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声明: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公众号同名,欢迎关注。)

今天,我想分享一个朋友的职场故事。

一、背景
朋友是一个高级工程师,工作了很多年。就职于某新能源公司,担任产品开发工作,同时兼任项目经理。今天讲的就是他在这家公司发生的故事。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们将真实名称隐去,暂且叫这个朋友为master,其就职的公司为x新能源公司。

master是该公司的第一批员工(俗称元老级员工),参与了公司几乎所有产品架构的设计和讨论,一起搭建了公司产品体系的架构,同时也一起组建了公司的最原始的技术团队。深受公司高层与直系领导的器重和好评。

不过,古人说,“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不无道理。后面某一年,公司高层内斗,他的直系领导被排挤出公司。后面公司重新招聘了一个人取代他领导的位置,我们暂且称他为小b。此为背景,朋友master的厄运自此开始。

二、厄运开端
小b入职后的前三个月,对master表现出过分的友好与和善,而这三个月他的工作就是从master手头上了解现有项目的业务架构和技术架构,以及了解其他团队成员能力和性格。三个月过后,小b的立马变成了阴险、毒辣、小度量的一副嘴脸。

“一朝天子一朝臣”,其实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大家也都懂得,只不过大家没有想到的是来得那么快。在之后的几个月内,小b以各种理由(包括能力不行、态度不行等)打击、报复初始团队的这批员工,逼迫他们(主动)离职,同时重新招聘自己的心腹人员。

这些同事被调岗的调岗,被降级的降级,被离职的离职,最后轮到了master。其实在这之前,master与小b开诚布公,一表”衷心“,二希望后面对待之前员工以及自己不要过于离谱。不过小b不以为意,冷漠敷衍。

三、厄运到来
一场暴风雨的来临,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其实这个时候大家已经没有啥期待了,只是指望着能够合法合理解决问题,说白了,就是想让大家走,按照法律法规来,该怎么赔偿就怎么赔偿。而不要用什么阴暗手段来对待那一群兢兢业业的员工。

不过,事与愿违。没有期望的要求也成为了一种奢望。

当这场风暴将其他人吹走过后。又是如何降临到master身上的呢?

公司有所谓的绩效规定(这里“所谓的规定”并不合法,后面会提到),员工连续两个季度绩效不合格,则需要服从公司的调岗安排。小b基于这样的规定,连续给master两个季度的绩效打不合格,甚至最为讽刺的是,通过距合格分数0.1分的距离,让其不合格。同时用各种手段打压,比如孤立、工作要求区别对待、安排无法实现的任务、时刻在大领导面前挑拨离间等。

四、战斗开始
然后公司“顺利成章”给master发送降职降薪通知,名为调岗降薪,实为想通过该手段逼其离职。以为同样的手段,使用在不同的员工身上,会有相同的“效果”。不过这一次,他们错了。

master自然是不同意,书面回绝了公司的不合法不合理的安排。同时找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公司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人员的迭代是一个很正常现象,有人来就有人走。但是哪怕公司是利益的战场,觉得员工匹配不了公司的岗位,没有人情可说,但是公司也应该遵纪守法,按照相关法律来解决这件事,而不是驾驭在法律之上。公司相关负责人答:这是企业的自主经营权,你不服可以告我去。

这个朋友,我认识他很久,我知道他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人,不管是对待工作还是其他事情,都有着一股执着劲。但是从后面的谈话看得出来,公司相关的负责人是不了解这一点的,以为他跟前面的一些同事一样,被恐吓或者被威胁,就可以把这个事情敷衍过去。话说到了这一步,双方已经是到了针尖对麦芒、剑拔弩张的地步了。

五、举报与投诉
master很快梳理了合法解决问题的思路,既然不能好好协商解决问题,那就只能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他告诉我他的思路是:举报到劳动监察大队→仲裁→司法程序。后来他确实也是这么做的。

当公司给了以上的答复,他首先举报到了相应地区的劳动监察大队,试图通过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以解决问题。出乎意料的是,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对劳动监察大队的人同样也是叫嚣:没得商量,有本事你们告我去。然后直接挂掉了电话。

六、仲裁
怒上心头的他,将相关证据和材料提交到了仲裁委,其诉求是:恢复原岗原薪,补发扣除(拖欠)的工资。(这里有一点很佩服他,就是这一次仲裁他是在职仲裁,甚至很多律师都不知道这个思路,因为大部分其他因劳动纠纷的仲裁案件中,都是离职仲裁。在职仲裁这一说法并不常见。后面会继续谈到。)

仲裁委立案,短信通知于一周后发到公司负责人手机上。当晚,公司将这个朋友所有的工作账号括但不限于企业微信、企业邮箱、考勤账号、系统账号、平台账号等全部删除,并将其踢出所有的公司群。并于第二日通过书面形式给他发通知,强制他休剩余未休完的年假3天,理由是让他自我反省冷静一下。对于旁观者,我暂不评价公司这行为的对错,但是却无法理解公司这波操作的意义何在。

master不服,书面拒绝公司的安排,第二天继续到公司出勤,通过水印相机打卡考勤。一直持续了3个工作日。到第4个工作日,公司又书面通知“恢复其工作”,给他继续安排难以完成的任务,但是不恢复相关账号,理由是“怕他扰乱公司的办公秩序”,同时要求他“不能使用个人电脑办公,否则严惩”(但是其他人是可以用个人电脑的)。

