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的基本运算2
这一篇是接上一篇文章二叉树的基本运算
二叉树的遍历
二叉树遍历分为三种:前序、中序、后序(取决于根节点):
- 前序遍历:根结点 -> 左子树 -> 右子树
- 中序遍历:左子树 -> 根结点 -> 右子树
- 后序遍历:左子树 -> 右子树 -> 根结点
另外还有一种层次遍历,即每一层都从左向右遍历。
譬如,对于下面的二叉树
前序遍历:abdefgc
中序遍历:debgfac
后序遍历:edgfbca
层次遍历:abcdfeg
实现方法
因为树的定义本身就是递归定义,因此采用递归的方法去实现树的三种遍历不仅容易理解而且代码很简洁。而对于树的遍历若采用非递归的方法,就要采用栈去模拟实现。在三种遍历中,前序和中序遍历的非递归算法都很容易实现,非递归后序遍历实现起来相对来说要难一点
先序遍历(非递归)
go实现
// 先序遍历,用栈实现
func preOrderBinaryTree1(root *BinaryTreeNode) {
if root == nil {
return
}
stack := []*BinaryTreeNode{}
top := -1
stack = append(stack, root)
top++
for top >= 0 {
item := stack[top]
stack = stack[:top]
top-- // 出栈
fmt.Print(item.data)
// 先放入右节点
if item.rChild != nil {
stack = append(stack, item.rChild)
top++
}
if item.lChild != nil {
stack = append(stack, item.lChild)
top++
}
}
}
中序遍历(非递归)
go实现
// 中序遍历,用栈实现
func inOrderBinaryTree1(root *BinaryTreeNode) {
if root == nil {
return
}
stack := []*BinaryTreeNode{}
top := -1
for top >= 0 || root != nil {
for root != nil {
stack = append(stack, root)
top++
root = root.lChild
}
item := stack[top]
stack = stack[:top]
top-- // 出栈
fmt.Print(item.data)
if item.rChild != nil {
root = item.rChild
}
}
}
后序遍历
// 后序遍历,用栈实现
func postOrderBinaryTree1(root *BinaryTreeNode) {
if root == nil {
return
}
stack := []*BinaryTreeNode{}
top := -1
var p *BinaryTreeNode = nil
flag := -1
for root != nil {
stack = append(stack, root)
top++
root = root.lChild
}
flag = 1
p = nil
for top != -1 && flag > 0 {
root = stack[top] // 取栈顶元素
if root.rChild == p {
fmt.Print(root.data)
stack = stack[:top]
top-- // 出栈
p = root
} else {
root = root.rChild
flag = 0
}
}
for top != -1 {
for root != nil {
stack = append(stack, root)
top++
root = root.lChild
}
flag = 1
p = nil
for top != -1 && flag > 0 {
root = stack[top] // 取栈顶元素
if root.rChild == p {
fmt.Print(root.data)
stack = stack[:top]
top-- // 出栈
p = root
} else {
root = root.rChild
flag = 0
}
}
}
}
层次遍历
关键点在于用队列,先进先出
func travelLevelBinaryTree(root *BinaryTreeNode) {
if root == nil {
return
}
queue := []*BinaryTreeNode{}
queue = append(queue, root)
for len(queue) > 0 {
item := queue[0]
fmt.Print(item.data)
queue = queue[1:] // 出队
if item.lChild != nil {
queue = append(queue, item.lChild)
}
if item.rChild != nil {
queue = append(queue, item.rChild)
}
}
}
Salamander
上帝在我很小的时候送给我了两个苹果,一个红苹果,一个蓝苹果。红苹果代表疯狂,蓝苹果代表思考
6.7k 声望
407 粉丝
推荐阅读
Java AtomicInteger类使用
这个问题发生的原因是++counter不是一个原子性操作。当要对一个变量进行计算的时候,CPU需要先从内存中将该变量的值读取到高速缓存中,再去计算,计算完毕后再将变量同步到主内存中。这在多线程环境中就会遇到问...
pigLoveRabbit赞 2阅读 2.3k
Golang 中 []byte 与 string 转换
string 类型和 []byte 类型是我们编程时最常使用到的数据结构。本文将探讨两者之间的转换方式,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来拨开迷雾。
机器铃砍菜刀赞 22阅读 55.1k评论 1
年度最佳【golang】map详解
这篇文章主要讲 map 的赋值、删除、查询、扩容的具体执行过程,仍然是从底层的角度展开。结合源码,看完本文一定会彻底明白 map 底层原理。
去去1002赞 14阅读 11k评论 2
年度最佳【golang】GMP调度详解
Golang最大的特色可以说是协程(goroutine)了, 协程让本来很复杂的异步编程变得简单, 让程序员不再需要面对回调地狱, 虽然现在引入了协程的语言越来越多, 但go中的协程仍然是实现的是最彻底的. 这篇文章将通过分析...
去去1002赞 13阅读 11.2k评论 4
【已结束】SegmentFault 思否技术征文丨浅谈 Go 语言框架
亲爱的开发者们:我们的 11 月技术征文如期而来,这次主题围绕 「 Go 」 语言,欢迎大家来参与分享~征文时间11 月 4 日 - 11 月 27 日 23:5911 月 28 日 18:00 前发布中奖名单参与条件新老思否作者均可参加征文...
SegmentFault思否赞 11阅读 4.7k评论 11
【Go微服务】开发gRPC总共分三步
之前我也有写过RPC相关的文章:《 Go RPC入门指南:RPC的使用边界在哪里?如何实现跨语言调用?》,详细介绍了RPC是什么,使用边界在哪里?并且用Go和php举例,实现了跨语言调用。不了解RPC的同学建议先读这篇文...
王中阳Go赞 8阅读 3.7k评论 6
【golang】sync.WaitGroup详解
上一期中,我们介绍了 sync.Once 如何保障 exactly once 语义,本期文章我们介绍 package sync 下的另一个工具类:sync.WaitGroup。
去去1002赞 13阅读 30.2k评论 2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