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Base数据库支持无共享(Shared-Nothing,SN)模式和共享存储(Shared-Storage,SS)模式两种部署架构。
一、 无共享(Shared-Nothing,SN)模式
在SN模式下,各个节点之间完全对等,每个节点都有自己的SQL引擎、存储引擎、事务引擎,运行在普通PC服务器组成的集群之上,具备高可扩展性、高可用性、高性能、低成本、与主流数据库高兼容等核心特性。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视频讲解如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pETzxEdb/?aid=114486983793...
OceanBase数据库使用通用服务器硬件,依赖本地存储,其分布式部署使用的多个服务器也是对等的,没有特殊的硬件要求。OceanBase数据库的分布式数据库处理采用Shared Nothing架构,数据库内的SQL执行引擎具有分布式执行能力。OceanBase数据库的服务器上会运行一个名为observer的单进程程序作为数据库的运行实例,使用本地的文件存储数据和事务Redo日志。OceanBase集群的部署需要配置可用区(Zone),每个可用区由若干个服务器组成。可用区是一个逻辑概念,表示集群内具有相似硬件可用性的一组节点,它在不同的部署模式下代表不同的含义。例如,当整个集群部署在同一个数据中心(IDC)内的时候,一个可用区的节点可以属于同一个机架,同一个交换机等。当集群分布在多个数据中心的时候,每个可用区可以对应于一个数据中心。用户存储的数据在分布式集群内部可以存储多个副本,用于故障容灾,也可以用于分散读取压力。同一个租户在一个可用区内的数据只有一个副本,不同的可用区可以存储同一个数据的多个副本,副本之间由Paxos协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OceanBase数据库内置多租户特性,每个租户相当于一个独立的数据库实例,一个租户能够在租户级别设置本租户的分布式部署方式。各租户之间的CPU、内存和IO等资源相互隔离。
二、 共享存储(Shared-Storage,SS)模式
在SS模式下,系统采用了存储计算分离的架构,每个租户在共享对象存储上存储一份数据和日志,每个租户在节点的本地存储上缓存热点数据和日志。系统架构如下图所示:
视频讲解如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8EwzLECW/?aid=114500992766...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