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Agent火爆全网——
一句话搞定专业视觉设计,就连专业设计师大V都在疯狂安利!
画风be like:
咱就是说,一整个被fashion住了。
创作出它们的设计从业者@Ege表示,自己用这个AI设计助手轻松搞定了一整套时装品牌视觉设计方案,而原本他自己一个人需要“花好几天时间”。
还有人用这个Agent做了特斯拉Robotaxi的广告牌:
结果发现被马斯克亲自点赞。
在官方展示中,炫酷作品还有很多,下面这些海报也都由这个Agent出品:
甚至不限于图片,视频、3D创作也都能行:
这个Agent还特别在,支持一系列专业级别的二次编辑,能做到图文分离,分图层编辑。
这下真的再也不用担心文字生成不好了。
一张平平无奇的饮料图片都能分分钟变身精美宣传图:
不卖关子,此Agent名为Lovart,主打海报、品牌VI、Storyboard(剧本、镜头、声画打包生成的故事板)设计。
Beta测试版刚上线24小时,申请内测人数就超20000。
网友们都已纷纷下场玩起来了,战果频出,来感受一下这个火爆程度:
有新玩具了量子位自然不能错过,内测资格已get,实测走起~
全方位设计能力实测
打开Lovart,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看似普通的对话界面:
但输入指令后,就会发现不简单,左侧变成了一块没有边界、可随意缩放的画布。
从初期灵感搭建到中期多方案迭代,直至最终任务交付微调,全部设计流程均可在这一块画布上完成。
最近咱对盲盒比较感兴趣,那么首先就让它帮忙设计一组盲盒好了,看看表现如何。
只见它迅速拆解prompt理解其中需求,然后自动规划分步骤完成了6个形象的设计。
来吧,展示:
还有隐藏款哦,更精致,同事见了都直呼想要一个。
还没结束,紧接着它还“自作主张”生成了一个展示所有角色的全面布局,连盲盒的盒子都设计好了:
而且查看Lovart的设计过程,Lovart并不是简单的生图,它有自己的一套设计理念。
Lovart先构思了设计细节,精细到每个形象都设计了角色特点,还为整个系列命名“Woodland Wizards(木林巫师)”,然后才进行最终的生成。
整个系列保持高度一致的视觉风格,所有角色都带有这个系列的标志性元素,同时每个角色又都有独特的辨识度。
再来看一组盲盒设计成品,配合3D打印……
形象设计这块Lovart的确有点东西在身上,接下来看看它是否真能打入时尚圈。
问我闺蜜要来街拍照片改造一番。
分分钟,“啪”一下,这不时尚杂志封面大女主吗?
就算细节处理不好、文字不对也不用怕。
敲重点,相比于通用类的Agent,Lovart专门为视觉设计提供了各种专业级的二次编辑功能,可通过Talk-Tab-Tune三种模式进行交互:
- Talk:直接在主对话框中用自然语言下达任务
- Tab:点击画板任意选区,指令传送,轻松修改
- Tune:图层内修改
选中某张图,点击Tab就能针对该图进行二次优化。
在Talk或者Tab对话框输入“Generate an editable text version of this poster”即可触发自动分离图文功能。
然后就可以分图层拖动编辑图片上面的文字。
一系列专业修改功能加持,AI生图终于不用因为细节处理不好而成为“废图”。
亲测各种类型的设计它都能拿捏,高级~
随后,我们又发给Lovart一张量子位的Logo图,尝试让它设计一套品牌VI方案。
有点意外,Lovart并没有立刻生成,而是在原Logo的基础上又设计了一番,其中有忠实于原Logo的,也有改动大一些的。
选择某一个图后,点击下方的“Add to Chat”按钮,告诉它我们的选择:
成品出炉,量子位设计师的饭碗不保。
挑选其中几样让“量子位野生代言人”展示一下,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
另外,画布上方还有一系列工具,可对成品进行扩展、背景更换、消除、添加元素等。
比如一键去除包包上不喜欢的部分,不喜欢哪里就涂抹哪里: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来设计故事板、广告宣传短片。
我们上传了一张平平无奇的可乐照片,想让Lovart生成一个宣传广告片,把2块5的可乐喝出25的感觉。
Lovart收到指令后吭哧吭哧开始创作,基于此图逐步生成一系列分镜,还生成了BGM。
最终它又自动将其组装起来,于是我们就一键得到了: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2K...
