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的渊源

看板最早起源于英国工厂的双仓管理。20世纪40年代末,丰田前总裁Taiichi Ohno从超市上下架和供应链系统中获得灵感:客户总能在需要的时候拿到指定数量的某产品,却总不会断货。库存的预备和客户的需求总能达到平衡。丰田从这一事实基础上建立模型进行研究,在1953年,丰田将其引入汽车生产车间。

看板的理论基础

看板在一定程度和拉式生产系统很相似,很多人也会把他们划等号。在拉式生产系统中,采购、生产和分销是以需求为导向,而非依靠预测。就像“超市一样”,当仓管看见某一货架的商品快要售罄的时候,就会第一时间去补货和进货,这样能够随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同时不至于有过多的库存积压。

因为始终保持供需平衡,因此也提高了库存管理的效率。虽然这个理论源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但也被广泛应用在其他领域,比如,市场营销、工业生产等等。

所欲看板方法是基于拉动模式来驱动工作中的价值流动并将其可视化,并对工作过程持续优化,其精髓是改善。看板方法本身也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

看板方法

软件中的看板方法,由David J. Anderson发明创造的,于2004年诞生在微软的XIT项目,并于06年至07年之间在Corbis公司得到大规模运用,紧接着在全球迅速推广。

David在发明看板方法之初,便深受了大野耐一的丰田生产方法(TPS),高德拉特的约束理论(TOC),戴明的质量管理,以及敏捷开发的影响。因此,看板方法中的很多概念,都可以从上述理论中找到影子。2010年,David出版了第一本关于看板的书《看板方法:科技企业渐进变革成功之道》

看板实例

这是看板的一个典型实例,有横向泳道、竖向泳道、WIP、工作项、卡片等关键要素。

看板6大核心实践

  • 可视化(Visualize)。
  • 限制在制品(Limit work in progress)。
  • 管理流动(Manage flow)。
  • 规则显式化(Make policies explicit)。
  • 建立反馈(Implement feedback loops)。
  • 协同改进,实验进化(Improve collaboratively, evolve experimentally)

IDCF DevOps黑客马拉松,2021年度城市公开赛,11月6-7日,深圳站,企业组队参赛&个人参赛均可,一年等一回,错过等一年,赶紧上车~公众号回复“黑马”加入


用户bPcN1SC
149 声望55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