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浪潮奔涌向前的今天,算力已然成为各行各业竞相追逐的焦点,被视作数字化时代的生产力之源。从国家层面不断出台的政策利好,到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马加鞭,再到各行业企业纷纷加大算力部署力度,整个社会对算力的追求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然而,在这股算力狂热背后,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企业该如何在这场算力竞赛中保持冷静,找到属于自己的算力最优解,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算力狂热背后的隐忧

当下,暴力计算的理念愈发盛行,对算力的狂热追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种狂热不仅体现在对计算能力的不断渴求上,还伴随着对计算效率近乎严苛的要求、紧张的成本控制压力以及日益凸显的能耗问题。

对于企业而言,在经济复苏期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算力恐慌” 情绪蔓延。许多企业担心自身算力不足,无法满足业务发展需求,更害怕在与竞争对手的算力比拼中败下阵来。于是,不少企业选择激进地过度增加算力,盲目进行算力建设。这种行为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算力堆积过剩,大量的资源被浪费,企业不得不承担不必要的成本,同时抗风险能力也随之下降。此外,由于算力与自身业务场景不匹配,造成算力资源的低效利用,进一步加重了企业的负担。

从行业和产业层面来看,计算狂潮的不断涌现,使得整个领域急需一种平衡发展的力量。在追求算力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行业与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算力瓶颈、算力先进性不足以及算力普惠难以实现等问题,迫切需要多元立体的解题思路来引导发展方向。
image
图片来源————顶作AI

理性审视算力发展的价值与挑战

在探寻企业算力最优解之前,我们有必要从更宏观的历史周期视角,理性审视算力发展的价值与面临的挑战。

算力发展的战略价值

算力热潮并非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浪潮。《2021 - 2022 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清晰地显示,全球十五个重点国家中,AI 算力支出在总算力支出中的占比从 2016 年的 9% 稳步上升至 12%,并且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 25%。这一数据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和技术发展逻辑。

从短期来看,数字经济已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而算力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能源,其部署速度必然加快。长期而言,数字经济由 AI、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技术引领,这些技术的发展使得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要素逐渐完备。回顾历史,每一次工业革命达到高潮时,核心能源都成为大规模生产力,并且具备开即用、一触即达的特点。如今,“算力” 也必须朝着如同 “自来水” 一般,实现充足供应、高质量、人人可用且清洁可持续的目标发展,这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机遇的重要前提。

算力发展面临的关键挑战

站在这样的高度审视算力发展,我们不得不面对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算力瓶颈:随着产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持续加大算力建设投入,扩充算力规模;另一方面,必须依靠技术创新,充分挖掘硬件性能潜力,将硬件的每一份效能都发挥到极致。
  2. 算力先进性:当前,AI 计算、超算、通用计算、边缘计算等多种计算模式并存,不同的负载对算力有着差异化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多元需求,硬件设计需要更加多样化,以提供多元化的算力支持,确保各种业务场景都能获得适配的计算能力。
  3. 算力普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在于让数智技术广泛融入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场景,这意味着算力要实现人人可用。要达成这一目标,一方面需要解决不同地区算力分布不均衡的问题,通过增加供给来缩小差距;另一方面,不能忽视可持续计算问题,必须有效解决算力增长与功耗降低之间的矛盾,减少资源消耗,实现算力的可持续发展。
    image

图片来源————顶作AI

企业在算力狂热时代的冷静之道

面对汹涌而来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和算力狂潮,企业要想在数字化海浪中稳固自身、实现行稳致远,需要秉持理性、务实、包容的原则,避免盲从、激进和片面的决策。

克服算力焦虑,避免盲目建设

许多企业虽然认识到了数字化的价值,但在算力建设上缺乏理性规划。它们仅仅因为担心算力不足,就盲目地进行大规模建设,而没有充分考虑自身业务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节奏。这种行为往往导致算力过剩,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企业应该对自身业务进行深入分析,结合业务发展规划,制定合理的算力需求预测模型。通过科学的评估,确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真正需要的算力规模,避免盲目跟风建设。

缓解竞争焦虑,匹配业务场景

在同行业竞争的压力下,一些企业为了彰显自身实力,超前或盲目部署算力,却忽略了算力与业务场景的适配性。结果是投入了大量资源,算力却无法有效发挥作用,形成算力堆积。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核心业务和发展战略,根据业务场景的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计算模式和算力配置。例如,对于实时性要求较高的业务,可以优先考虑边缘计算;对于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复杂算法运算的业务,则需要更强大的超算或 AI 计算能力。只有将算力与业务场景精准匹配,才能实现算力资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化解自研焦虑,注重协同发展

计算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业态和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特别是在液冷技术等涉及上下游产业链协同的领域,企业既要有技术创新的意识,又不能闭门造车。在自研过程中,企业应该加强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建立良好的产业合作生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同时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image
图片来源————顶作AI

探寻企业算力最优解

企业在算力狂热时代保持冷静的最终目标,是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算力最优解。这需要企业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和实践。

技术创新与性能优化

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关注行业前沿技术动态,积极探索新技术在算力领域的应用。例如,通过采用更先进的芯片架构、优化算法等方式,提升硬件性能和计算效率。同时,对现有算力基础设施进行定期评估和升级,确保其始终保持较高的性能水平,以满足业务不断发展的需求。

成本控制与资源整合

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对算力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精细化管理。在硬件采购方面,通过集中采购、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方式,降低采购成本;在运营过程中,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算力资源的利用率,减少闲置资源造成的浪费。此外,还可以考虑采用云计算等灵活的算力服务模式,根据业务需求动态调整算力资源,降低企业的固定成本投入。

应用拓展与生态构建

积极拓展算力在企业业务中的应用场景,挖掘算力的潜在价值。通过将算力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积极参与行业生态建设,与合作伙伴共同构建开放、共赢的算力生态系统。通过生态系统内的资源共享、技术交流和业务合作,实现企业与整个产业的协同发展,进一步提升企业在算力领域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算力狂热时代,企业唯有保持冷静,理性分析自身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采取务实的策略和行动,秉持包容的合作态度,才能在算力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解,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舞台上占据一席之地。


劲速云算力
1 声望0 粉丝

劲速云官方账号;提升区域算力统筹能力,帮助企业快速部署生产型AI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