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未鹏的《暗时间》一书中,他将知识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领域知识,例如我们学习的各种新技术;第二类是元知识,即关于大脑吸收知识的机制,涵盖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目的是提升认知水平。
作为从事技术工作的人,我们大量时间都是和电脑打交道。对电脑的运行和构造一清二楚,而缺忽略了我们自己的人脑运行机制。因此,我认为从事技术工作的人也应当深入探索元知识,理解大脑的运作,达到人脑和电脑“双修”的境界。
因此,我决定将自己在技术之外的学习和感悟整理成一个系列,命名为《代码之外》。这个系列是我自己的所思所感,希望对其他同行会有所启发。
本系列第一篇,我讲一下自己的思维转换的过程。
To Prove Nothing But Improve Something
索证思维
索证思维来源
小时候,我们努力向父母证明自己是好孩子、听话的孩子,是值得被爱的孩子。为了获得家庭的认可和归属感,我们选择做父母喜欢的事情,比如在亲戚面前背古诗、跳舞,只为博得他们的开心和赞许。
稍大一些,我们变得勤奋,向老师证明自己是聪明、优秀的学生,向同学证明自己是可以被接纳的朋友,向父母证明自己是乖巧的孩子。于是,我们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并为考试成绩而焦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人,往往感到自卑和失落。
成年后,我们进入社会,又开始向社会证明自己的能力。我们努力向老板展示自己的勤奋,向同事表明自己的合作精神,渴望融入集体,获得认可。于是,我们拼命工作,压抑内心的真实需求,只为让自己看起来“合群”。
然而,这种不断“证明自己”的循环,让我们忽略了内心真正的感受。我们过于在意他人的期望和评价,害怕被孤立和抛弃,最终活成了一个被外界定义的“平庸”的样子。我们害怕与众不同,因为“不同”可能会被孤立,于是我们隐藏真实的自我,只为看起来“正常”。这种思维模式就是索证思维。
这种思维的来源在心理学上叫"忧虑被弃"。因为在过去的成长环境中,我们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可能随时被抛弃,因此我们潜意识里习惯性的寻找“证据”来证明我们的优秀,值得被爱,值得被认可,值得被接纳,不会被抛弃。也因此我们会陷入一个又一个自证思维陷阱中。
索证思维的决策特点
讨好他人
拥有“索证思维”的人,常常容易发展成讨好型人格。在过往的生活经历中,他们可能练就了察言观色的能力,更在意他人的看法,却往往忽略自己的真实感受。他们为了讨别人开心,习惯性地迎合他人的言行,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敢轻易拒绝别人的要求,同时也极度害怕被他人拒绝。
自大自卑
索证思维者在与人交往中常显得拘谨,因为他们总是需要外界的认可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他们过度关注自己的形象是否符合他人的期待,缺乏内在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如果这种“证明”失败,个体可能会呈现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
- 低自尊型: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是一种正面形象“证明失败”后带来的挫败感,使他们感到沮丧和无助。
- 高自尊型:容易产生自大心理。表面看似自信,实则内心虚弱。他们害怕自己显得不如别人,因此会刻意放大自己的优点,强行在各方面表现得“比别人更强”。这种行为本质上是内在没有足够的自我认可,才需要外部证据来支撑的表现。
胜负欲强
拥有“证明思维”的人,往往会认为生活处处充满竞争。在他们眼中,不仅是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甚至连工作中的同事也可能成为潜在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的成功,常被视为自己的失败。这种零和思维模式,让他们习惯将他人的成就当作对自己的一种威胁。
埋怨
归因偏差是“证明思维”者的另一显著特征。他们倾向于将不利于“证明”自己的失败归因于外部环境,比如埋怨环境恶劣、他人使绊子,或者认为自己是被“小人暗算”。而对于利于“证明”的成功,则归功于自己的努力和才华。这种倾向使他们难以客观看待自己的不足,反而容易滋生怨恨心理,陷入“环境有问题”的循环中。久而久之,他们可能会自暴自弃,认为努力没有意义,甚至逐渐放弃对自我成长的追求。
重面子
“证明思维”的人往往过于在意面子。为了维护自己的面子,他们可能做出许多让人哭笑不得或背离内心真实意愿的行为。例如,攀比高消费、超出能力范围的举债来塑造“体面”的生活,或者为赢得短暂的尊重而做出让自己长期背负沉重代价的决定。这种“面子至上”的心理,表面上是为了获得他人的认可,实质却往往使自己陷入困境,甚至阻碍个人的长远发展。
儒家文化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将本应平等的自然人置于等级化的社会框架中,强化了人与人之间的高低之分。这种垂直化的人际关系,催生了自大与自卑两极分化的心理状态。自大者不断追求超越他人的光环,而自卑者则拼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无论是哪一种,核心驱动力都在于外界的认同,而非内心的满足。
“证明思维”在社会层面也表现为一种对表面成功的集体追逐。例如,过度看重财富、地位和外在的光鲜亮丽,而忽视内在的幸福感和真实需求。这种文化氛围进一步加剧了个体的焦虑,使人们倾向于活在他人的目光中,而非自己的价值观中。
怕挑战
拥有“索证思维”的人,往往认为天才是天生的,能力是固定的,无法通过后天努力改变。如果他们在当下未能取得成功,便会悲观地认定自己永远不会成功。这种思维模式让他们对失败格外敏感,甚至将每一次失败视为对自己“无能”或“失败者”身份的永久性证明。
由于这种对失败的极度恐惧,他们倾向于生活在“安全区”内,选择一些简单而低风险的事情去做,以避免失败带来的挫败感。他们害怕失败的标签会强化别人对自己的负面印象,因此在面对挑战或新机会时,往往选择回避。久而久之,他们陷入一种停滞的状态,既拒绝改变,又难以真正成长。
更深层次地看,这种思维模式还导致他们感觉生活中的环境和他人对自己有着过度的影响力。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被环境左右的个体,缺乏掌控权。这种外部归因倾向让他们陷入被动,不敢主动改变现状或为自己的未来负责。
