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的IMA工具,将公众号和我个人的知识库融合在一起,精准地回答了这个问题:

Bushcraft和Glamping玩法的区别是什么?

image.png

我在想,2019年那时,我受长安邀请,参加了《天空下周末》的Glamping大会,我们创建了Bushcraft野营区,野性和 Glamping 的文明有些格格不入。那个时候,我被一个问题困扰:都是美好的生活方式,Glamping我喜欢,Bushcraft我也喜欢,到底应该选哪个呢?凭着一丝直觉,我选择了Bushcraft,毕竟它的装备负担相对较轻。

接下来,几年里,我带着对这种差异的好奇心,深入研究Bushcraft。我不断问自己:我选对了吗?每年参加BC大会,与线下玩家交流,却总是理不清思路。甚至孤身一人去了英国参加Bushcraft Show,一年接一年。我不断加码,似乎是为了最终能得到类似”ima”给出的答案。

现在,回头看,我已经能用自己的语言回答这个问题了,也算是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

如果2019年有AI或别人给我清晰的答案,我是否还会花那么多精力研究?我的焦虑驱动的兴趣是否还会存在?可能就不会了。焦虑是我研究的动力,而有了答案,焦虑消失,兴趣也可能随之减弱?

我先把脑转储写出来,如下所示,但我自己也觉得逻辑有些混乱,最后甚至写不下去了。

作为人的学习和认知方式,是一个自己去探索和揭示的过程。可能知识一直存在,并不断产生新的知识,只是你的问题得不到精准回答,或者精准回答了,你也看不懂,也不以为然,相信了也有可能理解并不到位。 现在,只是 AI 更根据你的个性问题,给出匹配的回答,无需查阅各种资料。但如果你没有知识的辨别能力,没有过亲生体验,那些内容到底指的是什么含义,有可能很难理解,甚至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误解。就好比我们读一本书,作者告诉你了答案,但你还是不懂,因为答案需要你脑子里的知识体系支撑起来。这个作者是否是权威,是否说真话,是否严谨,是否在我的情境下,他给出的知识我先假设是有用的,然后去尝试。

现在有 gpt 啊,我用 deepseek r1 和 chatgpt o3-mini-high 试了一下,让他理解下我的逻辑。 还是 openai 完胜,结果是我想表达的:

你的逻辑非常有意思,我试着帮你整理一下:

1.学习和认知的过程是探索性的:人类的学习和认知并非只是简单的接受知识,而是一个通过探索、思考和体验逐步揭示的过程。知识并非是从无到有的创造,而是一直存在,并随着时间和经验的积累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

2.问题和理解的挑战:即使知识已经存在,有时我们所提的问题得不到直接且清晰的回答,或者即使得到了答案,由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局限,我们也未必能够理解这些答案的真正含义。有时,即便我们理解了答案,也可能因为缺乏必要的背景和知识支撑,导致理解不到位或误解。

3.AI的作用:现如今,AI可以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问题给出匹配的回答,这种方式比传统的查阅大量资料更加高效。然而,AI给出的答案如果没有与用户已有知识体系的对接和体验背景的支撑,可能会导致理解上的偏差。

4.知识的辨别能力:如果没有辨别知识真伪的能力,或者没有通过亲身体验去验证某些知识的含义,即便是正确的知识,也有可能被误解或误用。知识不仅仅是接受信息,更重要的是能将这些信息放入正确的背景中理解和使用。

5.书籍的比喻:正如读一本书时,即使作者给出了答案,如果读者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依然会无法理解答案的含义。理解知识需要有一个支撑体系,这个体系可能是通过经验、实践、学习来建立的。

6.对权威的假设和验证:在接收任何信息时,我们常常需要先假设这些信息是有用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尝试和验证。即便是权威的作者或专家,给出的答案也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背景进行判断和调整,而不是盲目接受。

总结来说,你的逻辑强调了:学习不仅是接受知识,还需要有能力去理解和辨别信息,而AI虽然可以给出回答,但最终的理解依赖于我们已有的知识框架和实践经验。

现在,借助 AI 的帮助,我找到了文章开头问题的答案

即使当年我已经拥有现成的答案,它依然无法消除我的焦虑,因为当时的认知水平可能无法接受或理解它。只有现在的我,才能判断那个答案是否可信,并将其作为阶段性研究历程的总结。


Bruce
1 声望1 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