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些Java后端面试题:

一、基础部分

  1. Java中的基本数据类型有哪些?它们的默认值是什么?

    • 答案

      • 基本数据类型有8种。

        • 整数类型:byte(默认值为0)、short(默认值为0)、int(默认值为0)、long(默认值为0L)。
        • 浮点类型:float(默认值为0.0f)、double(默认值为0.0d)。
        • 字符类型:char(默认值为'\u0000',即空字符)。
        • 布尔类型:boolean(默认值为false)。
  2. 什么是Java中的封装、继承和多态?

    • 答案

      • 封装:

        • 是将对象的属性和行为(方法)包装在一起,对外部隐藏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例如,通过将类的属性设为私有(private),并提供公共的访问器(getter)和修改器(setter)方法来控制对属性的访问。
      • 继承:

        • 是一种创建新类(子类)的机制,子类继承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子类可以扩展或修改父类的行为。例如,class Dog extends AnimalDog类继承了Animal类的特性。
      • 多态:

        • 允许不同类的对象对同一消息做出响应。即同一个方法调用在不同的对象上有不同的行为。多态可以通过继承和接口实现,例如,一个Animal类型的引用可以指向DogCat对象,并且调用相同的方法(如makeSound)会根据对象的实际类型执行不同的实现。
  3. Java中的异常处理机制是怎样的?

    • 答案

      • Java使用try - catch - finally语句块来处理异常。
      • try块包含可能抛出异常的代码。
      • catch块用于捕获和处理特定类型的异常。可以有多个catch块来处理不同类型的异常。
      • finally块包含的代码无论是否发生异常都会执行,通常用于释放资源(如关闭文件流等)。
      • Java中的异常分为受检异常(Checked Exception)和非受检异常(Unchecked Exception)。受检异常必须在方法签名中声明或者在try - catch块中处理,非受检异常(如RuntimeException及其子类)不需要强制处理。

二、面向对象部分

  1. 什么是Java中的接口?接口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

    • 答案

      • 接口:

        • 是一种完全抽象的类,它只包含抽象方法(Java 8开始可以有默认方法和静态方法)和常量(public static final)。接口用于定义对象的行为规范,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
      • 抽象类:

        • 是一种特殊的类,它可以包含抽象方法和非抽象方法。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只能被继承。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 区别:

          •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 接口中的方法默认是抽象的(Java 8之前),而抽象类可以有具体的实现方法。
          • 接口中的变量默认是public static final,而抽象类中的变量可以有不同的访问修饰符。
  2. 如何实现Java中的单例模式?

    • 答案

      • 饿汉式:

        • 在类加载时就创建单例对象。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instance;
          }
          }
      • 懒汉式(线程安全):

        • 在第一次使用时创建单例对象,并且要确保多线程环境下的安全性。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return instance;
          }
          }
      • 双重检查锁定(Double - Checked Locking)优化懒汉式(Java 5及以上):

        public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
                if (instance == null)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三、数据库相关(假设使用JDBC)

  1. 如何使用JDBC连接数据库并执行查询操作?

    • 答案

      • 步骤如下:

        • 导入JDBC驱动(对于不同的数据库有不同的驱动,如MySQL是mysql - connector - java.jar)。
        • 加载驱动类,例如对于MySQL:Class.forName("com.mysql.cj.jdbc.Driver");
        • 建立数据库连接:Connection conn = 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mysql://localhost:3306/mydb", "username", "password");
        • 创建Statement对象:Statement stmt = conn.createStatement();
        • 执行查询操作:ResultSet rs = stmt.executeQuery("SELECT * FROM mytable");
        • 处理结果集:

          • 通过rs.next()遍历结果集,使用rs.getString("columnName")等方法获取列值。
        • 关闭资源:rs.close(); stmt.close(); conn.close();
  2. 如何防止SQL注入攻击?

    • 答案

      • 使用预编译语句(PreparedStatement)。

        • 例如,原本的查询语句可能是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 + username + "' AND password = '" + password + "'";,这种方式容易受到SQL注入攻击。
        • 使用预编译语句后:String sql = "SELECT * FROM users WHERE username =? AND password =?"; PreparedStatement pstmt = conn.prepareStatement(sql); pstmt.setString(1, username); pstmt.setString(2, password); ResultSet rs = pstmt.executeQuery();
      • 对用户输入进行严格的验证和过滤,拒绝包含特殊字符(如单引号等可能用于构造恶意SQL语句的字符)的输入。

四、框架相关(以Spring为例)

  1. 什么是Spring框架中的依赖注入(DI)和控制反转(IoC)?

    • 答案

      • 依赖注入(DI):

        • 是一种将对象的依赖关系从对象内部转移到外部容器来管理的技术。例如,在Spring中,可以通过构造函数注入、设值方法注入等方式将一个类的依赖对象注入到该类中。
        • 构造函数注入示例: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private UserRepository userRepository;
          public UserService(UserRepository userRepository) {
            this.userRepository = userRepository;
          }
          }
      • 控制反转(IoC):

        • 是一种设计思想,它将对象的创建和对象之间的依赖关系的控制权从应用程序代码转移到外部容器(如Spring容器)。在Spring中,容器负责创建对象、管理对象的生命周期以及注入对象的依赖关系。
  2. 如何在Spring框架中配置事务管理?

    • 答案

      • 在Spring中可以使用声明式事务管理。
      • 基于XML配置:

        • 首先在Spring配置文件中配置事务管理器,例如对于JDBC事务管理器:<bean id="transactionManager" class="org.springframework.jdbc.datasource.DataSourceTransactionManager"> <property name="dataSource" ref="dataSource"/> </bean>
        • 然后使用<tx:advice>定义事务通知,指定事务的属性(如传播行为、隔离级别等),并通过<aop:config>将事务通知应用到需要进行事务管理的方法上。
      • 基于注解配置:

        • 在Spring配置文件中启用事务注解驱动:<tx:annotation - driven transaction - manager="transactionManager"/>
        • 在需要进行事务管理的方法所在的类或方法上添加@Transactional注解,例如:@Service public class UserService {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updateUser(User user) { // 业务逻辑 } }

阿芯爱编程
0 声望1 粉丝

php ,java,nodej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