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业务场景中频繁访问redis时,就可以考虑pipeline的优化方案。
1. pipeline介绍
Redis Pipeline 是一种可以显著提高 Redis 操作性能的技术,特别在需要进行大量命令的情景下。它允许客户端在不等待服务器响应的情况下,连续发送多条命令,从而减少网络往返次数。
1.1. 工作原理
在未使用 Pipeline 的情况下,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每个命令都需要一次网络往返(RTT):
- 客户端发送命令到服务器。
- 服务器处理命令并返回结果给客户端。
- 这种模式在高延迟网络环境下会显得效率低下,因为每个命令的延迟都被网络延迟所放大。
使用 Pipeline 后,客户端可以在不等待服务器响应的情况下连续发送多条命令,服务器在接收到所有命令后再一次性返回所有的结果。这样,多个命令的网络延迟被合并,从而显著提高了性能。
这有点像对DB的批量存储和查询,bulkInsert 比分多次 insert 明显性能要好。
1.2. 优势
- 减少网络延迟:通过减少命令的往返次数,Pipeline 能显著降低网络延迟对性能的影响。
- 提高吞吐量:一次性批量发送和接收命令,提高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效率,从而提高了系统的整体吞吐量。
- 减少资源消耗:批量操作减少了网络和 I/O 的开销,对于资源有限的系统,Pipeline 能有效降低总体资源消耗。
1.3. 注意事项
- 避免大批量阻塞:尽管 Pipeline 可以提高性能,但一次性发送过多命令可能会导致服务器处理时间过长,进而阻塞其他请求。建议通过监控和调优找到合适的批量大小,通常建议在 100 到 1000 之间。
- 错误处理:Pipeline 中的命令是批量执行的,如果某条命令出错,错误处理需要额外注意。确保在接收到返回结果后,检查每条命令的执行情况。
- 内存消耗:大量 Pipeline 操作会占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内存。确保系统有足够的内存处理批量操作,避免低内存环境中进行大量 Pipeline 操作。
1.4. 示例
Java 和 Jedis 示例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Pipeline;
public class RedisPipelin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
Pipeline pipeline = jedis.pipelined();
// 批量设置键值对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pipeline.set("key" + i, "value" + i);
}
// 执行 Pipeline
pipeline.sync();
System.out.println("Batch set keys completed.");
// 批量获取键值对
pipeline = jedis.pipelined();
for (int i = 0; i < 1000; i++) {
pipeline.get("key" + i);
}
List<Object> responses = pipeline.syncAndReturnAll();
System.out.println("Batch get keys completed. Total keys retrieved: " + responses.size());
}
}
}
2. 集群环境处理
一般企业在使用redis时,基本都使用redis集群环境。在集群环境中使用pipeline时,需要尽量保证批量执行的redis key 在同一个哈希槽中。
2.1. 避免跨节点
在 Redis 集群环境中使用 Pipeline 时,需要注意一些特别的事项,因为 Redis 集群的键可能分布在不同的节点上。因此,在使用 Pipeline 时,必须确保所有命令能够在相同的节点上执行,以避免跨节点操作所引发的问题。
因为这会导致 Redis 集群返回 MOVED 或 ASK 错误,要求客户端重新路由命令到正确的节点。跨节点操作会降低性能,并且需要额外的代码处理这些重定向。
但如何保证所有键都在同一个节点呢?保证它们在同一个哈希槽中。
2.2. 哈希槽与分片
在 Redis 集群模式下,整个键空间被划分为 16384 个哈希槽(Hash Slot)。当一个键被添加到集群中时,Redis 会计算该键的哈希值,然后将哈希值映射到某个哈希槽,从而确定该键存储在哪个节点上。
Redis 集群中的每个节点负责一部分哈希槽。初始状态下,所有哈希槽均匀分布在集群中的所有节点上。例如,一个三节点的集群中,每个节点大致负责 5461 个哈希槽(16384/3 ≈ 5461)。
Redis 使用 CRC16 算法计算键的哈希值,并将其对 16384 取模,以确定该键所属的哈希槽。计算过程为:hash_slot = CRC16(key) % 16384
。
当集群扩容或缩容时,Redis 会进行重新分片(resharding),即将部分哈希槽从一个节点迁移到另一个节点。这是一个在线过程,不会影响集群的正常运行。
因为重新分片,哈希槽所处的节点是会变的。所以应当要保证pipeline的所有redis键都在同一个哈希槽中。
2.3. 哈希标签
为了确保某些键被映射到同一个哈希槽,Redis 提供了哈希标签机制。哈希标签是键的一部分,用于计算哈希值时只考虑标签内部的内容。哈希标签用花括号 {} 括起来,如 {user:1000}。
例如,对于键 {user:1000}.name 和 {user:1000}.age,Redis 只会计算 user:1000 的哈希值,从而确保这两个键位于同一个哈希槽中,并存储在同一个节点上。