这样的情况又持续了一两周,在这个时间内,公司相关人员持续给他施压,施压手段包括:诱导、胁迫其他某些同事指证他工作能力不行、工作态度不行;不断无中生有挑拨某些头脑简单的同事与他发生直面冲突;不断安排无法执行的任务;所有会议将他单独排除在外等等。

一两周后,master通过多渠道向公司发出《被迫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于同日第二次提交仲裁材料,包括诉求更改申请书以及这期间新的证据材料。诉求更改为:工资相关的赔偿,出具合法《离职证明》等,仲裁委受理。master在后续几天撰写质证意见,等待开庭。

七、开庭
仲裁总共开了三次庭。

第一次开庭,master才知道,公司方找了律师。公司根据之前他与公司的沟通记录和提交的材料的专业程度,判定他也找了律师,公司想赢,所以也找了律师。当日,公司方律师新提交了“所谓的证据”,证据胡编乱造了不少内容,朋友提出需要质证时间,不当庭质证。

第二次开庭,仲裁员询问公司方律师,问愿不愿调解,公司的律师嚣张、狂妄,直接叫嚣,不作任何调解,直接开庭。并再次提交新的“所谓的证据”。朋友拿到这份证据后,发现里面伪造了不少的内容和记录。并再次向仲裁庭申请,由于对方提交了新的证据,需要质证时间,不当庭质证。对方律师极力掩饰,说没有加什么内容,证据都是以前的。但是仲裁员一对比,不认可他的说法,并向他回复“这是申请人(master)的权利,我们都干涉不了”。

第三次开庭,开庭之前,依旧是master一人面对公司一群人的战斗。公司的律师态度依旧是嚣张无比,目中无人,一副必胜的、趾高气昂、小人得志的的样子。庭审开始,对方律师无理取闹,把公司的各种违法和不合理的行为用他们所谓的专业的语言包裹,引导仲裁员倾向于公司。

但是违法终究是违法,不合理终究是不合理,不道德也终究是不道德,哪怕你请了专业的律师,哪怕你把话说的再漂亮,但事实永远大于雄辩,永远也不可能把这个事变成合法、合理、合情的。

任对方怎么狡辩,master始终着冷静,向仲裁员陈述事实和证据,同时也是气场全开,大胆、大声质疑公司的行为。

估计在这一刻,对方律师才发现小瞧了我这个朋友。因为在庭审结束后,仲裁员问他要不要调解,公司律师没有了之前的嚣张和狂妄,也没有之前的决定,答:这个需要回去跟公司领导商量一下。同时向master瞟了一眼,说,你真是个超级学霸,可怕。

八、庭后调解
过了几天,朋友接到了仲裁员的电话,大意是公司希望与他调解,不要继续拉扯下去。

这朋友的回答也很有意思:公司不是不调解吗?之前半年时间里,也从没有找我协商这个事,走到这一步了要调解了?告诉公司,我还是喜欢公司之前的那副嚣张、狂妄、桀骜不驯的嘴脸。不调解,麻烦直接下裁决书,哪一方不服,就直接走司法程序。

仲裁员无奈挂了电话,过了十几分钟仲裁员又打电话来说,公司那边还是希望调解,你这边有什么条件,都可以谈,希望不要走到裁决书这一步或者司法程序这一步,走到这一步对公司影响不好,也不便于公司的后续管理,能不能给她一点面子,先当面聊聊。

仲裁员的面子是要给的。调解当天,master按时到了仲裁庭。那个公司去了一个大领导,一个人事(律师在谈判的后半场才到)。朋友以为又会是一场激烈的语言交锋,然后根据事实情况,有理有据对对面几个人疯狂输出,指出公司行为违法,态度嚣张、狂妄、欺软怕硬,管理不合理、让人寒心等,并指出不要想着用离职证明来威胁,已经做好了与公司走司法程序准备,同时会合理合法的通过网络来曝光某些违法行为……好不痛快?

不过没想到的是,公司那边的几个人几乎全程半低着头没说啥话,只是委婉的说出公司确实某些行为不太合理,某些领导处理事情的方式有问题,公司已经针对你这个是组织了多次的复盘、总结,甚至某些人写了检讨等,能不能看在公司的面子,看在仲裁员的面子,这个事情就调解了,到此为止了。

master是一个心软之人(不过对调解条件坚决),耐不住对方态度比之前好多了,再加上仲裁员在中间极力促进他们之间的调解,最终协商一致。

快签字的时候,公司的律师风风火火赶到,问到什么程度了。然后看着双方要签字,还边拿出手机查询,指着手机对仲裁员和master说,你看网上说这个不是这样的,这个不是这样的。仲裁员答,这个就是这样的。master一字一句答:如果不清楚相关法律,先回去好好学习学习,等学会了再来扯,不然容易丢人现眼!

