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内部补货是衔接存储和拣选的关键环节,以下是详细介绍:
补货触发情形
1、库存阈值触发:库存管理系统会为各类物品设定最低库存阈值,当库存数量低于该值时,系统自动触发补货操作,向供应商发出订单重新进货 。比如超市里某款洗发水库存低于10瓶(假设阈值为10),就自动触发补货。
2、销售活动触发:在促销、节假日等销售高峰时段,预计销售量会大幅增加,仓库管理员手动调高库存阈值,提前补货。像“双11”前,电商仓库会对热门商品提前补货。
3、 异常情况触发:日常盘点或拣货过程中,发现某些物品实际库存较低,虽未达自动补货阈值,但为避免缺货,管理员手动发起补货 。比如仓库盘点发现某款零食实际库存比记录少很多,手动补货。
补货策略
1、定期补货:按固定时间间隔补货,不考虑当前库存量。适用于需求稳定、销售波动小的物品,如日用品。优点是操作简单、便于管理;缺点是可能造成库存积压或缺货。
2、最小/最大库存量策略:设定最小库存量和最大库存量。库存低于最小值触发补货,达到最大值停止补货。能有效控制库存水平,避免过多或过少,适用于大多数物品。
3、基于销售预测的补货策略:依据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季节变化、促销活动等因素预测未来需求,据此补货。可精准满足市场需求,减少库存成本,但对数据分析和预测能力要求高。
4、JIT(Just - in - Time)策略:根据实际需求补货,追求零库存或最小库存,降低库存成本。需高效供应链支持,确保货物及时送达,常用于供应链协同性强的企业。
5、ABC分类策略:将物品按价值和销量分为A、B、C三类。A类是高价值、低销量物品;B类是中等价值、中等销量物品;C类是低价值、高销量物品。A类用最小/最大库存量策略精细管理;C类因销量高、价值低,用定期补货等简单策略;B类介于两者之间。
补货类型
主动补货:为保证拣货库位库存长期饱和,方便拣货员工作,人工按一定时间间隔或WMS仓库系统设置安全库存补货阈值,主动发起补货。强调预防性和前瞻性,维持库存水平稳定。
被动补货:在拣货过程中,发现货物库存无法满足当前或未来订单需求时触发。依赖库存实时监控,WMS仓库系统支持下,可按需补货(缺多少补多少)或向上补货(缺少量但补整件) 。
补货操作流程
- 信息收集与分析:检查现有库存水平,掌握库存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评估历史销售数据,了解销售规律、季节性波动等;预测未来市场需求,考虑趋势、促销、新品上市等因素。还可借助数据分析工具辅助决策。
- 生成补货清单:库存管理系统根据库存阈值、销售预测等,确定需补货的物品清单,包括名称、规格、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发送给仓库管理人员或相关执行人员。
- 领取商品:仓库工作人员按补货清单到指定存储区域领取货物,仔细核对种类、规格、数量,可用条形码扫描设备确认,确保准确无误。
- 搬运与补货上架:将领取货物搬运到拣货区指定位置,搬运中注意保护货物。到达后,按规定摆放并更新库存管理系统中货物位置和数量信息,确保系统与实际库存一致。
- 后续核查:补货完成后,不定期核查拣货区库存,确保补货数量和质量准确;分析补货数据,评估策略和流程效果,不断优化改进。
补货注意事项
避免影响作业:补货过程避免干扰拣货区正常工作,合理安排时间和路径,防止造成拥堵和混乱。精准调控数量:依据销售趋势、需求预测、库存成本等因素,精确确定补货数量,防止库存过剩或不足。综合选择方式:结合货物特点(价值、销量、体积等)、销售情况、仓库布局、成本预算等,综合考量选择合适补货方式和策略 。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