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感度:🌟🌟🌟🌟🌟
口味:芝士鱼籽
烹饪时间:15min
本文已收录在Github
github.com/Geekhyt,感谢Star。
Docker
有人把Docker比喻成运维人员的一把“瑞士军刀”,因为他们可以通过这把军刀实现终极梦想“一次创建,到处运行”。
也有人说Docker是给PaaS世界带来的“降维打击”,Docker镜像完美解决了应用打包这个根本性问题,直接将应用所运行的整个操作系统进行打包,让你的本地环境和云端环境高度一致,再也无需在不同的运行环境切换之间进行痛苦的试错。
究其本质,Docker把纯后端的技术概念,进行了非常友好的封装,展现在广大开发者面前。
回顾Docker的发展历史,Google、微软、IBM、RebHat等巨头推动着这只小鲸鱼在容器云的浪潮中掀起了阵阵波涛。云计算世界的运维方式从SSH的刀耕火种正式迈入了电气自动化时代。从历史的本质中可以看出,运维不再仅仅是服务器的维护,更重要的是数据、服务与人的沟通。
看来新技术想要得到认可和发展,就要将开发者群体摆在最高位置。
在技术大爆发的时代,我们每天接收新知识的时候更多的都是进行快餐式的阅读,这样就会造成对待新技术仅仅停留在会用即可、了解即可的程度,这样的恶性循环对我们自身的技术发展是大大不利的。对于核心的技术我们一定要做到能够真正理解它的原理和底层实现,这样才能对技术发展趋势建立起自己的判断和预言。
作为前端工程师,项目里的Dockerfile一般都是脚手架自动生成配置好的,我们无需清楚它的内部实现。但当你有机会参与到公司的脚手架项目搭建,有机会和DevOps同事进行深度的交流(我工位离DevOps同事很近,经常找他们扯皮),那么你一定会感受到这只小鲸鱼的魔力并想进入它的体内一探究竟。
来,看看内脏!
Docker总架构图
Docker是一个C/S架构,我们可以通过客户端与服务器建立通信。
Docker1.11版本之前的架构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它的主要模块有DockerClient、Docker Daemon、Docker Registry、Driver、Graph、libcontainer以及Docker Container。接下来我们来逐一理解他们。
Docker Daemon
Docker Daemon是Docker中一个常驻在后台的守护进程,也就是“运行Docker”。
- Server接收Docker Client发送的请求,通过Router进行调度,分发到对应的Handler来处理请求。
- 管理所有的Docker容器
Engine
任务由Engine运行引擎完成,每项任务都由Job形式存在,也就是说Job是引擎内部最基本的工作执行单元。
Docker Registry
Docker Registry是一个存储容器镜像(Docker Image)的仓库,可以以公有和私有的形式存在。Docker Hub就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公有Registry。在Docker的运行过程中,有三种情况能够和Docker Registry进行通信,分别是进行搜索、上传以及下载镜像。
Graph
对比架构图,Graph有着保管着容器镜像的能力。当然它也支持多种不同的存储方式,除了图中的aufs,还有devicemapper、Btrfs等。
Driver
Driver顾名思义,是一个驱动模块。可以实现对容器运行环境的定制,包括网络环境、存储方式以及容器执行方式。这一层的抽象意义在于,将与Docker容器相关的管理从Docker Daemon的所有逻辑中进行分门别类。
如架构图中所示,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 graphdriver
- networkdriver
- execdriver
graphdriver
graphdriver主要管理容器镜像方面的内容。包括存储从Docker Registry上下载的镜像以及本地构建的镜像。
networkdriver
networkdriver负责管理容器网络环境。在Docker Daemon启动时为Docker环境创建网桥,在Docker容器创建前分配相应的网络接口资源,为Docker容器分配IP、端口并与宿主机进行NAT端口映射以及设置防火墙策略等。
execdriver
execdriver是Docker容器的执行驱动,负责创建容器运行时的命名空间、资源使用的统计与限制、负责管理内部进程的真正运行等。
libcontainer
libcontainer抽象出了linux的内核特性,为Docker Daemon提供了完整的接口。 它是由Go语言设计实现的库,可以不依靠任何依赖,直接访问内核中与容器相关的系统调用。其本身也可以被上层多种不同的编程语言访问。
Docker Container
如架构图中所示,最底下离我们最近的一层,Docker Container就是Docker架构中服务交付的最终体现形式。
Docker架构的演进
containerd核心化,引擎集群化。
新增containerd和runc,原有的引擎功能下沉到containerd。
containerd负责管理容器的生命周期,向着独立于Docker作为通用容器运行时工具方向演进。
除此之外,将集群编排工具swarm整合进引擎,引擎内部也不断进行解耦出新模块buildkit等。
Docker架构演进的原因
一部分原因是由于swarm与kubernetes的竞争失败,Docker公司为了避免自己在开源社区中被边缘化,于2017年将containerd捐献给CNCF基金会,将更多Docker引擎的功能下沉到containerd。另外就是容器世界的标准化在不断推进。
“没有集装箱,就没有全球化。”
这是《经济学家》杂志对集装箱的评价,看似普通的发明,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这也是Docker的小鲸鱼身上背着的集装箱的魔力所在。
Docker的本质
容器其实就是一种特殊的进程。
Docker的核心功能,就是约束,“喜欢就会放肆,但爱是克制”。
看来小鲸鱼是走心真爱了,真爱三连问:
那么约束的又是什么呢?通过什么来进行约束呢?约束实现了什么呢?
- 约束的是进程的动态表现。
- 通过Cgroups技术(Linux的一种机制)来进行约束。
- 约束实现了“边界”。
除了约束以外,Docker还可以修改进行的动态表现,通过Namespace技术来实现。
Namespace
也是Linux里面的一种机制,对被隔离应用的进程空间使用了魅惑之术
,使得这些进程只能看到重新计算过的编号,但实际上,他们在宿主机的操作系统里,还是原来的编号。
在Linux中使用也特别简单,就是Linux创建新进程时候的一个可选参数(CLONE_NEWPID)
。除了PID Namespace,Linux操作系统还提供了Network、Mount、User、IPC、UTS等Namespace,来针对不同的进程进行魅惑。
Linux Cgroups(Linux Control Group)
,它的功能是限制一个进程组能够使用的资源,包括CPU、内存、磁盘、网络带宽等。与Namespce配合起来使用就可以实现双剑合璧,隔离进程并且约束进程占用的资源量。
不足之处
- 相比于虚拟机而言,Linux的Namespace机制隔离的并不彻底,多个容器仍旧是共享宿主机内核。
- 时间并不能被隔离。
- Cgroups的/proc文件系统问题,/proc文件系统并不受Cgroups的限制(/proc渣男实锤),在生产环境中可以使用
LXCFS
修正。
LXCFS其实也是一种魅惑之术,通过文件挂载的方式,把Cgroups中关于系统的相关信息读取出来,再通过Docker的Volume挂载给容器内部的proc系统。魅惑Docker内部应用,读取proc中信息的时候以为就是读取宿主机的真实proc。
参考:
- 《深入剖析Kubernetes》
- 《Docker源码分析》
- 《容器云运维实战》
- 《Docker技术入门与实战》
❤️爱心三连击
1.看到这里了就点个赞支持下吧,你的点赞是我创作的动力。
2.关注公众号前端食堂,你的前端食堂,记得按时吃饭!
3.入冬了,多穿衣服不要着凉~!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