索证思维总结
总得来说,索证思维的人活着会更累,但这个累只有自己知道,我们随时都想停下,但随时都不敢停下,怕一旦停下就无法得到爱,无法得到容纳。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人类在群体中的生存几率更高。因此,我们天生渴望融入集体,并通过获得他人的认同来确保自身的安全感。然而,这种需求如果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未能得到满足,可能会导致长期的心理困扰。
成长中的缺失
在幼儿时期,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安全感,或者在青年时期没有感受到被无条件接纳和爱的体验,我们可能会对自身价值产生持续的怀疑。这种缺失会让我们时刻担心自己会被抛弃,内心充满焦虑和不安。久而久之,这种担忧可能导致习得性无助——一种认为自己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掌控结果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思维模式往往会倾向于“索证思维”。
留守儿童永远的痛
尽管这种“索证思维”可能已经成为一种惯性,但它并非不可改变。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练习和调整,将注意力从外部评价转向内部成长,从“索证”转向“索进”。
从“索证思维”到“索进思维”
“索证思维”强调的是证明自己,而“索进思维”则更关注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提升自己。
索进思维的人,首先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不足,同时意识到这些不足并非不可改变。改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每次前进一点点,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最终都能带来巨大的转变。真正的成长来自于一点一滴的努力,而非一蹴而就。
开放包容
索进思维要求我们能够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但同时也要明白,意见本身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只有是否适合自己的情况之别。保持开放的心态尤为重要。只有愿意倾听和接纳不同的想法,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才能进入大脑,从而推动个人的改变和进步。
同时,开放心态还意味着包容和理解。对他人的观点和经验,应秉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态度——有用的就吸收转化为自己的资源,而没有用的则一笑置之,不必执着。更重要的是,要允许别人也会犯错,接受每个人都是一个有缺点的普通人。这样的包容不仅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也能帮助我们更轻松地接受来自外界的反馈,提升自己。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索进思维的核心在于以现有的自己为起点,脚踏实地地一点一点改进和提升。每一次的微小进步都会积累成巨大的变化,这正是复利思维的具体体现。然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种进步并不是简单地增加工作量或付出更多体力劳动。例如,如果今天进行体力劳动8小时,明天拼尽全力延长到8小时10分钟,日复一日地推移到十年后,或许一天能工作12小时以上,但这样的增长本质上是退步。因为我们把所有的时间都用于消耗和输出,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事情——成长自己。
认知提高
索进思维的目标并不是仅仅提升产出能力,而是着眼于思维的进步。真正的成长在于认知的提升和能力的扩展,因为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往往决定了他所面对的苦难的深度和方式。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我们才能真正减轻生活的负担,找到更有效、更轻松的解决方案。
更进一步说,索进思维的核心在于重塑大脑的神经网络。每一次学习和提升,都意味着大脑结构的微调和功能的优化。这种进步不是局限于体力上的突破,而是脑力上的重建,是认知模式和思维方式的不断升级。真正的“进步”,是让大脑变得更加高效、灵活和智慧,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世界和多变的挑战。
因此,索进思维强调的是深度成长,不是单纯的时间叠加,而是能力、认知和智慧的逐步攀升。这种提升不仅决定了我们在现阶段的效率,更决定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
追求真实
索进思维提倡个人尽可能地对外表达真实的自我,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追求更真实、更接近本质的自我。这是一种类似于超现实主义的实践,关注的不仅是当下的行为和选择,更是通过探索和表达发现一个更深层次的“自己”。
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大小事务,而每一次处理这些事务的结果可能会如意,也可能不如意。对于拥有索证明思维的人,如意的结果通常被视为对自我价值的证明,而不如意的结果则会被视为对个人失败的确认。然而,索证思维则完全不同,它关注的核心不是成败的定义,而是事件所带来的反馈。
正视失败与挑战
当面对一件事时,索证思维的人会这样思考:
“我遇到这个问题,我做出了某种反应。如果结果如意,说明我的处理方式是有效的;如果不如意,那就说明这种方法行不通,那么我需要尝试新的方式。”他们将每一个结果视为一次决策的反馈,通过持续的反馈和调整,不断优化自己的思路和方法,从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思维模式本质上类似于debug——当发现“bug”,即问题或不足时,关键不是去否定程序的存在价值,而是专注于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修复它。
