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8_...
本文主要介绍前端性能优化中的资源预加载,不仅会介绍常规的一些预加载手段;还会介绍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涉及内容:
- link相关(rel、as、media、defer、async);
- 缓存(4种缓存、缓存策略、ServiceWork);
- 优化网络(HTTP/2 ServerPush、Preload/Prefetch、域名拆分);
- 同步接口JSON数据内联,加速首页渲染;
- 浏览器中各资源加载的优先级;
- 实践:webpack插件、quiklink.
前言
当我们需要某些网络资源时,加载和执行往往耦合在一起,下载完立即执行,而加载过程是阻塞式的,延长了onload时间。因此如何在资源执行前预加载资源,减少等待网络的开销便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1. 常规做法
附一张不同资源浏览器优先级的图示(来源):
1)async/defer: 无阻塞加载
defer:DOMContentLoaded事件触发前执行;在现实当中,延迟脚本并不一定会按照顺序执行,也不一定会在DOMContentLoaded事件触发前执行,因此最好只包含一个延迟脚本;
async:加载完立即执行,无法控制执行时机和执行顺序。适用于无依赖的外部独立资源。
不足:仅限于脚本资源;执行时机不可控或存在执行顺序问题,用于非关键资源。
2)使用ajax加载资源:可以实现预加载。
不足:优先级较低,无法对首屏资源提前加载。
3)Webkit浏览器预测解析:chrome的预加载扫描器html-preload-scanner通过扫描节点中的 "src" , "link"等属性,找到外部连接资源后进行预加载,避免了资源加载的等待时间,同样实现了提前加载以及加载和执行分离。
原始解析做法:
采用预解析(扫描)器:
不足:
- 仅限解析HTML中收集到的外链资源,对JS异步加载的资源无法提前收集。
- 未暴露类似于Preload的onload事件。
4)Server Push 图片来源
资源推送:
Link: <https://example.com/other/styles.css>; rel=preload; as=style;
资源仅预加载,不推送:
Link: <https://example.com/other/styles.css>; rel=preload; as=style;nopush
目标:减少请求数量和提高页面加载速度。
特点:多页面共享push cache(动态数据json除外)
适用场景:如果不推送这个资源,浏览器就会请求这个资源。
需要注意:要确保没有发起不必要的推送,浪费流量。可以使用preload标签代替,或者在HTTP头中加nopush属性。
Tips:如果服务器或者浏览器不支持 HTTP/2,那么浏览器就会按照 preload 来处理这个头信息,预加载指定的资源文件。
不足:
- Edge和Safari的支持不好,慎用;
- 如果浏览器不从push cache中获取资源,推送反而不利于网页性能;
- 只能推送不带请求体的GET和HEAD请求;
- push cache中的资源只能使用一次;
- 不考虑客户端的缓存,始终推送:
- 只对第一次访问的用户开启服务器推送;
- 保守起见,推送原本内联的资源,这样即使多推,也比内联效果好点;
- 将资源文件的缓存状态更新至客户端的Cookie。
-仅能推送同源资源;
-push cache: 只在会话中存在,一旦会话结束就会被释放;
- 即使push的是最新的资源,如果http缓存中max-age没有过期,仍然使用http缓存中的资源。(资源依次查找缓存的顺序:内存缓存、Service Worker缓存、Disk缓存、Push缓存)
- 无load/error事件
【问题】
不仅js渲染阻塞,有时需要等待js执行后获取一些数据(JSON)后,才能真正渲染完成,如何解决?(参考图片来源)
1)动态资源的提前推送,注意参数需固定,不带随机变量的;
有一丢丢像webpack异步模块加载中__webpack_require__.e的实现,感兴趣的童鞋看这里。
2)服务端渲染(直出同构)
比如node层模板渲染时,将同步接口中拉取的数据同步数据先缓存起来,如挂载在window._data,使用时直接从全局变量上读取。
好了,上面介绍了一些常用的预加载方法,下面主角登场~
preload和prefetch
概念
preload
声明式的 fetch,可以强制浏览器请求资源,同时不阻塞文档 onload 事件。使用场景:当前页面使用(一般用于和首屏渲染无关的逻辑,比如数据打点等),尽早下载,优先级较高;
prefetch
首次渲染时不需要,之后可能需要。优先级较低,在浏览器空闲时才会下载。使用场景:比如当前页可能跳转的页面,或者条件加载的资源。
特点
- preload的资源存储在内存缓存中(没有设置资源的缓存策略时);
- 下载但不执行;
- 异步加载,不影响当前页面的渲染;
- 提前加载资源,在真正使用时,直接从从缓存中读取;
- 使用场景
- 当分析当前页面用户高频点击的链接,分析提取跳转页上的资源,使用prefetch预加载。
- font字体文件的预加载由于字体文件必须等到CSSOM构建完成并且作用到页面元素了才会开始加载,会导致页面字体样式闪动。而浏览器为了避免FOUT,会尽量等待字体加载完成后,再显示应用了该字体的内容,会导致加载完成前显示空白。
检测prelaod和prefetch的支持情况
let { relList }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nk');
