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蜥开发者说」第 31 期来了!开发者与开源社区相辅相成,相互成就,这些个人在龙蜥社区的使用心得、实践总结和技术成长经历都是宝贵的,我们希望在这里让更多人看见技术的力量。本期故事,我们邀请了龙蜥社区开发者王凯强来分享「200+PR 背后的成长,且看他在社区的开源故事」。

上期故事为《从技术向往到生态共建的机密计算之路》。开发者说系长期活动,对于积极投稿、多次分享的童鞋,我们还有神秘大礼鼓励!诚邀开发者们分享真实体验,以文会友、共同学习、一起进步。

image.png

本期故事主角:王凯强,「龙蜥社区 2024 年度优秀贡献者」获得者、龙蜥社区发行版 SIG 成员。从事浪潮信息 KeyarchOS 的开发工作,在龙蜥社区主要参与社区的发行版的开发、漏洞修复、事项决策等工作。

初涉操作系统研发领域时,面对庞大的代码生态与错综复杂的工具链体系,我如同在迷宫中寻找方向的初学者,既充满好奇又怀揣探索的热忱。后来在团队小伙伴们的系统化指导下,我逐步掌握了从源码编译到系统构建的全流程开发逻辑。犹记第一次在 x86_64 架构下独立完成 SPEC 文件编写,并成功编译出首个 rpm 包的瞬间,便宣告了我正式成为一名操作系统开发人员,因为不仅验证了代码的可行性,更标志着我正式跨越了从理论认知到工程实践的门槛。这一刻,技术世界的神秘面纱被揭开,而我的代码之路,也从此有了清晰的坐标起点。

2023 年,我加入并深度参与龙蜥社区建设,当时以龙蜥操作系统衍生版 KeyarchOS 构建为核心切入点,主导完成基于 Anolis OS 8 发行 KeyarchOS 5.8 SP1/SP2 的版本迭代。在版本维护过程中,我逐步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缺陷响应机制,其核心在于践行“发现问题优先检索社区既有方案,无解则自主创新并闭环反哺”的协作范式。这一机制通过“问题发现→方案复用→创新突破→知识沉淀”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了开源协作的飞轮效应。记得当时在处理容器化部署中的兼容性问题时,我首先检索社区历史 PR 和文档,发现已有部分解决方案可直接复用,随后针对遗留问题提出基于动态符号表优化的新方法,最终将相关代码与文档同步反哺至社区,形成可复用的知识资产。在参与社区建设期间,我累计向社区提交了超 200 个 PR,其中 160 余个被正式合入主干,涵盖安全加固、工具链优化及文档完善等多个领域。

作为国内操作系统开源社区的佼佼者,龙蜥社区以标准化的协作流程和开放的工程文化,也为我提供了从技术实践到职业成长的完整路径。在社区中,我有机会与来自各个企业的优秀开发者深入协作,通过修复 CVE 漏洞、修复 Bug 等实践,逐步掌握了代码规范(如原子化提交、精准 Commit 格式)和协作工具链(Gitee/PR 审核)的使用。记得我在本地制作 ISO 镜像时,制作的效率一直不高,得花费一个多小时来生成镜像,后来向社区咨询优化方案以及调研龙蜥社区的组件管理方式,优化了本地的 tag 组合方式,将生成镜像的时间缩短到半小时,效率提升 50% 以上。

在 AArch64 架构平台适配过程中遭遇的图形化安装花屏问题,成为检验技术深度的试金石。受限于环境约束,我们无法直接升级 glibc 版本,只能在现有版本中寻找破局点。面对问题版本和正常版本两个版本间上千个 patch,我选择以“二分法”抽丝剥茧般逐批验证。最终在排查某个上游 Commit 时,真相终于拨云见日:用于 AArch64 架构的 memcpy 函数性能优化,通过调整 small/medium 内存拷贝的阈值并重构代码路径,显著提升了中、小规模内存复制的执行效率。后续我将此 patch backport 到龙蜥社区中,希望帮忙更多社区伙伴解决图形安装花屏问题。这件事也让我切实体验到社区贡献的兴奋感。 当代码提交不再只是个人能力的体现,而是推动整个社区发展的基础时,开源协作的意义就显现出来了。通过这次调试,我不仅学到了如何定位底层问题,更体会到开源社区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哺社区”的完整闭环。这种从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比任何理论都更有说服力。
image.png
(图 已获作者授权 /pr 提交界面)

从初探代码宇宙的新手到操作系统研发的贡献者,这一路不仅是技术的精进,更是开源精神的扎根与生长。在 KeyarchOS 的构建与社区协作中,我深刻体会到:每一次版本迭代的突破、每一行代码的优化,都是对技术深度的丈量;每一个闭环的缺陷响应、每一次 PR 的合入,都是对开源生态的赋能。

图片
(图/优秀贡献者证书)  

在深度参与社区开发的过程中,我的技术能力和工程思维得到了显著提升。2024年,我获得了龙蜥社区年度优秀贡献者荣誉,感谢龙蜥社区对我上一年度工作的肯定,这份荣誉也是对我后续工作的鼓励。各位开发者们,参与开源社区在于它用“共治”代替了“单打独斗”,用“共享”代替了“知识孤岛”。在这里,因为热爱,所以相聚,大家协同前往,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前进。也欢迎更多对操作系统感兴趣的小伙伴加入龙蜥社区、共建龙蜥。未来,我将继续以代码为锚点,更深入地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来,也继续在操作系统领域深耕探索,与开源同行者共筑技术基石,让每一次“从问题到贡献”的循环,都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微小却坚定的力量。

—— 完 ——


龙蜥社区
40 声望13 粉丝

OpenAnolis龙蜥社区由国内外头部企业联合建立的操作系统开源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