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很开心今天能和大家做一些交流分享。流浪地球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还记不得在结尾的画面,地球穿梭在书籍与活字印刷之间的画面,十分震撼。
在这些精美的画面背后,创意总监王磊和他们的团队放弃了原有的工作流程,拥抱了我们今天的主角Blender。软件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各个专业方向的软件更是类型繁多。
一段三维动画从构思草图到合成成品甚至需要5-10个软件的相互配合,各个软件的封闭性也会导致频繁的导出/转化/导入。今天的这篇分享,将会给大家介绍一款名叫Blender的软件。
Blender是怎么来的、优势是什么、有哪些功能、简单的熟悉一下。如果你也想了解尝试Blender,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到你。
一、Blender的由来
Blender最初是由荷兰的一个视频工作室开发的内部使用程序,再后来由其程序的主要设计者 Ton Roosendaal于1998年6月将其进一步发展,并对外发布这个程序。
在2002年9月7日,由Ton为blender一次性筹集十万欧元支付给债权人后,Blender变为开源软件,并由Blender基金会维护和更新。
目前很多企业都加入了Blender基金会,为Blender的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的支持。
二、Blender优势
1.无版权困扰完全不用担心版权问题,Blender 使用的 GNU GPL 开源协议,让个人有权利将该程序用于任何目的,随意复刻或修改程序,发布程序。
当然,不用担心创作的做作品会被开源,用Blender制作出来的资产属于创作者资产,版权归属于创作者自己。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软件的版权问题会越来越严格,对于盗版软件的打击的力度也会越来越大。
2.跨平台支持:
Blender全平台支持,使用了OpenGL的GUI可以在所有主流平台上都表现出一致的显示效果(并且可通过Python脚本来自定义界面)。意味着无论您是使用 PC 还是 MAC 亦或是 Linux 都可以完美使用Blender。而且Blender的大小只有100多兆,体积小巧,便于分发。
3.功能强大且齐全&顺畅的工作流程:
Blender是一个完整集成的3D创作套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工具,包括建模、渲染、动画 & 绑定、视频编辑、视觉效果、合成、贴图、以及多种类型的物理模拟。
三、Blender开始
- 首先可以根据自己的系统去官网下载Blender的安装包,下载完直接安装即可。
2.安装后即可直接打开,首先会弹出一个选择框,在左面我们可以看到主要的几个功能,可以选取我们需要的,也可以直接选取常规,我们打开场景后仍然可以切换所有功能。
3.打开后即可进入场景
打开后的默认布局如下,主要分为3D视图区、时间线、大纲视图、属性、和最上方的设置。
3D视图是我们的主视图,在主视图左边是选择、缩放、旋转等常用工具;左上角是选择方式加选减选,添加物体,修改物体属性等;中间是坐标系、吸附、软选择等;右侧是物体的一些数据属性;右上角可以切换主视图显示模式;属性视图包含渲染属性、输出属性、场景属性、世界属性、物体属性、修改器、物理、材质、纹理等大量属性;
4.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开始自由探索,可以看到在大纲视图中高亮显示,相应的属性也会显示在右下方的属性面板。如果想让面板显示其他内容,可以点击右上角,会列出所有可选面板。
四、Blender能做什么·
建模高效的快捷键、多边形建模(多用于游戏,场景,生物等)、曲面建模(多用于工业,珠宝,等)、丰富的修改器(非破坏性操作)
· 雕刻丰富的内置笔刷,开放的自定义笔刷、动态拓扑、多边形与拓扑的双向转换(顺滑的工作流程)
· 动画出色的骨骼绑定、姿态编辑器、约束器、驱动器· 蜡笔在3d场景中绘画、洋葱皮传统动画的支持、独立的修改器、笔触雕刻
· 渲染cycles(内置光线追踪渲染器)、NVidia CUDA & AMD OpenCL的GPU渲染、PBR – 基于物理的渲染Physically Based Rendering、降噪、EEVEE(强大的实时渲染器)
· 仿真模拟烟雾、流体、毛发、布料、粒子、刚体。
· 视频编辑实时预览、Luma 波形、色度矢量仪和柱状图显示、音频混合、同步、擦除和波形可视化最多 32 个插槽(类似层),用于添加视频、图像、音频、场景、遮罩和效果、速度控制,调整层,过渡,关键帧,过滤器等等。
· VFX强大的节点库用于创建相机特效,颜色校正, 抠像,图片特效等等、支持渲染层、完全支持图像和视频文件的合成、多线程、运动跟踪、摄影机反求。
· 脚本开源(可任意查看源码)、丰富的api接口文档(可以轻易自制插件配合工作)总结和一些心得如果你是CG爱好者、个人工作者、创意工作者、全流程制作、专业多边形建模、动漫绘画,那么我十分强烈推荐你使用Blender来进行你的创作。可以不受软件的约束尽情挥洒你的所有创意,它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高质量的展示你的想法。当然如果你不属于我上述所说的范围,我仍然建议你至少学习尝试一下Blender,这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世界,Blender一定会给你带来一个全新的视角。Blender是一款令人兴奋的软件应用,专业、高效、强大、并且还在高速发展,目前在各个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未来的突破与创新让人十分期待。
一些小技巧和建议切换中文,在最上方栏中edit>preferences>interface>translation>language;GPU加速渲染,编辑>偏好设置>系统>Cycles渲染设备>通用计算(CUDA);Cycles渲染时,可以打开降噪, 属性视图>视图层属性>降噪;物体缩放后,ctrl+a应用缩放,避免修改时出现问题;如果是免安装版本,Blender路径中不要有中文;相机对齐当前视口,ctrl+alt+0;来源:本文来自588UXD,仅供学习,侵删。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