return relList && relList.supports && relList.supports('preload');
如何使用
//link标签
<link rel="preload" as="style" herf="./a.css"/>
<link rel="prefetch" as="script" href="./b.js"/>
//动态创建
let preLink = document.createElement('link');
preLink.rel ='prefetch'; //感觉动态创建不适合preload
prelink.as = 'script';
preLink.href = './a.js';
as属性值
不同值表明资源类型,对应的优先级不同:style, script, image, media, document, font。(问题:官方说法:不带 “as”属性的 preload 的优先级将会等同于异步请求。测试后发现不写as并没有发请求。)
注意事项
- 造成二次下载
- 同一资源分别使用as='style'和as='script'预加载,会造成二次下载;
- prefetch和preload同时对同一资源使用,会造成二次下载;
- 实际是script脚本,但使用as='style'会造成二次下载;
- preload字体时不带crossOrigin(默认指定anonymous匿名,不带认证信息),同样会造成二次下载preload字体时即使同域也需要带crossOrigin,否则同样会造成二次下载;Requests without credentials use a separate connection。
- 没有使用preload资源,Chrome会在onload事件3s后做出警示,避免无效的优化,浪费流量。
-浏览器对同一域名有并行加载数限制,因此考虑域名拆分等优化。
实践
下面是twitter页面中应用:
//head中
<link rel="preload" href="https://abs.twimg.com/k/zh-cn/init.zh-cn.3b38ddbf651139df6007.js" as="script">
//body底部
<script src="https://abs.twimg.com/k/zh-cn/init.zh-cn.3b38ddbf651139df6007.js" async></script>
preload的polyfill
背景知识
//若支持preload,异步下载完不会立即执行
<link rel="preload" >
//下载完立即应用到DOM树
<link rel="stylesheet" >
//异步下载,只有打印的时候才会应用,不符合则不会应用,因此不会阻塞渲染
<link rel="stylesheet" media='print' >
polyfill实现思路
参见loadCSS,提供了css的preload的polyfill实现(只展示关键代码):
// 1. 【支持preload的情况】
//由于preload只是获取样式,不会立即应用,因此使用onload改变link的rel使其立即生效9)
<link rel="preload" href="style.css" as="style" onload="this.onload = null;this.rel ='stylesheet'">
注:设置onload=null主要是因为有些浏览器会在rel改变时再次出发load事件。
// 2. 【不支持preload的情况:核心还是media的使用】
// 1)获取全部link
let link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link");
// 2)缓存每个link的media
var finalMedia = link.media || "all";
// 3)改变link的rel和media(异步下载但不会应用)
link.rel = "stylesheet";
link.media = "only x";
// 4)如果绑定onload事件(为了启用media)
if( link.addEventListener ){
link.addEventListener( "load", enableStylesheet );
} else if( link.attachEvent ){
link.attachEvent( "onload", enableStylesheet );
}
// 5)为了应对旧的浏览器不支持link的onload事件
setTimeout( enableStylesheet, 3000 );
// 6)enableStylesheet回调中做如下操:将media恢复,样式立即应用
link.setAttribute( "onload", null );
link.media = finalMedia;
注意这里实现的是对CSS的预加载。
适用于对于首页无关的样式:
由于preload能够异步加载样式,因此可以避免在加载首页无关样式时阻塞初始渲染。
对于首页初始渲染中重要的样式:
1)内联 (注意,会将静态资源的缓存策略与页面的缓存策略捆绑)
2)HTTP/2的serverPush
“ 知道了preload和prefetch的用途,那如何结合项目实践呢?由于webpack目前基本是项目必备,所以首先介绍结合webpack的使用;然后对quiklink进行简单介绍。”
结合webpack的实践
1. 使用插件:PreloadWebpackPlugin
常用的配置如下:
new PreloadWebpackPlugin({
//preload or prefetch方式
rel: '',
/*
*即<link as='' />中的as,表明资源类型,不同的类型决定了不同的执行优先级