至此,这个事情告一段落。

九、公司后续
朋友后来还听关系还不错的几个前同事说,那家公司的高层管理针对他这个事情复盘了一次又一次,然后玩命的让其他还在职的同事签署这样的或者那样的字。小b也因为处理问题、管理方式以及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他的位置做技术架构的,在高层眼里也是招来干活的,但是他把自己当成公司高管,脱离了一线)逐步失去公司的信任。真想补充一句,风水轮流转。

同时,公司多次组织管理层,一起学习劳动法。

十、经验之谈
后来,朋友跟我聊了很久,他说他在全程处理这个事情上,最大的收获不是最终公司的妥协和赔偿,而是在这个事情中的成长和经历,这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他对这件事的总结也分享给了我:

1、一定不要停止学习。
这是一句老生常谈的话,平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悟,但是当你碰到一些事情需要解决,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含金量。他当时也经历了恐惧、焦虑和担心,也想过找律师。但是他想的是,这个案子对于律师来讲可能只是一个订单,不管输赢都能获利,他们是否尽心处理还是一个问号。但是对于自己来说是现阶段一个天大的事情,一定会尽兴尽力的。他就是在那个月内,完成了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年休假管理条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了解了如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思路,掌握了仲裁的整个流程,以及如何应对公司和对方律师的策略,同时参考了大量的案例,总结了一些技巧和经验,让他最后能够得心应手处理这个事情。

总之,就是一句话,不要停止学习,学习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一定能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2、管理好心态。
这个也是没有经历就没有感悟的几个字。在整个过程中,是特别考验人的心态的,公司会通过各种手段恶心你,逼迫你,让你主动离职而不用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同时哪怕走到仲裁或者诉讼阶段,公司律师也会通过各种手段来误导你、来避重就轻、来干扰你的心态,当一个人心态崩溃的时候,他就是最容易犯错的时候,就是最容易被别人攻击的时候。所以,不管何时何地,心态一定要好,一定要保持理智和冷静,万不可掉入对方的陷阱中。

3、职场上,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商场如战场,同理,职场也如战场。这个战场内,大部分人还是以利益为导向的。他说他虽然工作多年,知道职场中的一些“潜规则”,但是因为性格使然,还是很容易相信别人。在这个事情中,他曾经以为关系还不错(至少别人也都这么觉得,而且这个人是他自己面试进来的)的同事,在被领导针对的时候会帮帮他,但是,这个人是第一个出来“指证”他能力不行、态度不行、上班只知道玩手机的人。不说帮忙,不说尊重事实,最后甚至是无中生有、添油加醋来诽谤陷害他。我想,职场中最大的心寒莫过于此了吧。

4、碰到这种事,不要提及任何人或公司名称。
这个主要是为了省去不必要的麻烦,不让别人找到理由来攻击你和针对你。他在跟公司处理这个事情的过程中,有时候为了佐证自己的态度,会截取部分不含任何个人信息的聊天记录来。尽管这样,某些人居然无耻到,把这个聊天记录发给整个部门的每一个人,然后告诉他xx把你卖了,xx说你怎么样,简直刷新了三观。

5、打蛇打七寸。
这句话主要是讲做事、说话一定要抓住主要环节。朋友说他在跟公司仲裁时,对方为了转移矛盾目标,分散他的时间和精力,唆使和诱导某四肢发达的同事来跟他发生冲突,以及签字证明他能力不行等。他当时处理是,先安抚对方情绪,没有安抚下来当即报警,阻止了事态的发展。

另外公司在提交的所谓的证据时,居然提交了类似“阴阳、侮辱(不是辱骂)直系领导”的材料作为证据。这些行为都只是引导他,把精力和时间花在利于公司的事情上,且这些事情对于这个案件无关紧要。这个案子的核心问题是:公司违法,只要证明这个问题,公司主张的其他所有的内容全部不攻自破。朋友也是把所有核心精力放在这一处,而如何证明公司违法,就只要证明公司制度不合法即可。

6、一定要做一个正直有气度的人。
他的两任领导就是一个明显的对比,前一任领导人品、气度还有技术都是很让人信服的,不擅长勾心斗角,不工于心计,可能也正是因为这才无法在这样的公司中生存下去。

后一任领导则恰好相反,人品拙劣,气度狭隘,睚眦必报,自以为是,嘴上功夫了得,工于心计,擅长溜须拍马。让人极其反感。

可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性格和生存方式,但是我们自己一定要做一个正直有气度的人,对得起自己,对得起他人,无愧于天地。

7、不要害怕冲突。
当自己没有任何过错,而冲突来临的时候,不要害怕。勇敢去面对。前面的一些被”风暴吹走“的同事,大部分是因为害怕直面冲突而灰溜溜的离开了,并且是背着“没有能力、态度不行”的名声离开的。当你害怕直面冲突,只会增长对方的嚣张气焰,更顺手的来解决你。“人善被人欺”,不也是这个道理么?

最后,希望大家都不要碰到这样的事情!但是如果真的事与愿违碰到这样的事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勇敢的拿起法律的武器和自己的智慧来面对这来临的暴风雨。


追梦1819
21 声望0 粉丝

主业:高级开发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