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 China 2023 概览
活动背景与规模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 Open Source Summit China 2023 于本周在上海正式开幕。这是亚洲地区关于 Kubernetes、云原生和开源技术的顶级盛会,吸引了超过 2000 名参会者和 20 家赞助商,并举办了 150 场演讲和讨论。
开幕致辞与重点议题
Linux 基金会执行董事 Jim Zemlin 在开幕式上强调了开源软件及其社区和贡献者在赋能全球关键项目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到了一些未来值得关注的项目,包括:
- RWKV:首个进入基金会的大型语言模型(LLM)。
- Common Cloud Controls:旨在提升金融服务行业安全和控制标准的云标准。
- Kubeflow:CNCF 项目,简化了在 Kubernetes 上部署机器学习(ML)工作流的过程,使其更具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Zemlin 还指出了未来面临的主要挑战,包括网络安全、全球协作以及大规模开发者赋能。他重申了基金会的使命,即构建一个让贡献者、最终用户和供应商都能蓬勃发展的生态系统,同时创造市场和机会。
Kubernetes 社区的成长
Linux 基金会亚太区总经理 Keith Chen 强调了 Kubernetes 社区在过去几年的成长,目前已有超过 300 万贡献者和 7000 家公司参与其中。他指出,随着 Kubernetes 成为主流并被视为“云的操作系统”,我们正在迈向“云原生+”时代,涵盖 AI、边缘计算和物联网等领域。
中国特定项目与趋势
CNCF 首席技术官 Chris Aniszczyk 在接受 InfoQ 采访时提到,CNCF 中约有 30 个项目源自中国。他特别提到了一些解决特定问题的项目,例如:
- KubeEdge:将 Kubernetes 扩展到小型环境,支持通过卫星或边缘设备进行通信。
- Quasar:华为开发的 WebAssembly 项目,利用 containerd 的新 API 实现沙箱化。
云原生、AI 与边缘计算的融合
Aniszczyk 指出,大多数 AI 平台(如 OpenAI)都在大规模 Kubernetes 环境中运行。CNCF 被视为支持大规模 AI 运行的基础。他还提到,边缘计算与云原生有所不同,主要集中在小型工作负载和受限环境中。CNCF 提供了多种工具,支持用户运行不同类型的负载,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安全管理。
活动形式与未来计划
这是自 2020 年新冠疫情以来,该活动首次在中国以线下形式回归。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一系列相关活动,如 IstioCon、ONE Summit 区域日和云原生开放日。会议的主要演讲和讨论将在未来几周内通过 Linux 基金会和 CNCF 的 YouTube 频道发布。
下一场 CNCF 会议是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North America 2023,将于 11 月 6 日至 9 日在芝加哥以混合形式举办。
**粗体** _斜体_ [链接](http://example.com) `代码` - 列表 > 引用
。你还可以使用@
来通知其他用户。