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医院协会医学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指导,医师报社、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全诊医学联合承办,商汤医疗参与支持的第二届医疗大模型(LaMMs)研讨会在常州落下帷幕。这场以“创新与实践”为主题的行业盛会,吸引了全国数百名医院管理者、临床专家与AI科学家齐聚一堂,围绕医疗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与落地路径展开深度探讨,并赴常一实地参观交流。
中国医院协会常务副会长 毛群安 为大会开幕致辞
作为核心支持单位,商汤医疗深度参与大会全流程。首日,商汤医疗首席运营官申田以《多模态 AI 技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为题,分享了商汤医疗通过多模态AI技术,从影像诊断到临床决策等多个领域赋能智慧医院建设的创新成果。会议期间,商汤医疗基于大模型技术及其在病理领域多年深耕实践打造的病理大模型AI应用生产平台,同样受到了与会嘉宾的广泛关注。
“人工智能的迭代更新、国内外AI大模型的‘百模竞争’,最后都要与具体场景、具体行业相结合。我们紧紧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要求,因地制宜发展健康新质生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医疗场景的深度融合。”在研讨会开幕式上,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常一”)院长周军的发言掷地有声。这一观点不仅揭示了常一智慧医院建设的顶层逻辑——以AI技术驱动诊疗模式革新,更映射出常一与商汤医疗合作的深层目标:将前沿技术转化为临床生产力,让智慧医疗真正“扎根”于场景,满足切实的医疗需求,从而服务更广泛的基层患者。
大会聚焦:产学研医共探大模型时代智慧医疗新路径
当前,多模态大模型技术快速迭代,为智慧医院建设、临床诊疗范式革新开拓了新模式和新路径。在《多模态AI技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主题演讲中,申田系统地介绍了商汤医疗“通专融合”的技术架构:以千亿参数级医疗大语言模型“大医”为智慧中枢,整合病理大模型PathOrchestra、影像基模型等多模态技术,构建“通用决策+专科精修”的协同体系。申田特别强调,商汤医疗的技术优势不仅在于模型性能 ——“大医”在重症医学等专项测试中超越 GPT-4o,更在于其“多模态大模型AI应用生产平台”的生态赋能能力,支持医院快速开发场景化的应用,实现“千人千面”的智慧化升级。
商汤医疗首席运营官申田 作《多模态AI技术赋能智慧医院建设》主题分享
会场外,商汤医疗通过病理大模型AI应用生产平台的全流程演示,完整呈现了”数据整合-模型训练-临床应用-科研反哺”的闭环能力。平台基于30万张全切片病理数据集(覆盖20余种器官、超100项临床任务),支持医院在零代码环境下自主训练本地化病理AI模型,针对区域高发疾病优化诊断精度。这一“授人以渔” 的技术赋能模式,吸引了来自安徽、广东等多地医院信息科专家们的关注,现场围绕“AI模型本地化部署”“数据安全合规”“模型迭代机制”等问题与产品经理们展开热烈讨论,凸显行业对场景化技术细节的高度重视。
次日的“智慧医院建设实地观摩”活动则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成为本次大会独特的亮点。80余位参会嘉宾走进常一,沉浸式体验了覆盖诊疗全流程的AI智慧化应用。其中,智慧医技展示板块,病理科、放射科、肝胆外科的临床专家被轮流邀请上台,为嘉宾们演示分享了多款AI辅助诊断应用在各个临床方向上的实际效用。这些“可视化、好操作、高精度”的技术成果,获得与会嘉宾们的频频点赞。
常一病理科、放射科、肝胆外科临床专家分别上台交流应用实效
这场沉浸式观摩不仅展现了AI技术从单点突破到系统融合的演进路径,更通过“以患者为中心”的场景化创新,展现了AI技术在临床辅助诊疗领域的应用潜能。
常一实践:地市级医院智慧化转型的“样板间”
伴随一个又一个高价值场景应用的落地,常一的AI智能化转型升级已成为地市级智慧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标杆。这一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医院管理层以“技术赋能临床”为核心的顶层设计与战略规划。早在2024年,常一便与商汤医疗达成战略合作,双方以“病理数智化”为切入点,逐步探索AI技术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为临床病理诊断与患者体验优化注入新动能。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商汤医疗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在病理科,常一先后部署了12个AI辅助诊断模块,覆盖宫颈 TCT、胃肠消化道、乳腺癌免疫组化等高频场景。数据显示,自落地部署6个月以来,病理科切片扫描总量超3万张,AI应用综合打开率从50%提升至70%。对胃肠镜患者的病理切片,AI技术可以在不漏诊的情况下,区分息肉、息肉上皮、低度异形增生、高度异形增生、癌变等不同组织的细节信息,做出是炎症、息肉,还是肿瘤前病变的初步判断。阅片诊断提速,让病理科出具报告的时间明显加快,有的胃镜病理报告,甚至可以做到今日检测、次日发放,这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情绪。
常一病理科医生正在使用 商汤医疗SenseCare® 智慧病理分析系统阅片
针对患者就医,常一还在近期推出了“室内导航”服务。在完成挂号后,患者只需要通过手机小程序点击挂号回执页的“导航”按钮,即可实时规划最优就诊路线,跟随镜头中的线路示意图前进,就能顺利到达目标诊室。这一创新不仅优化了就医流程,也将极大方便对医院环境不熟悉、短时间找不到科室的患者群体,成为常一智慧服务的一张“新名片”。
AI不仅帮助医生从繁琐的重复性阅片与文书处理工作中解放,更通过智慧化赋能为当地群众创造更加便捷、更加人性化的就医体验。当技术悄然重塑医疗服务的每个细节,服务的边界将持续拓展,商汤医疗落地常一的应用创新迭代亦将向更深层次迈进。面向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合作,逐步推动AI技术向临床全链条延伸,并积极探索本地化模型训练平台构建,助力医院打造自主可控的AI能力体系。
合作共创:坚持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十四五”期间,国务院《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的战略目标;随着“十五五”规划的稳步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完善”与“医疗AI创新应用”被赋予更深刻的政策内涵与实践期许。在此背景下,常一与商汤医疗的合作更展现出其独特的战略价值——通过 AI 技术的标准化赋能,地市级医院既能突破地域资源限制,提升复杂病例诊断能力,又可构建本地化技术生态,实现医疗服务质量的自主迭代。
当医疗大模型成为智慧医院的“中枢大脑”,多模态技术打通从影像诊断到临床决策的全链条,医疗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正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全景式未来智慧医院的场景创新路径将更加清晰。商汤医疗也将继续攻坚多模态大模型技术难题,推动AI应用适配更加多样化场景需求,以“常一实践”为蓝本赋能更多地市级医院实现智慧化转型,向更多元的医疗生态延伸,让“顶天立地”的技术理想,转化为“铺天盖地”的民生福祉。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