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们聊到,如果要实现组件的跨端复用,那么必然就要复用逻辑层。
回过头来,审视过去几年前端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由于Vue,React框架等的兴起,前端越发重View层,基本都是以视图组件为主,围绕用户交互的纬度组织代码。比如下面这个组件:

const calendar = (props) => {
    const [state, setState] = React.useState(props)
    return(
        <div onClick={()=> setState()}>
            {state}
        </div>
    )
}

它有自己的View和数据处理逻辑(state+props),这一块的数据怎么处理,取决于View层用户怎么交互,需要什么数据。这在大部分场景下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但是针对我们目前的多端业务场景,要么每端都独立写各自的逻辑(没有复用,效率太低),要么复用公共逻辑(公共逻辑里面需要各种判断环境,然后使用对应平台api,很繁琐)
比如会有以下代码:

// 充斥各种环境判断
const fetch = () => {
    if(isRn) return Rnfetch;
    if(isH5) return h5Fetch;
  ...
}

于是,我们可以把注意力移到逻辑处理这一块来。将model层作为核心,不关心对接的是哪一端:

image.png
这样一来,对于model的能力得到增强,View层就只是简单的从Model层获取state以及改变state的函数。其次针对不同平台的api,如上面的fetch,那么就可以通过注入的方式解决

// model.tsx
const wrapModel = ({fetch})=()=> {
    const getUserInfo = ()=>{
      fetch(url,{xxx})
  }

 const useActions = ()=>{
    getUserInfo
    }
}
// rn page.tsx
const model = wrapModel({fetch: rnFetch})
const Page = ()=> {
    const { getUserInfo } = model.useActions();
    return xxxx;
}

我们可以看出,这样一来,既做到了最大程度组件复用,又能避免繁琐的的环境判断


notself
134 声望13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