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这次回归后的动作,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最近那段内部讲话视频爆出来,直接扔了个重磅炸弹:京东外卖,净利润率永远不许超过5%,谁敢超标就得挨处分!这话一出,整个外卖圈估计都得抖三抖。这还不算完,更狠的是,京东不仅要给全职骑手缴齐五险一金,而且是最新的消息确认——连个人承担的部分都给包了! 这意味着骑手到手工资不受影响,实打实的福利。对比那些还在玩“弹性时间”文字游戏、用算法把骑手逼到极限的平台,京东这波操作,简直就是直接掀了行业的桌子,指着鼻子说:“你们那套,我不玩了!”
今天,咱们就得好好扒一扒,京东这套“低利润 + 高福利 + 反算法压榨”的组合拳,到底是赔本赚吆喝的情怀秀,还是真打算给这个被“算法”异化的行业,带来一点“人味儿”?
算法之下,谁在裸泳?外卖行业的“隐秘角落”
聊京东之前,咱得先看看现在外卖行业是个什么“德行”。高额抽佣逼得商家要么压缩成本、要么关门大吉,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刘强东自己也说开过餐厅,知道不容易,点名批评某些平台抽佣加广告费高达30%,简直是在涸泽而渔。
但比抽佣更隐秘、也更残酷的,是那套冰冷的算法系统。这些年,“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早已不是新闻。为了追求极致的效率和利润,某些平台的算法像个无情的监工,不断压缩配送时间——从最初的一小时,到45分钟,再到38分钟,甚至更短。系统规划的路线可能包含逆行,红灯时间?不存在的。超时?罚款!差评?可能直接封号!
结果呢?我们看到的是骑手们为了“达标”,不得不超速、闯红灯、逆行,与死神赛跑。上海曾有数据,平均每2.5天就有一名外卖员因事故伤亡。这已经不是简单的“工作辛苦”了,这是系统性的风险转嫁!科技,尤其是AI和算法,本该是提升效率、改善生活的工具,但在这种模式下,却异化成了压榨劳动者、漠视生命安全的“数字镣铐”。 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智能社会”吗?技术的发展,不应该是这个方向!
京东的“反叛”:不靠算法压榨,要靠良心和品质?
就在这种背景下,京东跳了出来。净利润率死守5%,这相当于自断财路,在资本市场简直是“异类”。更关键的是,他们公开承诺不靠算法压榨骑手和商家。这不仅仅是口号,看看配套动作:
- 真金白银的福利: 本季度再招5万全职骑手,全部签劳动合同,全额、足额缴纳五险一金,连个人部分都由公司承担。这在零工经济普遍缺乏保障的当下,绝对是“核弹级”的操作。对比之下,某些平台还在为是否给骑手缴社保、缴多少、谁来承担而“研究”、“试点”,高下立判。
- 百亿补贴砸品质: 4月11日上线百亿补贴,主打“品质堂食”,明确对标那些卫生堪忧的“幽灵外卖”。声称当天品质外卖订单突破500万单,GMV远超低端外卖。这招很聪明,直击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痛点。
可以说,京东正在试图构建一个“低利润、高品质、重保障、轻压榨”的新模式。这不仅是对现有市场格局的挑战,更是对当前盛行的“算法至上、效率为王”逻辑的一种反思和“拨乱反正”。它似乎在传递一个信号:科技可以有温度,商业也可以讲良心。
理想很美好,但京东能撑多久?
当然,光有情怀和口号是不够的。外卖市场早已是美团、饿了么两强争霸的红海,京东作为后来者,面临的挑战巨大:
- 成本压力山大: 5%的利润上限,还要承担巨额的骑手社保成本(据估算,5万骑手一年成本超22亿)、百亿补贴,这财务模型能持续吗?会不会只是前期抢市场的短期策略?
- 用户习惯难改: 用户已经习惯了现有平台,迁移成本不低。京东需要拿出足够吸引人的服务和价格,才能撬动用户。
- 执行力是关键: “不压榨骑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真正兑现对骑手的承诺,避免“形式主义”,考验着京东的管理能力。
不过,话说回来,挑战大,机遇也不是没有。当前行业最大的痛点就是“高抽佣+算法压榨+低保障”,这恰恰是京东主攻的方向。如果京东能顶住压力,坚持把这条路走下去,未必不能赢得商家、骑手和部分消费者的心,成为外卖市场的“第三极”。特别是对于那些苦“算法”久矣的骑手和不堪重负的商家来说,京东或许代表了一种新的可能,一种更有人情味的选择。
技术向善,还是走向异化?京东外卖的试验田
刘强东和他的京东外卖,现在就像是在做一个大型社会实验。他们试图证明,企业发展可以不完全依赖对成本的极致压缩和对劳动者的极限压榨,科技的应用也可以回归服务于人的初心。
这不仅仅关乎一家公司的商业策略,更关乎我们如何看待技术与人的关系。算法本身是中性的,但设计和使用算法的人,却可以决定它是天使还是魔鬼。 当算法被用来不断试探人性的底线、制造风险、加剧不公时,它就背离了技术进步的初衷。
京东的这波操作,无论最终成败如何,都至少给这个被“效率”绑架的行业,以及所有依赖算法生存的平台经济参与者,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未来?一个由冰冷算法统治、效率至上但缺乏温度的世界,还是一个技术服务于人、效率与公平并存、商业回归良知的社会?
京东外卖,或许就是这道选择题目前最引人注目的一个选项。它的前路充满未知,但它所代表的方向,值得我们深思。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