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Space Robotics: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Future Trends
作者:Xiu Tian Yan,Gianfranco Visentin
出版:Springer
编辑:陈萍萍的公主@一点人工一点智能
下载:书籍下载-《空间机器人:技术现状与未来趋势》-论文版
01 书籍介绍
本书汇集了全球顶尖空间机器人研究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同时邀请了空间系统领域的权威专家分享他们在空间机器人研发实践中的经验和见解。书中不仅总结了当前的技术进展,还展望了未来的挑战与发展趋势,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空间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蓝图。在欧盟“地平线2020”旗舰资助计划下,欧洲委员会设立了“空间机器人技术”战略研究集群(SRC),旨在推动空间机器人技术的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从而提升欧洲的国际竞争力。近年来,空间机器人技术发展迅速,这一成果在许多成功的太空探索任务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美国宇航局(NASA)成功将“好奇号”火星车送上火星并开展任务,以及欧洲航天局(ESA)成功将“菲莱”探测器降落在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上。这些成就激发了许多年轻学子对空间机器人领域的兴趣,吸引了更多本科生和研究生投身相关研究。
02 作者简介
Xiu Tian Yan教授现任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机电系统技术教授,曾担任英国工程技术学会机器人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网络主席。在过去的30年里,他致力于机电系统设计领域的创新研究,提出了多项新颖的研究方法,包括“机电一体化设计流程模型”的开发与应用、机电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技术,以及快速原型验证技术。他的研究兴趣涵盖机电系统设计、机器人学(尤其是多视角机电系统建模)、设计与仿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辅助机电系统设计、产品生命周期合成的主动支持、系统通用化与配置设计,以及基于约束的工程设计支持。他已发表超过270篇学术论文,并主编或合著了5本关于机电一体化、先进设计与制造的书籍。
Gianfranco Visentin博士在过去25年里一直任职于欧洲航天局(ESA),主要参与自动化与机器人(A&R)团队的工作,支持ESA的各类机器人项目研发。他曾参与多个重要项目,包括欧洲机械臂(ERA)、哥伦布微重力实验设施、EUROBOT系统(由他发起)以及ExoMars火星探测项目。他的研究与开发工作涵盖了空间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所需的全谱技术,包括传统机器人平台(如火星车、机械臂)、替代性机器人平台(如钻探机器人、气动机器人、步行机器人)、机器人自主性、远程操作与控制(如机器人编程站、外骨骼技术)、感知技术(如计算机视觉)以及机器人子系统(如关节、控制器等)。他还提出了一些原创性的空间技术概念,例如国际空间站上使用的3D数字摄像机(共两台)、用于太空任务的外骨骼手臂,以及利用投掷网捕获空间碎片的技术。
目前,Gianfranco Visentin博士负责ESA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整体规划,并担任ASTRA和iSAIRAS会议的主席或联合主席,这两个会议是讨论空间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前沿思想的重要平台。此外,他还担任欧盟资助项目PERASPERA的协调人,该项目为欧盟提供了“地平线2020”计划中空间机器人技术战略研究集群的发展路线图。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