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在的是一家物业公司,管理着几个老旧小区。说实话,我们做消防检查不是一天两天了,巡检表也填了几年。可是真正意识到“表没填对也是问题”,还是一次临时检查之后。
那天,区里组织联合检查,几个人走得挺快,看到灭火器就要看检查记录。我们拿出纸质台账,有些字迹潦草不说,几个检查项也只打了个“√”,看起来很敷衍。对方直接指出:你这个“√”看不出具体检查了什么,而且没记录压力表读数,也没责任人签名。
当时站在楼道口,真的挺尴尬。明明做了事,却因为记录方式不规范,显得像是没做。后来我们部门开了会,决定把这块重新梳理一下。
重新找方法的过程,其实不算顺利
说来惭愧,一开始我们试图自个儿改表格。翻了《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 50444-2008和《手提式灭火器》GB4351-2023 这些文件,密密麻麻的条款看得脑仁疼。改着改着,还是怕改漏、怕理解错。
这时候一个同事提议说:“不如换成扫码填表吧,现在很多地方都这么搞了。”我们最后选用了草料二维码的模板——不单单是因为身边使用的人多,而是我们实打实对了内容,发现它的检查项就是照着国家标准来的。
比如每个灭火器对应的二维码一贴,扫码进去之后,系统会提示你检查哪些内容,比如“灭火器摆放是否正确”“铅封是否完整”“外观有没有损坏”等等,都列清楚了。而且还能上传现场照片,拍一张直接存在那条记录下面,不用另开文件夹保存。
真正用起来,感受还挺不一样的
我们从一个楼栋开始试点。一个年轻同事第一次扫码填表,跟我说:“感觉就像微信发个消息一样,不复杂。” 他填完后还能看到历史记录,说:“这比之前翻纸质台账靠谱多了。”
几周后我们把这套流程推到了其他小区。巡检员扫码填表,我们这边后台能实时看到检查进度。有次一位保安扫了码后,发现灭火器压力不足,现场拍照上报,我们这边直接派人去更换了。整个处理过程不到半天,留了痕,也省了不少口舌。
以前,发生这种情况,要先打电话,汇报,然后填纸质表,再交到办公室。现在微信一扫就能填,谁做了什么、做没做到,一清二楚。
表面上是换了种记录方式,其实是清理了“模糊地带”
对我们来说,用二维码取代纸质表单,不是为了赶时髦,真的只是为了少出错、好管理。
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前做检查,大家总觉得“只要填了表就行”,可真查起来才知道,内容、格式、签字、时间样样都得对。我们这些年不是没做,而是总在“差不多就行”的状态里转圈。换了扫码填表之后,每次检查都有时间戳、有定位、有图片,有事说得清楚,责任也更明确了。出了问题不会再推来推去,“是不是你没查”——扫个二维码,看系统就知道。
有同事开玩笑说:“你还记得我们以前手动填表、到处找纸质台账的日子吗?” 说实话,记得,而且挺不想回去的。不是说电子表单就完美无缺,但至少把该做的事做实了,把该留的痕留下了。
草料二维码的这套消防设施二维码模板也不复杂,照着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来的,基本不用担心合规的问题,要查啥都在里面。我们后来还自己加了一些字段,比如所属的小区、灭火器的使用教程这些,系统也支持自定义。
总结一点个人经验
别怕流程改起来麻烦,怕的是出了事说不清。消防管理最怕的不是“没做”,是“做了却没留痕,查也查不到”。
换成草料二维码灭火器二维码巡检方式,一开始确实得花点时间适应,但真正落地之后,会发现原来以前很多麻烦,其实是管理方式本身造成的。如果你也负责单位的消防巡查,也许可以考虑用更稳妥的方式,给自己也给团队一个交代。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