这样的心态能让人从失败中看到机会,从反馈中找到方向,从而实现能力和认知的稳步提升。这也是为什么像爱迪生这样的科学家能在无数次失败中依然保持信心和坚持的原因(他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这里不再赘述)。对于进步思维的人来说,失败不过是一个需要修正的方法,而不是一张“失败者”的标签。
不完美的自己和他人。
索进思维的一个重要特质是能够坦然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普通人。这种对自身缺点的正视,不仅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不足,同时也使我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他人的缺点。在这种心态下,人际交往变得更加轻松自然,因为我们不再以高低对错去衡量他人,而是用包容的态度去看待他们。
在与人交往时,拥有索进思维的人倾向于将他人视为自己的盟友或朋友,而不是竞争对手。他们懂得欣赏他人身上与自己不同的特质,将这些差异视为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机会。这种开放的态度,不仅有助于自身的成长,也能营造出更和谐的互动氛围。
更重要的是,索进思维让我们更容易接纳他人,也更容易给予他人尊重。因为我们能够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也都在努力变得更好。当我们以尊重和包容的态度对待别人时,往往也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好感。这种良性的相互影响,不仅能帮助我们建立更深厚的人际关系,还能让我们的社交圈充满支持和积极的反馈。
思维转换
一个人并非完全由自证思维或进步思维主导,实际上,这两种思维往往是交织共存的。在面对不同情境时,个体可能会根据事情的性质和重要性,不同程度地依赖这两种思维。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有意识的注意和刻意的练习,逐渐调整两者在决策中的比重,从而让进步思维占据主导地位。
然而,从自证思维向进步思维的转变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个充满挑战甚至痛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能会遇到挫折,甚至因为短期效果不显著而选择半途而废或退回到熟悉的自证思维模式中。这种转变需要时间和耐心,更需要一个关键前提:要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进步思维比自证思维更有益。
这种证据的积累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将外部自信向内部自信转化的过程。在自证思维中,个体更多地依赖外界的反应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渴望通过外部的认可来确认“自己是OK的”。而在进步思维中,个体逐渐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开始相信自己的价值,并能坚定地从自身找到认可。这种内心的认可,才是真正的自信。
进步思维不仅仅改变了我们对结果的看法,还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成长的本质:不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而是为了让自己变得更好、更自由、更有掌控感。当我们能从外界的评价中抽离出来,把重心放回自身,认可自己的努力和成长时,内心的自信就会逐渐建立,而这种自信是稳定而持久的。
方法
要完成从自证思维到进步思维的艰难转变,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培养和深化这种新的思维方式。这个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以下是一些方法,帮助我们逐步完成思想的转型。
- 通过阅读来开阔自己的思维。阅读不仅可以增长知识,拓宽视野,更能帮助我们接触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尤其是读一些有经验的人、思想家或成功者的书籍,他们的故事和经验能够激励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处境,帮助我们逐步转向进步思维。
(关于阅读的方法论,我以后会专门出一个博客来讲,这里我们可以先看看我的另外一个文章从消费到生产:通过卡片盒构建个人知识宫殿)
- 尽可能的和牛人待着一起,避免无用社交和消极社交。消极的人和无效的社交会拖慢进步,清理身边的负能量有助于提升自己。寻找合适的圈子也很重要。加入一个积极向上的圈子,和有共同目标的人一起成长,能加速自身进步。如果有牛人带领,成长更为迅速。虽然牛人是极度稀缺的,但我们可以通过进入大公司或更好的大学来接触更高水平的环境,从中汲取力量,提升自我。
- 多听有价值的知识分享,尤其是那些在实践中取得了好成果的人所分享的经验,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现代社会中,网络上有大量成功人士的访谈、讲座和课程,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进步思维,逐步培养自己新的思维习惯。而且这些都行可以免费获得的。
耐心与时间
然而,这一切的变化都需要时间,不能急功近利。真正的改变,往往像野树一样,需要深深扎根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每个人的成长都需要过程,而这个过程是逐步积累的,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看到显著的转变。因此,我们要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准备好十年的时间去重新扎根,去培养新的习惯和思维方式,才能最终实现从自证思维到进步思维的转变。
To Prove Nothing But Improve Something
参考
- 道德经, 老子。
- 暗时间,刘未鹏。
- Mindset: The New Psychology of Success,Carol S. Dweck。
- 前方高能,硬核的 HeyMatt
- The courage to be disliked,Ichiro Kishimi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