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作为某细分设计领域的领军设计机构,C设计院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丰富的项目经验,长期占据行业重要地位。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推进,深层次解决项目核算滞后、业财协同不足、风险预警机制缺失、核心流程关键节点冗长、管控断点频现、数据孤岛等困境,从而实现由“粗放管理”到“精准管控”的飞跃?
C设计院作为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设计机构,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以及卓越的专业团队,在所在细分设计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承接的项目遍布全国各地,涵盖城市规划、道路桥梁、给排水、轨道交通等多个关键领域,为城市建设和升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是推动城市化进程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项目背景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业的当下,C设计院积极拥抱变革,携手AMT企源分阶段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
一期项目中,与AMT企源合作设计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流程体系架构,并选择核心流程进行了深度优化,同时深入挖掘数字化建设及管理的现状和需求,明确了C设计院未来数字化建设总体思路及数字化总体蓝图架构。
二期项目在前期流程优化的总体思路和数字化转型规划的总体安排基础上,开展了勘察设计LTC系统的流程设计及深度需求分析,从业务线、应用线、数据线和技术线有序推动勘察设计LTC系统建设。以下为二期项目案例。

现状与问题
摸清业务现状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C设计院在AMT企源的引导下系统梳理勘察设计业务,从而对业务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有了清晰的认识。
1、组织及管理体系层面:强业务交付,弱项目策划,项目管理颗粒度较粗
管理模式:绩效考核以部门为基本单位,以项目基准的考核体系还没形成,绩效考核还未与项目干系人形成关联;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策划注重人员与专业的分配与策划,但缺少商务层面预算与产值计划、工时策划,生产线与商务线关键环节割裂,无法形成有效关联。
财务核算:项目前期费用归集与分析缺少主要抓手;同时项目执行过程中尚未形成预算-预算执行-结算的联动,业务实质无法及时在财务层面体现,存在一定滞后性,业财融合度需进一步提升;目前以部门为单位的核算方式,无法为项目是否盈利及项目评价提供有力的服务和支撑。
风险控制:目前已严格控制投标与合同阶段的风险,但售前机会决策以及合同执行过程中的风险传递相关风控机制较薄弱,造成后期业务过程中风险识别管理的成本较高;风险库建设方面,还未形成风险分类,以及有效的风险预警机制,经营与运营的风险信息收集、监控、改进等风险关键环节的全过程管理缺少抓手。
人员职责:项目经理 、商务经理、项目负责人、客户经理、市场经理角色尚未统一定义,角色与职责定位模糊。
2、业务流程执行层面:部分流程审核周期长,部分管控节点缺失
流程架构:整体流程架构存在流程薄弱环节或关键环节缺失问题,机会验证与立项作为关键控制点,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立项风险评估,避免过早启动工号投入生产资源,带来成本亏损。
流程设计:线索跟踪与管理没有闭环,线索重要程度没有量化区分和及时动态提醒,线索关闭往往等待线索自动过期;目前合同关闭与项目关闭环节没有明确的节点和跟踪机制,出现合同或项目停滞时,合同和项目的实际情况无法有效把控。
执行效率与职责授权:部分流程执行环节长,存在一些无法有效识别价值点的审核节点;分类、分级审批管控需要进一步区分,在合同审批、采购申请等流程中问题较为突出。
流程绩效:流程运行层面,还未建立关键的流程指标(LTC业务域整体指标与单个流程指标),无法形成有效的、可量化的运行效率监控,流程改进与持续优化缺少有力的抓手。
3、 IT与数据支撑层面:累积数据多,但数据无法高效利用、数据资产价值需进一步释放
IT支撑:管控记录型系统与实际业务诉求存在一定差距,系统以职能管控为基础,业务操作连续性体验不高,缺少业务引导,在用户交互层面需要逐步完善,系统工具层面需要进一步补充,数据录入自动化、 辅助决策智能化不足。
数据贯通层面:数据分散,各归口人员只能看到自己业务相关的数据,线索、合同、项目数据分散在各个应用模块,如果想基于业务数据完整视角开展工作,目前较为困难。
数据标准化与完整度:部分核心关键数据缺失,例如,投标结果的数据搜集、合同的关键规模参数缺失,导致在投标业绩、人员资质查询、投标决策时缺少有力的支持。
数据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合同数据、项目信息数据,但数据价值与数据挖掘利用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例如,对客户交易数据的分析,项目经验的沉淀与复用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数据治理:需要构建企业级数据模型,建立数据管理组织,实现数据管理工作统一授权。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现状与问题,C设计院与AMT企源组成的联合项目组围绕客户为中心,构建勘察设计LTC端到端流程,提升项目精细化管理程度,提高协同效率,强化风险控制,赋能业务一线。
首先,着手开展设计项目管理从线索到回款端到端流程梳理与优化;
其次,基于C设计院数字化转型建设总体思路及数字化转型总体规划,在勘察设计从线索到回款端到端流程梳理优化基础上,开展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应用建设需求分析,实现数字化转型从规划到落地执行。
第三,开展数据治理。
基于企业数据主题域及勘察设计从线索到回款端到端流程梳理优化成果,识别勘察设计业务领域的业务对象,编制对应的数据逻辑模型;
根据C设计院顶层业务架构,开展企业级数据主题域与概念模型设计,完成数据治理管控模式设计,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制度与流程,形成数据质量常态化运营机制,确保数据治理工作有序开展。
1业务层面
打通业务流程断点,建立立项流程,强化售前阶段销售机会决策、成本归集等环节;
完善单项目管理机制和规则,以单项目核算为抓手,实现预算-预算执行-核算闭环管理,提升业财融合程度;
加强关键审核节点的管控力度,实现风险可视化以及事前提醒、事中动态监控、事后审核全过程风险传递和提醒,建立动态风险库,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2应用层面
重构核心勘察设计应用,支撑勘察设计业务层面流程优化落地,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合同管理为核心,实现项目管理要素的全面贯通,并通过智能技术应用,提升用户体验;完善项目业绩、投标经验、项目经验等信息,建立集中的、高效的项目业绩信息查询和获取模块,促进知识共享和协作,提供全面的数据洞察,并实现特定业务场景下智能推送;
建立企业级应用系统设计规范,提高用户交互体验,同时确保用户体验一致性和系统开发规范性。
3数据层面
坚持数据治理与应用系统开发同步进行,避免“先污染再治理”,建立企业级数据架构,盘点数据资产,细化勘察设计业务领域的逻辑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建立数据建模规范,指导应用系统开发落地;
建立数据治理管理基础与相关基础制度,为数据治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4技术层面
构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底座,为应用系统建设奠定技术基础。

项目成效
经过C设计院与AMT企源双方通力协作,二期项目圆满收尾,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效,为C设计院数字化转型工作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成功构建了C设计院勘察设计端到端流程,支撑单项目管理落地;
以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实现了项目管理要素全面贯通,支撑勘察设计业务层面流程优化落地,提升投标、合同管理等模块的智能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进一步释放数据资产价值;
建立起了企业级数据模型,实现数据的业务化、标准化,指导IT系统开发落地;
构建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底座,实现技术准备与开发团队能力培养,形成数字化建设中长期能力。


AMT企源
1 声望0 粉丝

数字化转型专家——AMT企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