好好好,是这个感觉。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生成时间有些长,生成海报平均都要等个几分钟,生成短片甚至需要几十分钟。当然,速度慢也是目前Agent产品普遍存在的问题。
功能揭秘,多模型调度
关于Lovart的功能,背后还有更多细节。
首先,Lovart的图片、视频、3D生成能力其实来自于多模型的融合调度。
细观其生成过程,就可以发现多种模型的协同工作。
根据官方展示,实际上用户可以在Lovart中一站式使用GPT image-1、Flux pro、OpenAI-o3、Gemini Imagen 3、Kling AI、Tripo AI、Suno AI等诸多顶流模型。
这些模型统统都集成在这么一块画布上,用户无需来回切换平台和工具,任务下达给Lovart,它就会帮你自动调用。
其次,Lovart内部还构建了一套设计流程,能够将用户的高层设计需求自动拆解为结构化的任务序列,包括风格定义、元素选择、布局设计到最终渲染。
这种流程化思维使Lovart能够像专业设计师一样思考和工作,设计者用起来更加native。
而任务过程中所有的规划、解析、执行,综合用到了当下的SOTA级模型。
其中整体规划,据透露是based Claude 3.7的数据,自己tune了新模型;而节点的任务分析,由任务特点决定,综合使用o3、Gemini、GPT-4o、DeepSeek、Qwen等闭源&开源模型。
在生成之后的一系列高可控性编辑功能背后,依托的是内置于Lovart中的“PS-level”调整工具。
其中就包括图层、蒙版、文本微调等,比如图层中,还支持透明度、色调、饱和度、阴影、曝光、对比度等精细调节。
最终成果交付,Lovart也能提供PNG、PNG、SVG等多样的格式。
除此之外,目前针对Agent谈论最广泛的当属MCP和A2A等协议,Lovart团队对此也做出了回应。
他们表示目前采用了更简洁的内部协议来解决设计领域的特定问题,未来会兼容这些主流生态,提升与更广泛AI工具的互操作性。
Lovart的品牌VI Lovart做
一番深入体验下来,不得不说,Lovart带来了不同于其它AI设计工具的体验,能够理解设计流程和专业需求,交付更接近专业水准的成果。
不过Lovart的定位似乎并非取代设计师,而是形成一种新的人机协作的关系,它能有效处理重复性工作和基础创意,但高端定制、战略设计思考和品牌核心决策仍需人类设计师参与。
那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场景?
或许对于没有专业设计团队的中小企业,Lovart可以显著降低设计成本,通过简单的自然语言描述,非设计专业人士也能创建出符合品牌调性的专业视觉内容。
在快节奏的营销环境中,Lovart也可以在几分钟内生成高质量的新品上市或节庆促销海报,帮助营销团队抢占先机。特别是电商平台,需要大量视觉素材,Lovart的批量生成能力更是能显著提高内容创作效率。
另外,关于Lovart背后团队,不少消息在传Lovart是Liblib公司的海外产品,量子位得到其团队答复:
Lovart是Liblib海外子公司独立运作的新产品,其主要负责人为王浩帆与Takumi。
王浩帆是资深算法工程师、InstantID的核心开发者。该项目还曾经被深度学习三巨头之一Yann LeCun点赞。
Lovart团队还直接自曝了,Lovart的品牌VI和视觉延展也都是用Lovart做的:
你觉得它还可以用在哪些场景中?欢迎留言分享。对Lovart感兴趣的友友不妨亲自上手试试,LovartAI官网可申请内测。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