式
  • 加载到集中式数据湖或数据仓库

借助 TapData,可以实现自动化数据管道,持续引入新数据,确保 AI 模型始终基于最新数据进行训练。无论数据来自云端系统、本地数据库还是 API,TapData 都能高效整合,确保数据流畅、易于管理,并可用于 AI 训练。

小结

获取和管理 AI 训练数据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收集数据(自行采集、利用现有数据或生成合成数据)
  2. 整合数据(构建统一的数据管理体系)
  3. 选择合适的 AI 模型
  4. 训练、测试和优化 AI 模型
  5. 部署 AI 并持续监测其表现

在本文中,我们重点探讨了如何获取 AI 训练所需的数据。通过合适的策略和工具,例如 TapData,企业可以高效收集、整合和管理数据,为 AI 产品的成功奠定坚实基础。

随着向量数据库与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基于 TapData 的实时数据流,企业可构建新一代 AI Agent 架构,实现"数据感知-决策-行动"的智能闭环。


Tapdata钛铂
6 声望1 粉丝

钛铂数据(Tapdata)是企业数据即服务DaaS解决方案领导者,致力于打造一站式实时数据融合平台,帮助企业在面临复杂的数据孤岛问题时,通过简单、高效的方式实现从数据孤岛系统的实时获取、处理和服务,加速企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