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IT服务一旦外包,问题就变得“扯皮式”复杂。一个系统出故障,A服务商说是B的责任,B又把锅甩给C,最后问题还没解决,用户早就炸锅了。这种“责任不清、效率低下”的局面,在多服务商环境下太常见了。
这次ITIL先锋论坛举办的直播讲座《多服务商环境下的服务集成管理实践探索》,就专门针对这个问题,教你一整套实用的SIAM实战方法,帮你把这些“扯皮事”理顺成有序高效的服务协同流程。讲师是上海甄知科技的产品总监刁书天(玉娇龙),讲得非常接地气,既讲思路也讲招数,不藏私。
如果你正在为IT外包服务混乱发愁、想推进集成管理却找不到落地方式,那这场讲座的内容,真的可以列入你的“职场生存指南”。
多服务商服务为什么难管?问题在哪儿?
一开始,刁老师就把问题讲透了:现在很多企业,不再只依赖一个大服务商搞定一切,而是把服务分给多家,比如一家做桌面支持、一家管网络、一家托管系统,还有一家做安全。分开做虽然看着专业,但也导致了服务孤岛。
于是问题就来了:
- 报个障,三家互相甩锅;
- 服务质量好坏无从评估;
- 工单流程重复、断裂、没人跟;
服务目录杂乱,用户都不知道该找谁。
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服务商不专业,而是因为企业内部缺了一个“整合人”——也就是SIAM说的那个“服务集成者”。什么是SIAM,讲得再简单点?
很多人一听“SIAM”就觉得高大上,其实它讲的就是怎么在多服务商并行的情况下,让服务协同起来,有人管、管得住、还能不断优化。
它不是取代服务商,也不是搞一堆流程来束缚服务,而是明确三个核心动作:- 定规则:谁做什么、怎么对接、出了问题怎么协商;
- 搭平台:有一套统一的流程体系和服务门户,大家都在这套体系里跑;
- 看数据:用统一的KPI和报表,衡量服务商的表现,让大家都有目标可对。
而这三件事,刁老师在讲座里用非常实战的语言拆开来说,让你一听就知道怎么干。
实操核心来了:刁老师讲的SIAM怎么落地?
这部分可以说是整个讲座的“金矿”,因为他不是讲理念,而是真拿出项目里的做法一步步拆解。以下是他讲的SIAM实操五步法:
第一步:搭建服务集成管理模型
首先得有个“服务集成者”角色,无论是内部团队还是第三方都行,核心就是这个人/团队要能统筹全局。不是“谁都能接工单”,而是“集成方来调度谁来处理”。
然后要建立一个角色模型,搞清楚:
- 客户组织做什么?
- 集成方负责哪块?
- 每个服务商要承担哪些责任?
这时候,RACI表就特别有用了,把责任分清楚,后面才有依据。
第二步:统一服务目录和接口
每家服务商可能都有自己的叫法、流程和系统,这时候要统一服务项,把用户看到的服务梳理出来,形成统一服务目录,然后对接到平台里。
比如: - 桌面问题叫“现场支持”
- 邮箱问题叫“账号管理”
- 网络异常叫“连接故障处理”
你得先有这些标准服务项,服务商才能知道自己在哪些点上要做交付。
第三步:设计协同工单流程
不同服务商之间的流程交互,才是SIAM最难的地方。
刁老师讲了个小技巧——流程最小公约数。也就是说,不要求每家服务商的流程一模一样,但要有一套“最低标准流程”大家都要遵守,比如: - 工单接收时限;
- 响应和恢复时间;
- 升级处理路径;
- 服务中断通报机制。
这些统一了,协同才有基础。
第四步:建立统一KPI与绩效评价体系
这部分特别重要,因为你不能说“我感觉A服务商不错”就行,一定要有数据。
统一的指标体系可以包括: - 平均响应时间;
- 平均处理时长;
- 一次解决率;
- 用户满意度;
- 问题复发率。
这些数据在一个平台上统一拉出来,不但能评估服务商绩效,也能推动改进。
第五步:落地到平台,让流程跑得起来
讲座最后,刁老师详细演示了“燕千云”这款平台怎么帮你实现以上四步。
比如: - 服务目录怎么配置;
- 工单怎么路由;
- KPI报表怎么看;
- 多服务商协同流程怎么跑。
重点是,这个平台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可以接入你现有的系统,比如工单系统、监控系统、报障门户等,真正做到服务集成的“中台”。
有了这套方法,你能解决什么?
讲座里最让人“醍醐灌顶”的,是它让人意识到:原来多服务商协同并不难,是你一直没用对方法!
有了这套SIAM实操方法,你能解决的包括: ✅ 服务商职责不清 → 建立责任矩阵
✅ 流程各自为政 → 搭建协同流程标准
✅ 服务质量难评估 → 用统一KPI说话
✅ 工单处理效率低 → 平台自动派单+升级+监督
✅ 用户满意度差 → 建立服务反馈和持续改进机制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一整套内容,不是只适用于大企业。中型公司、集团子公司、甚至做项目服务交付的供应商团队,也都能用。
一场实用到可以直接“拿来做事”的讲座
从头听到尾,你会发现这场讲座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不兜圈子、不给概念灌水,直接告诉你怎么干、先干哪一步、怎么一步步优化。
这正是ITIL先锋论坛的讲座风格:实战、实用、实操。他们策划的每一场主题,都不是“纯理论培训”,而是针对IT管理者“实际工作难题”的精准回应。而刁书天老师也不是那种“只讲方法不落地”的专家,他的内容全都建立在企业实战项目的经验上,真正懂得“管理不是画流程,而是解决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讲座结束后,很多参与者留言说:“这场讲座比很多培训都值,我回去就照这个五步法开始做。”
如果你还在为服务商协同苦恼,如果你也想真正主导一次服务交付优化,那建议你把这套SIAM实操方法学起来、用起来。
别怕多服务商难管,关键是你有没有那把“能整合服务的钥匙”。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