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老刘
老刘带着团队做Flutter开发已经六年多了,这之前还做过防火墙、Android开发等领域。
加起来十多年的时间,大厂、外企、创业公司都干过。
本以为该见的世面都见过了,没想到还有能让我惊讶的。
文章的封面是前几天在抖音刷到的内容。
让我惊讶的不是刷数据,而是用了斗破苍穹,这得是有多大怨念啊。
1、给程序员定数据指标很愚蠢
我想如果给这个世界上最会找bug的职业排个序,程序员应该能很靠前吧。
老刘亲身经历过的,之前的一个公司会将开发团队每个人的代码量拉出来按升序排序。
本来老刘的排名很靠前,不过正好那段时间我正在给项目做Flutter的大版本升级。
因为我们的项目有很多深度定制的内容,所以Flutter大版本升级会需要自动生成很多代码。
然后一夜之间提交了几万行新增改动。
如果有需要,我还可以把很多测试性代码和三方代码合并进去,刷个百万代码量不是问题。
而且都是有正规功能的有意义的代码。
所以是什么样的思维逻辑,想出来给程序员定代码量的指标的。
而且即使不考虑刷数据的问题,用这些僵化的指标去评估程序员的工作真的有意义吗?
2、真的有人相信
真的相信应该用工时、代码量等数据评估程序员的工作的人是有的。
虽然概率很低,但是我真的碰到过。
老刘自己是奋战在一线的程序员很多年了,目前还在写代码。
另一方面我也带了好几年的开发团队,所以我能够以相对客观的视角看这个问题。
站在管理者的角度,特别是对某个具体技术领域不怎么懂的管理者,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就是对项目缺少掌控感。
这种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需要抓住一个可控指标的心态。
而最容易找到的指标就是代码量和工时。
但是老刘站在一个老程序员的视角上。
如果我的组员花一天时间思考出合理的方案,然后用几十行代码实现功能,然后到点下班,我会觉得很安心。
但是如果他花一天时间,甚至加班很晚,给我堆砌了一堆代码,我就开始有点慌了。
所以管理者应该明白的是程序员的工作的本质是思考而非搬砖。
越是不经思考的堆砌,就越是后期技术债务的根由。
当然我相信这些道理只要不是从来没有写过代码的管理者应该都懂。
但是为啥这种管理方式还是屡见不鲜呢?
3、这些指标不是用来管理的
这些话我就不方便写了,让AI来回答吧,AI说的很好,就是我想表达的:
所以作为程序员也要明白,有很多管理策略可能并非用于管理的。
当然我也希望所有的开发者都能不用去把精力花在这些问题上,而是能专心搞技术。
如果看到这里的同学对客户端开发或者Flutter开发感兴趣,欢迎联系老刘,我们互相学习。
点击免费领老刘整理的《Flutter开发手册》,覆盖90%应用开发场景。
可以作为Flutter学习的知识地图。
覆盖90%开发场景的《Flutter开发手册》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