*比如:script的优先级大于style
*/
as: '',
//排除的html页面集合,即只关联要配置的页面
excludeHtmlNames: [],
//所关联页面需要使用preload或prefetch的资源
include: []
})
其中include的两种使用:
1) 根据chunk类型进行处理:
include: 'asyncChunks' | 'initial' | 'allChunks'
asyncChunks:import()动态导入的模块,可以使用prefetch方式异步加载模块;
initial:初始化需要的模块;
allChunks:处理所有模块(asyncChunks & initial)。
2) 对已知命名的chunk,可以更精确的使用数组的方式配置需要使用的chunk
include: ['vendor', 'index']
注意事项
1)需要结合HtmlWebpackPlugin插件使用
2)必须放到HtmlWebpackPlugin后面,因为PreloadWebpackPlugin需要使用其提供的hook钩子将构造的<link>插入html中:
plugins: [
new HtmlWebpackPlugin(),
new PreloadWebpackPlugin()
]
使用效果
对某个页面中include的资源,最终会在对应页面head中插入link标签:
<link as="script" href="/common.js" rel="preload">
<link as\="script" href\="/asyncChunk.js" rel\="prefetch"\>
当真正使用时,由于已经下载到本地,直接读取执行,性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2. 结合import()
好处:拆分chunk,减少首屏js体积。
如果工程没有使用HtmlWebpackPlugin,可以对动态导入的资源做如下处理:
import(/* webpackPrefetch: true */)
import(/\* webpackPreload: true \*/)
【版本限制】需webpack v4.6.0+ 才支持预取和预加载。本地测试后,发现prefetch可用,preload无效。
quiklink
旨在成为根据用户viewport中的链接预取内容的简易解决方案。
工作原理
通过获取页面中a标签的href,试图更快的加载接下来可能要访问的页面。
1) IntersectionObserver(交叉观察器): 检测当前视口的links
let target= document.getElementById('a');
io = new IntersectionObserver(
entries => {},
{
threshold: [1] //交叉区域为1时会触发callback
}
);
io.observe(target);
【备注】常规的主要是通过getBoundingClientRect()获取元素在视口中的详细位置,来实现滚动加载以及吸附等功能。
2) requestIdleCallback:等到浏览器空闲时;
注意其和requestAnimationFrame的区别.
3) 检查当前的网络环境:
navigator.connection.effectiveType //4G、2G...;
4) 提供了多种方式预取链接
小巧的js库,使用了如上4个特性,每一个都值得细细品味。有兴趣的可以看下源码:https://github.com/GoogleChro...。
工作流程:
1) 浏览器空闲时,获取页面所有a标签的链接links;
2) 使用IntersectionObserver对link进行监听;
3) 在视口区的link,使用prefetch下载;
4) 判断当前网络状况,若使用的是2G或者开启了省流模式(data-saver),则不做处理。
data-saver: The user may enable such preference, if made available by the user agent, due to high data transfer costs, slow connection speeds, or other reasons.
题外话:prefetch有点偷流量的意思,用户想看什么才消耗对应资源产生的流量,而prefetch则会擅自做主,偷偷下载很多可能并不需要的资源(在早前流量特贵的时候这么做,估计会被骂...)
5) 下载链接资源,三种下载方式:fetch、xhr、<link rel=prefetch href="" />
使用说明
- 只支持prefetch;
- 通过a标签获取links;
- 最佳实践是对后续可能访问的页面的提前下载,后续真正访问时,直接从本地获取执行。
总结
综合来看,PreloadWebpackPlugin更适合对chunk而非html文件的处理;而quikLink更适合博客类的网站,或者服务端渲染的页面,这样才能实现"秒开"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 preload-webpack-plugin
- quicklink
- IntersectionObserver
- Preload, Prefetch And Priorities in Chrome
- loadCSS
- A Tale of Four Caches
- React 16 加载性能优化指南
- PWA直出
- 亿万级访问量下的前端同构直出实践
欢迎[ 扫码 ]关注,最新文章,不定期更新~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