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十五五”时期,随着房地产行业由增转存、筑底企稳,企业只有“开发销售”与“运营回报”并重,才能获得跨越周期的能力。2025年,随着国产大模型厂商以开源的生态促进AI技术的商业化应用,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需要聚焦“高价值”的应用场景,通过轻量化AI部署,实现内外部信息数据的集成共享,构建“战略引领、场景导向、数据驱动、敏捷转型、开放生态”的转型框架,才能在行业“新周期”中持续巩固和创新培育差异化竞争力。
一、房地产行业数字化转型趋势

  1. 技术驱动:从信息化到智能化纵深发展,公司需加速补足信息化基础、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尽快向智能化跃迁。
    房地产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呈现“三阶段递进”特征:信息化(业务流程线上化)、集成化(数据实时互通与业务协同)、数智化(AI、IoT、BIM等技术深度应用)。当前头部企业已从集成化进入智能化阶段,通过AIoT(智联网)实现业务全链路优化。如:AIoT技术赋能“数字孪生企业”,实现投资决策、市场营销、设计优化、工程项目管理、资产运维环节端到端智能化。AIoT技术与建筑工业化技术融合,推动空间个性化定制与工业化建造,实现绿色低碳与降本增效。AIoT技术使能“员工”,打造“智能助手、数字员工”等基于工作场景的大模型本地部署、知识库与智能应用。
  2. 业务重构:实现“开发销售”与“运营回报”并重,公司需区分两类商业模式的价值链核心环节,差异化配置数智化能力。
    传统开发模式利润空间收窄,房企需通过数字化延伸价值链,在商业模式重构方面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C端客户服务深化:VR看房、智能客服提升购房体验;智慧社区整合物业、产业、商业、教育、康养、医疗等增值服务,增强客户粘性。
    B端客户的资产运营数字化:商业地产通过IoT楼宇管理系统优化能效,住宅地产以数据驱动租金定价与招商策略。
  3. 生态协同:从封闭竞争到开放合作,需根据业态组合的特征和业务成熟度差异,明确统分原则,选择自研、外购、联合等模式。
    房地产行业以“轻重并举”商业模式,具备跨周期能力的行业头部房企(如招商蛇口、华润置地)注重业态与资产的动态组合平衡,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开发销售”模式行业通用解决方案较为成熟,多采用成熟厂商的标准化套件,而“持有回报”模式所对应业态多元复杂、创新性和个性化需求较多,企业多采用自研技术平台或联合科技企业构建生态圈。
    开发销售模式
    以“开发-销售”为核心,通过拿地、建造房产并快速出售(如住宅、商铺、产业园区等)实现一次性收益的商业模式。
    运营回报模式
    通过长期持有并运营不动产(如购物中心、写字楼、物流仓储等),以租金、服务费或资产增值为主要收入的商业模式。
    二、标杆企业数字化转型最佳实践
  4. 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万科“沃土计划”与保利数字化平台
    案例:
    万科打通投资、成本、工程等核心系统,构建智慧数据平台(IDP),实现动态利润监控与风险预警,开发效率提升20%。
    保利搭建“地产经营决策数字化平台”,整合产业链资源,以数据驱动项目全周期闭环管理。
    启示:企业可优先聚焦AI大模型的本地部署、专业智能体、智慧助手等轻量化工具,在局部模块(如投资、营销、设计、工程、成本、运营)等核心专业实现数据互通、智慧化应用,再逐步扩展至全业务。

    1. 智能化场景创新:碧桂园建筑机器人与绿城算力小镇

    案例:
    碧桂园博智林机器人覆盖混凝土施工、焊接等场景,降低人工依赖30%;智慧工地系统通过AIoT实时监测安全隐患。
    绿城基于区域客户画像开发“算力小镇”,利用大数据优化户型设计与营销策略,客户转化率提升25%。
    启示:企业可优先落地高ROI场景,如AI客服系统优化咨询响应、无人机巡检降低工程管理成本。

  5. 客户运营与生态构建:龙湖智慧社区与C企业综合平台
    案例:
    龙湖通过“龙智造”平台整合设计、施工与物业服务,构建“空间即服务”生态,存量资产增值15%。
    滨江联合科技公司打造“开发-销售-金融”一站式平台,客户留存率提升40%。
    启示:企业可基于政企合作基础,发挥本地化优势,按C、B类客户分类画型,整合地方政务服务,产业链相关方、本地生活服务商资源,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客户附加值。
    三、房地产行业“十五五”数字化转型相关建议
  6. 转型路径:系统规划与分步实施
    短期(1-2年):补足信息化短板,搭建企业级智慧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各专业管理系统,特别在投资管控、设计、营销和成本管控环节提质增效。
    中期(3-5年):深挖数据价值,打通客户、工程、财务数据,支持智能化决策;试点核心业务场景与AIoT技术,大幅提升社区服务与资产运营服务体验。
    长期(5年以上):构建生态闭环,构建行业特色+本地生态联盟,探索资本运作与资产证券化(如REITs)与智慧社区运营,实现从开发商向服务商的战略转型。
  7. 资源优化:低成本与高绩效
    开放式合作:引入已验证的头部企业解决方案,加强与华润商管、招商产园在战略、业务、产品服务和技术层面的交流互鉴,对标最佳实践、降低试错成本。
    模块化部署:优先落地高价值场景,加强智慧决策、数字化营销、营销招商、智慧运营等核心业务场景,急用先行、降本增效。
  8. 组织与文化变革: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
    扁平化团队:成立数转委员会,加强顶层设计与资源统筹,区分业务成熟度赋予业务部门数据决策权,缩短响应链条。
    人才融合:培养“业务+技术”复合型人才,或引入外部科技团队弥补技术短板。
    4.风险规避与保障:敏捷转型与安全可控
    分段验证:通过MVP(最小可行产品)测试技术方案,例如先试点智慧营销再扩展至智慧招商、智慧运营。
    数据安全:建立本地化数据存储与隐私保护机制,规避头部企业集中化数据风险。
    综上所述:房地产企业在“十五五”期间需以“小步快跑、生态共赢”为原则,借鉴头部企业的技术路径,加快大模型本地部署与应用,结合区域市场优势,构建“战略引领+场景导向+数智驱动+敏捷转型+生态协同”的转型框架。通过分阶段投入、低成本试错与组织文化变革,在行业新周期中确立差异化竞争力,实现从“房地产开发商”向“城市运营服务商”的跨越。

AMT企源
1 声望0 粉丝

数字化转型专家——AMT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