2.4. 举例
在toC的场景中,有时会需要一次性获取当前用户的各种特征属性。那么通常会将同一个用户的信息,放入同一个哈希槽中,方便pipeline存储和读取。
下面例子中有3个用户,每个用户有2个不同的redis键要存储和读取。那么通过userId的哈希标签,保证同一个用户的不同键,都存在同一个哈希槽上。然后每个用户执行一次pipeline,保证该次pipeline执行的所有键都在同一个节点。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Pipeline;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java.util.Arrays;
public class RedisPipelin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Jedis jedis = new Jedis("localhost", 6379)) {
// 多个用户ID
List<String> userIds = Arrays.asList("1000", "1001", "1002");
for (String userId : userIds) {
String hashTag = "{user:" + userId + "}";
String userInfoKey = hashTag + ":user_info";
String userPrefsKey = hashTag + ":user_prefs";
Pipeline pipeline = jedis.pipelined();
// 存储用户基本信息
pipeline.hset(userInfoKey, "name", "Alice" + userId);
pipeline.hset(userInfoKey, "age", String.valueOf(30 + Integer.parseInt(userId)));
// 存储用户偏好设置
pipeline.hset(userPrefsKey, "language", "English");
pipeline.hset(userPrefsKey, "timezone", "UTC");
pipeline.sync();
}
System.out.println("User data stored.");
}
}
}
3. 单次执行量
以前都说redis作为单线程,是不建议执行大命令阻塞线程,那使用pipeline会有阻塞问题吗?有!
Redis 是单线程的,因此在使用 Pipeline 时需要小心避免长时间的阻塞操作,以防止影响 Redis 的整体性能。以下是一些关于 Pipeline 使用的注意事项和建议,以确保高效而安全地利用 Pipeline 特性:
3.1. 注意事项
避免大命令:
批量操作的命令数量不要过大。虽然 Pipeline 可以减少网络延迟,但一次性发送过多命令可能会导致服务器端处理时间过长,从而阻塞其他请求。
尽量避免单个命令处理大量数据(如 MGET、MSET)或复杂操作(如大范围的 SCAN)。
监控和调优:
使用 Redis 监控工具(如 Redis 的 INFO 命令、监控系统等)观察 Pipeline 操作的影响,尤其是查看服务器的处理延迟和命令队列积压情况。
根据监控结果调整批量大小,确保每次 Pipeline 操作不会对服务器造成过大的负担。
分批处理:
将大数据集分成较小的批次,逐步执行 Pipeline 操作,以降低每次操作的负担。
每次 Pipeline 操作后给服务器一些喘息时间,避免持续高负载。
注意内存消耗:
大量的 Pipeline 操作会占用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内存。确保系统有足够的内存来处理这些批量操作。
避免在低内存环境中进行大量 Pipeline 操作。
3.2. 实践建议
将大数据集分成小批次进行操作,具体批次大小可以通过监控和调优来确定。一般建议开始时使用 100 到 500 之间的批量大小,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4. 回顾redis线程模型
redis 6.0 的多线程对pipeline是否有优化提升呢?
4.1. 单线程
Redis 的单线程模式指的是 Redis 使用单一线程来处理所有的客户端请求。这并不意味着 Redis 整个程序是单线程的,Redis 还是会使用多线程来处理一些特定的任务(如 AOF 持久化、异步删除等),但是主要的命令处理是由一个线程来完成的。
- 处理请求:在 Redis 6.0 之前,Redis 主要使用单线程来处理所有的客户端请求。这种设计避免了多线程调度和锁竞争的问题,使得 Redis 的实现和维护更加简单。
- I/O 多路复用:Redis 使用 select、poll、epoll 等 I/O 多路复用机制来处理大量的网络连接。这种方式在处理并发连接时效率很高,但在处理非常高的请求速率时,单线程可能成为瓶颈。
4.2. 多线程
- 多线程 I/O:Redis 6.0 引入了多线程来处理网络 I/O。具体来说,多个线程负责读取客户端请求、解析命令、发送响应,而实际的命令执行仍然是单线程的。
- 线程池:Redis 使用一个线程池来处理 I/O 操作,默认情况下,这些线程是并行工作的,但 Redis 核心的命令执行逻辑依然是单线程的,以保持线程安全和简化实现。
4.3. 总结
Redis 6.0 引入的多线程机制主要用于处理网络 I/O,而命令执行仍然保持单线程。这种设计在提升并发处理能力的同时,保持了 Redis 的简单性和高效性。
在 Pipeline 应用上,命令执行依然是单线程,所以并没有什么提升。顶多在网络 I/O 上会提升部分批处理性能。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