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前言

本文基于Api13

之前开发过一个刷新库,是基于V1版本装饰器的,可是,最近V2版本的呼声还比较高,在github上有好几个留言,本来打算月底有时间再进行适配,索性,直接提上日程。

image.png

image.png

其实打算直接在V1的版本上直接修改,发现改动量还比较大,不能为了升级V2而改造V1,再造成V1版本用户无法使用,这样下来得不偿失,索性和官方一致,也整一个V2版本出来。

如果你打算使用V2版本,直接依赖V2版本即可,除了依赖和导包不同,其它使用方式是一模一样。

中心仓库地址:https://ohpm.openharmony.cn/#/cn/detail/@abner%2Frefresh_v2

方式一:在Terminal窗口中,执行如下命令安装三方包,DevEco Studio会自动在工程的oh-package.json5中自动添加三方包依赖。

建议:在使用的模块路径下进行执行命令。

ohpm install @abner/refresh_v2

方式二:在工程的oh-package.json5中设置三方包依赖,配置示例如下:

"dependencies": { "@abner/refresh_v2": "^1.0.0"}

依赖由原来的refresh改为了refresh\_v2。

V1和V2主要不同

这里的不同并不是指的刷新库不同,而是两个版本的装饰器不同,首先可以想到的是,官方开发人员肯定一开始没有设计好,而V1版本又是先入为主,在V1基础上优化,影响太大,最后就搞了一个V2版本的装饰器,和之前的进行隔离,也便于后续的维护和优化。

之前的文章中,对V2版本的装饰器也介绍了几个,确实可以发现,V2版本在V1版本之上,优化了很多,功能也强大了很多,比如@Monitor装饰器,可以直接监听某一个元素是否发生了变化,这对于针对性监听来说,是无比的便捷。

总体来说,V2版本装饰器,是将观察能力增强到数据本身,状态变量独立于UI,更改数据会触发相应视图的更新,支持对象的深度观测和深度监听,且深度观测机制不影响观测性能,也支持对象中属性级精准更新及数组中元素的最小化更新,同样,易用性高、拓展性强,在组件中明确输入与输出,有利于组件化。

V1和V2迁移对照表

V1装饰器名V2装饰器名说明
@Observed@ObservedV2表明当前对象为可观察对象。但两者能力并不相同。
@Track@TraceV1装饰器@Track为精确观察,不使用则无法做到类属性的精准观察。V2\@Trace装饰的属性可以被精确跟踪观察。
@Component@ComponentV2@Component为搭配V1状态变量使用的自定义组件装饰器。@ComponentV2为搭配V2状态变量使用的自定义组件装饰器。
@State无外部初始化:@Local外部初始化一次:@Param\@Once@State和@Local类似都是数据源的概念,在不需要外部传入初始化时,可直接迁移。
@Prop@Param@Prop和@Param类似都是自定义组件参数的概念。
@Link@Param\@Event@Link是框架自己封装实现的双向同步,对于V2开发者可以通过@Param\@Event自己实现双向同步。
@ObjectLink@Param直接兼容,@ObjectLink需要被@Observed装饰的class的实例初始化,@Param没有此限制。
@Provide@Provider兼容。
@Consume@Consumer兼容。
@Watch@Monitor@Monitor用于监听V2状态变量的变化,搭配@Trace使用,可有深层监听的能力。状态变量在一次事件中多次变化时,仅会以最终的结果判断是否触发@Monitor监听事件。
LocalStorage全局@ObservedV2\@Trace兼容。
AppStorageAppStorageV2兼容。
Environment调用Ability接口获取系统环境变量Environment获取环境变量能力和AppStorage耦合。在V2中可直接调用Ability接口获取系统环境变量。
PersistentStoragePersistenceV2PersistentStorage持久化能力和AppStorage耦合,PersistenceV2持久化能力可独立使用。

适配

其实最优解就是,V2版本和V1版本完全隔离,也就是,如果使用V2就统一使用V2,毕竟V2的功能更加强大,当然了,这里我也是建议,如果你是新的项目,或者新的功能,完全使用V2。

对于一些老的项目,已经存在了大量了V1装饰器代码,让大家一次性迁移,这个有点不符合实际,不过官方也支持混合使用的。

但是在混合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

1、自定义组件中不可以混用,否则编译报错,所谓混用,就是你V1自定义组件使用V2装饰器,V2自定义组件使用V1装饰器。

2、如果组件间不存在变量传递时,无论V1版本还是V2版本,均可使用不同版本的自定义组件,包括import第三方Component或者ComponentV2装饰的自定义组件。

3、组件间存在变量传递时,V1的变量传递给V2的自定义组件,有如下限制:

V1中未被装饰器装饰的变量(后称普通变量):V2只能使用@Param接收。

V1中被装饰器装饰的变量(后称状态变量):V2存在只能通过@Param装饰器接收,且仅限于boolean、number、enum、string、undefined、null这些简单类型数据。

4、组件间存在变量传递时,V2的变量传递给V1的自定义组件,有如下限制:

V2中未被装饰器装饰的变量(后称普通变量):若V1使用装饰器装饰接收的数据,只能通过@State、@Prop、@Provide。

V2中被装饰器装饰的变量(后称状态变量):若V1使用装饰器装饰接收的数据,不支持内置类型数据:Array、Set、Map、Date。

相关总结

如果你是新写的项目,建议直接上手V2装饰器,即便是已经存在的项目,对于新的模块,也是尽量以V2为主。


程序员一鸣
14 声望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