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来自PowerData李钊丞同学的精彩好文!
以下文章来源于阿丞的数据漫谈 ,作者阿阿丞
[
阿丞的数据漫谈 .
聚焦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不定期分享能源行业知识、数据科学、学习笔记等。尽可能All in 原创。
](#)
HELLO 更多趣文请关注阿丞的数据漫谈
01
驱动力:新能源外送消纳压力倒逼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客观要求,成为推动能源电力行业发展的核心逻辑。
“十四五”期间,能源结构转型步入深水区,电源端投资经历了历史性增长,但电网端适配能力亟需进一步弥补。2020年以来,在“双碳”战略的推动下,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电源端投资规模大幅超越电网端。截至2024年6月底,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容量达到11.8亿千瓦,首次超越煤电装机容量(11.7亿千瓦)。
为应对这一局面,国家电网在2022-2023年连续提升电网投资额,彰显了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紧迫性。与此同时,我国各产业全面电动化的趋势加速,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7%,2024年上半年更是达到8.1%。中长期来看,全社会用电量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配套电网投资能力也将持续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电网的资产负债率近年来持续下降,2023年降至54.17%,为近年来最低点,为其大规模投资提供了充足的财务支撑。
02
困局:输电能力发挥不足,利用效率亟待提升
特高压外送利用效率困局难解,源网、送受端矛盾凸显。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进一步加快电力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存量通道输电能力将提升4000万千瓦以上,新增开工跨省跨区输电通道6000万千瓦以上,力争使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达到4500小时以上。然而,2022年全国直流特高压的平均输电小时数仅为3555小时,同比下降2.09个百分点,显示出输电能力的发挥依然不足。
源网端矛盾:配套电源缺位现象突出。
尽管2022年直流特高压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达到56.2%,满足“新建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的要求,但这一贡献主要来自水电基地外送的直流特高压。风电、光伏项目缺乏稳定支撑,难以满足直流大功率稳定输电的要求,同时直流特高压输送功率与新能源送电功率之间存在反向制约关系,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送受端矛盾:受端消纳能力悄然变化。
以河南省为例,其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加速增长,2023年10月已成为全国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第二大省。然而,该省多个区域的光伏容量承载力等级已被评估为红色,在青海-河南、哈密-郑州等多条西北电力外送通道的叠加下,消纳压力进一步加剧。
03
趋势:柔性直流技术有望引领未来,数智化赋能新型电力系统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有望成为未来主体,“十五五”渗透率将显著提升。
柔性直流技术的应用大幅改善了“强直弱交”的电网结构。自2020年乌东德-广东广西工程投入使用以来,我国柔性直流技术不断进步。“蒙西-京津冀”“藏东南-粤港澳”工程已进入可研阶段,“甘肃-浙江”特高压柔直工程正在建设中。
从技术逻辑上看,柔性直流技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 逻辑①:弥补交流电网薄弱环节。直流有功、无功受扰大幅变化可能激发超出设防标准的强扰动,冲击交流薄弱环节,导致连锁换相失败风险加剧。柔性直流凭借其稳定性及可组网能力,有望成为对交流电网的重要补充,助力整体电网重构。
- 逻辑②:深远海风电送出解决方案。我国70%的海上风资源集中在远海区域,“十四五”末,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预计将突破100GW,2030年达到200GW,2050年全球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至少将达到2000GW。柔性直流送出方案适合1000-2000MW、距离超过70km的深远海风电场送出需求。
04
数智化赋能:新型配电系统面临五大变革
伴随分布式电源、储能及新型负荷的大量接入,电力系统复杂性显著增加,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的关键。配电系统主要面临以下五方面变革:
- 分布式新能源与储能大量接入:分布式发电装置的不确定性给系统调度带来挑战。通过数字化技术,分布式发电装置可具备构网能力,实现对配电电压频率的主动支撑与调节;同时,多层级微网(群)之间可实现灵活功率互济及潮流优化,提升配网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 从“源随荷动”到“源荷互动”:电能替代带来巨量电动汽车、集群空调、电供暖等负荷增量,负荷不确定性加剧。柔性负荷将在源荷互动技术、高效电力交易及博弈机制支持下,即时响应配电系统功率调节,深度参与源荷互动,平抑峰谷差,提升配网运行效率。
- 电力电子装备规模化接入:电力电子装备的高密度、分散化接入导致配电系统谐波源呈全网化趋势,影响供电质量。新型配电系统将向灵活环网状结构发展,各配电区域通过柔性开关互联,潮流流向及运行方式趋多元化。
- 数字资产管理挑战:资产数字化及设备智能化趋势推动配电网转型,但多源数字融合、信息安全及行为安全成为关键挑战。数字赋能可实现系统全景状态可观、可测、可控,并为调度决策、运行维护、电力交易提供数据支持。
- 配网巡检难题:数字化及人工智能技术通过AI算法实现智能巡检,完成实时报警推送、远程状态监控等功能,有望解决配网巡检难题。
- 日常巡检以常规状态为主,难以发现潜在问题;
- 带电巡检仪器操作复杂,数据交互性差;
- 停电检修项目多、时间长,设备可用率低。
05
目标: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且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
伴随大规模新能源、用电负荷及电力电子产品接入,配网建设必要性日益凸显。在特高压投资的挤占下,配网投资增长或将率先体现在数字化领域。国家电网计划在2020-2025年基本建成、2026-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且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南方电网则通过“4321”建设方案加速数字化转型,力争2025年基本建成数字南网。
信息来源:艾瑞咨询、全国能源信息平台、北极星输配电网、华福证券研究所
关于作者
曾从事于世界500强企业,多年能源电力及企业数字化转型项目经验,深度参与和设计多个国网新型电力系统及数字化转型项目。
公众号聚焦数据及人工智能领域,不定期分享能源电力行业知识、数据科学、学习笔记等。尽可能All in原创,All in 干货。
关于社区
PowerData社区是由一群数据从业人员,因为热爱凝聚在一起,以开源精神为基础,组成的数据开源社区。
社区群内会定期组织模拟面试、线上分享、行业研讨(涉及金融、医疗、能源、工业、互联网等)、线下Meet UP、城市聚会、求职内推等。同时,在社区群内您可以进行技术讨论、问题请教,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数据朋友。
社区整理了一份每日一题汇总及社区分享PPT,内容涵盖大数据组件、编程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企业真实面试题等各个领域,帮助您自我提升,成功上岸。可以添加作者微信(Lzc543621),进入PowerData官方社区群。
往期推荐
规划包含大数据技术分享、面试题分享、行业业务、个人随笔、资料分享、读书笔记等。
大数据SQL系列
大数据SQL优化系列之原理篇(二)——Hive源码级运行原理剖析
大数据SQL优化原理与实践系列之实践篇(一)——SQL通用优化思路
能源电力行业系列
人工智能系列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