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2019年初,笔者从腾讯跳槽到阿里。新的公司新的氛围,坦白说,阿里新岗位的工作强度大于之前在腾讯的岗位。我入职后不久后就迫于试用期答辩项目的压力,开始周末加班,后来又因为自己懒散,中断了坚持了一年多的博客更新。经过了一年多的阿里熏陶,我优化调整了自己部分的工作方法论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重新找回了有节奏的工作生活。在这个过程中,总结了5条高效工作的经验,在这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 优先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四象限分析法,就是按照紧急/重要将事情划分到四个象限中去(如下图)。
四象限分析法.png

尽管很多人知道四象限分析法,但是对于处理的优先级往往是误解的!以我自己的经验,我之前都是按照下面的“赤橙黄绿”这个顺序来完成日常的工作:

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又重要又紧急为啥不做)> 紧急不重要的事情(紧急的事情还是先处理一下吧)> 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做完了前两类事情之后,也累了,休息一下)> 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养足精神处理)

而这样的顺序会导致一个问题,就是每天都在赤橙黄,赤橙黄中反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一直排不上期,最后也变成重要且紧急的事项,然后再慌慌张张的处理。但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往往是一些规划/提前做准备的事情,临时抱佛脚是搞不定的。这样就逼迫自己一直在低头处理眼前的事情,不能抬头看路,永远忙忙碌碌,却很难出成果。

而实际上四象限分析法倡导的顺序是“绿赤橙黄”——先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这个也是《高性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中着重倡导的。

重要不紧急 > 重要且紧急 > 紧急不重要 > 不重要不紧急

可能看到这个地方你就疑惑了:那难道现在线上有bug,我不赶着去处理,而是在这边做规划或者一些提效工具吗?

其实这个问题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这个问题上看——单纯看这个问题的话,毫无疑问是先处理线上bug——而是要考虑到如果我们做好重要但不紧急的事项,会让我们重要且紧急的事情变得很少/很容易解决。举个例子:我们之前有个业务是5年未重构的老业务,每次线上问题的定位都是0.5人天起的,更不要提还有解决问题和上线的时间。后来我们推动了重构和全链路请求串打通,现在所有的线上问题只要提供请求串,都能轻松定位到并处理。处理好一个问题的时间从3人天变到了分钟级。

这样的效率让我们做到了有更多的时间来做重要不紧急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在繁重重复业务的泥潭里深陷。

2. 明确自己的核心目标

每个人在工作中都有自己的定位和目标。在看这段的时候,大家不妨先站在老板的角度上,想想老板最关心你的核心目标是什么?再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想自己最关心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还是以我为例,老板最关心的是我如何带领搜索小组高效/有节奏的业务&技术产出;我最关心的是我的个人竞争力(包括技术敏感度/团队管理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代码能力)是否有持续的成长。

当你明确了自己的核心目标后,就会发现有很多事情的优先级是可以调整的——事情是做不完的,你只需要保证的是重要的事情一直在被推进,不重要的可以讨论/推掉/改方案。只有当你清楚的明确了自己的优先级,而不是把别人的优先级当成了自己优先级,你才能合理的利用上面说到的四象限分析法,而不是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到重要且紧急的区间中去。最终导致做了半天都做的是收益低,投入产出差的工作,一天做下来都不知道今天干了啥。

3. 做好并行

很多年前有个经典的面试题:并发和并行的区别。这块我不多做阐述,其实只要看英文就明白:

并发:concurrent
并行:parallel
并发在微观时间层面不是同时进行的,而并行是平行的意思,就是一直同时推进的。

作为一个工程师,毫无疑问我们大家都是单核CPU,单一时间只能处理好一件事情。但是工程师要自己做好任务调度,在技术和业务的推进上,或者多件重要事项的推进上,一定要给人以并行的感觉。决不能说,这周我业务忙,所以我的技术项目就没有进展了;或者说这周技术项目来不及了,我就不管业务了把;甚至是我推荐A业务,B业务没进展了。

工程师自己要定好优先级,合理的对任务进行分解。我们都是人,不是简单的机器,不存在只能做A做不了B的情况。如果真的是A太紧急太多了,那就要考虑是不是过去重要不紧急的事项做少了——是不是我们没有沉淀出高效工具&平台、是不是排期有问题、哪些地方还可以优化?

为什么一定要做好并行?随着职责的提升,从初级到高级,从技术到管理,工程师负责的项目会越来越多,哪怕将核心目标定的再好,位于绿色象限的事项也会变多。若一开始就做单细胞生物,这个时候就会捉襟见肘。所以要一开始就拆分任务,在合理的区间中做任务调度,不断培养自己这个能力。

4. 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一定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羽毛。一旦固有印象被建立,想再改变可能要付出10倍以上的努力才能改变

高效/靠谱的影响力有什么好处?

  • 更多的资源:没人会去挑战你的排期/核心的技术项目给你做
  • 更多的体谅:做不完不是你不努力,肯定是其他原因;偶尔搞不定也没关系
  • 尊重:业务方不再把你当工具人,而是把你当伙伴

如何在一个新环境快速建立自己的影响力?

  • 共情:多站在合作伙伴的角度考虑,别人的问题哪怕不能及时回答,也可以先表示下收到了,并给出预期的答复时间。解别人之所难
  • 努力:高效处理事项,提出完善的解决方案,能别人所不能
  • 认真:有代码洁癖,不允许可以跑但是有逻辑缺陷的代码被提交,线上bug量很少
  • 靠谱:不随便承诺,承诺了必实现。决不出现答应你晚上给,结果第二天还没有给到的情况。
  • 兜底:提前预测到可能的风险,被告知大家。不给别人犯错的机会。

个人影响力的建立,既影响自己的业务方,也自己的上下级,所以影响力的建设是贯穿在整个工作中,当然,像我也在生活中不断建设自己靠谱的形象,有百益而无一害。

5.持续反思

做到了上面几点之后,还需要持续反思。人是不可能不犯错的。我其实挺信奉一句话:做的多才会错的多。犯了错不要紧,重要的有没有解决的方案,并且保证下次不会再在同一个错误上犯错

古人云:一日三省吾身。我们做不到一日三省,在每天晚上盘点下今天的所作所为,有哪些还可以持续改进的地方。不光是反思错误,也可以反思自己或者别人做的好的地方,为什么做的好,如何将之总结为一个套路,保证以后类似的事情都可以快速套用。所谓“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这个意思吧。

总结

以上就是我来阿里一年调整和明确的5条经验——先明确核心目标,然后将重要的事项并行推进,最终建立自己高效/靠谱的人设,不断总结反思,反复提升。当有了这个人设之后,做各种事情都是事半功倍,事情做好之后又可以增强你的人设,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正向转动的飞轮/回路;在工作中有任何的梦想都有机会实现了。

希望这些经验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都欢迎在评论中探讨。

PS:阿里巴巴CBU技术部招收前端开发专家,作为国内最大的B2B交易平台,阿里内部的供货中心,我们目前有P7/P6+ HC若干,期望各种能力很强、人很酷炫的小伙伴。我们位于杭州滨江,有兴趣可以赐简历至 tangmu.zc@alibaba-inc.com,多谢!也可以加微信angeltune保持联系。

这是你的玩具车吗
4.5k 声望798 粉丝

职业提升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