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的输出缓冲区
在PHP中有一个名为“输出缓冲区”「ob」的东西。PHP的输出流包含很多字节,通常是echo语句或者printf()函数输出的。这些东西的数据需要用到输出缓冲区。
一般PHP的输出就是按照上面这张图在各个缓冲区间流转,但是cli模式下有些特殊。在cli模式下ini的配置中_output_buffer_选项强制设置为0、_implicit_flush_的值也会被设置为1。
- output_buffer=0: 表示禁用默认PHP输出缓冲区。所以在cli中国呢,默认情况下你要输出的东西会直接传递到SAPI层,除非你手动调用ob_()类函数。
- _implicit_flush=1: _当_implicit_flush_被设置为打开(值为1),一旦有任何输出写入到SAPI缓冲区层,它都会立即刷新(flush,意思是把这些数据写入到更低层,并且缓冲区会被清空)。一般会是标准输出管道,write()和fflush()这两个函数就是负责干这个事情的。
默认输出缓冲区
关于缓冲区的配置选项的值会在PHP程序启动的时候,还没有运行任何脚本之前解析,所以在脚本启动之后使用ini_set()去设置是没有效果的。
在web应用环境中对输出的内容使用缓冲区对性能有好处。这意味着你可以先写入一些字符,然后再跟下面的SAPI层通信。并且在web应用环境中,通过socket一个字节一个字节的传输消息的方式对性能并不好。更好的方式是把所有内容一次性传输给服务器,或者至少是一块一块地传输。层与层之间的数据交换的次数越少,性能越好。
对于FastCGI协议,刷新操作(flushing)是每次写入后都发送一个FastCGI数组包(packet),如果发送数据包之前先把FastCGI的缓冲区写满会更好一些。
用户输出缓冲区
使用ob_start()创建用户输出缓冲区。这些缓冲区组成一个堆栈结构,每个新建缓冲区都会堆叠到之前的缓冲区上,每当它被填满或者溢出,都会执行刷新操作,然后把其中的数据传递给下一个缓冲区。
// web请求立即返回,然后后台继续执行任务。
echo json_encode(['code' => 200]);
$size = ob_get_length();
header("Content-Length: $size");
header('Connection: close');
ob_end_flush();
ob_flush();
fastcgi_finish_request();
// flush();
//在关闭连接后,继续运行php脚本
ignore_user_abort(true);
// 不设置超时时间
set_time_limit(0);
// 继续执行任务
关于fastcgi_finish_request()
- 此函数flush所有响应的数据给客户端并结束请求。使得客户端结束连接后,服务端可以继续运行耗时任务。
- fastcgi_finish_request()之后, 脚本仍然会占用一个FPM进程。
- 当前FPM进程会被阻塞,这意味着因为会话而锁定一个进程的请求会被阻塞,直到会话被关闭,可以通过session_write_close()主动关闭会话。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